学术投稿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心肌损害临床分析

郑旭新;陈丹;张建芳;陈静

关键词:轮状病毒感染/并发症, 肠炎/并发症, 心肌/病理学
摘要:目的:了解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心肌损害的情况,探讨心肌损害的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采集2007-10/2008-10大便检测RV抗原阳性的住院婴幼儿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上呼吸道感染的息儿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上述两组心肌酶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观察组心肌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观察组可导致心肌损害,原因可能与轮状病毒感染有关.在补液时要注意速度及心肌的保护.
医药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静脉留置针在妇科晚期肿瘤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在妇科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需静脉输液治疗的妇科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实验组采用小儿用24 G静脉留置针,对照组采用成人20 G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发生静脉炎人次及穿刺失败人次.结果:实验组发生静脉炎人次及穿刺失败人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在需静脉输液治疗的妇科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炎机会.

    作者:方兰巧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痛风关节炎60例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态势[1],这与高嘌呤饮食、酗酒尤其啤酒、患慢性肾病或由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存在,老年人间断性服用噻嗪类利尿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致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与高尿酸因素增多相平衡的是痛风患病率增加.

    作者:冯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奎屯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调查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近年来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感染有增多的趋势,为了解本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对1 306例患儿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吴桂玲;李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氨曲南组和头孢他啶组各45例.分别给予氨曲南2.0 g、头孢他啶2.0 g静脉滴注,每隔12h 1次,疗程均为7~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氨曲南组和头孢他啶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11%和86.6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33%、89.13%,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氨曲南临床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范照冬;王金柱;孔祥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后纵隔良性肿瘤胸腔镜诊断和治疗17例分析

    我院2002-04/2008-12应用电视胸腔镜行后纵隔良性肿瘤切除术17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5例,年龄28~67(平均46)岁.经CT测量肿瘤大直径2~7 cm,平均3.8cm.病史10 d~2 a,平均8个月.全部患者术前均进行胸部X线正侧位平片和CT检查,了解病变与大血管、神经、椎管等的毗邻关系.部分加作MRI检查进一步明确肿瘤与相邻椎管的关系,判断是否可行胸腔镜手术切除.

    作者:王辉斌;张振立;王陆军;史建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以问题为中心的护理带教在内科病房中的应用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必要的知识,学会正确的思维与推理,学生则以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通过识别问题、分析问题、查找信息,进而解决问题等阶段来融会贯通基础和临床的各种相关知识.

    作者:董洪波;程雅玲;于海英;左翠平;蒋平;杜晓杰;王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FX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老年人楔形缺损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FX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老年人楔形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楔形缺损患者50例120个患牙,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FX充填,B组用光固化修复.经1a观察,比较修复的成功率.结果:A组成功率91.7 %,B组成功率78.3%.结论:FX操作简便、省时,是一种较好的修复老年人楔形缺损的方法.

    作者:周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血清免疫球蛋白、CRP及血小板计数检测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川崎病(KD)息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C反应蛋白(CRP)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确诊为KD病的23例患儿分别测定其急性期及恢复早期血小板数(PLT)、CRP、IgG、IgA、IgM水平,并在急性期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患儿冠状动脉损伤情况.结果:KD患儿在急性发病时血清CRP、IgG、IgM和PLT水平明显升高,恢复后CRP、IgG、IgM指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PLT在恢复早期较急性期升高更显著;伴有冠状动脉损伤的川崎病患儿血清CRP、IgG、和IgM水平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伤的患儿.而冠状动脉异常患儿与无异常患儿血小板参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CRP、IgG和IgM、PLT计数变化对KD诊断有非常重要意义.可否以血小板计数变化程度来判断病情恢复程度和预后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红涛;张红雨;张丽娟;徐金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现代通讯在产科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我科2007-01/2009-02对出院后2 200例患者运用现代通讯回访形式对健康恢复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赵泓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住院老年患者的护理要点

    随着人类寿命的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对老年人的保健及疾病的防治工作应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高质量的护理对于老年人的康复尤显重要,更是减轻老人因疾病带来的痛苦,延长寿命的关键所在.现将几年来老年病房工作积累的护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樊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钩虫病误诊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分析

    对钩虫病误诊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7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5 a,加重1 d入院.5 a前始咳嗽、咳痰、活动后气喘,每年发作时间在3个月以上,当地诊所治疗(具体用药不详),上述症状稍可缓解.

    作者:杨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糖尿病并发低血钾22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其并发低钾血症也越来越多.如麻痹性肠梗阻、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呼吸机麻痹、严重心率失常等.现将2003一01/2008一01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低钾血症22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立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食管癌术后胃瘫综合征27例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原因、治疗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7例食管癌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结果:所有27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后均治愈.结论:发生原因多与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不当有关.幽门成形术、术中精细操作和加强术后处理对食管癌术后胃瘫综合征有一定预防作用.

    作者:田传兴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0例分析

    糖尿病肾病(DN)指糖尿病代谢异常引起肾小球硬化,是糖尿病常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常见致残及死亡的重要原因[1].2006-10/2007-10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枫;霍东增;张伟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护理方法基础上从心理行为认识等多方面给予全方位的舒适护理.将两组效果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

    作者:朱秀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干扰性房室脱节并窦性心律不齐1例分析

    干扰性房室脱节在临床上少见,基层医院诊断比较困难,少数基层医务人员不能及时正确的诊断.在此笔者对干扰性房室脱节进行探讨,以提高从事基层心电工作的医务人员的认识水平.

    作者:季娣;古春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精液常规误诊为不孕1例原因分析

    为了探讨精液常规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加深医生对精液采集的注意事项以便告知患者如何正确地留取精液标本,从而达到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现将我院精液常规误诊为不孕1例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张国明;殷均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半导体激光照射配合点穴治疗枕大神经痛1例分析

    对半导体激光照射配合点穴治疗枕大神经痛l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72岁.因右侧枕颞部发作性疼痛3 d,于2008-08-13就诊于我院理疗科.患者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枕颞部枕大神经分布区疼痛,性质为电击样,沿枕大神经向顶部放射,呈发作性加剧,夜间为著致夜不能寐.

    作者:赵立青;张晶倩;杨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500例分析

    目的:通过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B)观察局部注射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意义.方法:对FNAB 500例进行分析.结果:138例局部药物注射疗效显著.结论:FNAB方法安全组织损伤小,无痛苦,可重复,是目前探讨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的较好方法,为研究此病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作者:杨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支气管异物长期误诊误治1例

    1病历摘要女,65岁.因咳嗽、咳痰,发作性哮喘8a,加重并伴咳嗽、痰中带血1周,胸部CT示右肺中叶不张,门诊以右肺中叶不张、疑诊肺癌收住院.患者既往身体健康,8a来,时常咳嗽、咳痰,有时体温偏高,给予抗生素治疗后可好转,但易反复发作.

    作者:王欣;王光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