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益气祛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7例临床观察

李明君

关键词:益气祛瘀, 治疗, 冠心病心绞痛, 活血祛瘀, 总有效率, 宣痹通阳, 痰瘀交阻, 气血瘀滞, 补气养阴, 缓解期, 发作期, 运用
摘要:运用自拟益气祛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7例.结果 显效25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认为本病由气血瘀滞或痰瘀交阻,痹阻胸阳所致.治疗时心绞痛发作期以宣痹通阳,活血祛瘀为主;缓解期以补气养阴通阳为主,佐以活血祛瘀.
医药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青岛市隐匿性乙型肝炎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由于国内目前尚无检测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Occult Hepatitis B Virus;OHBV)感染的试剂盒且OHBV患者的特点是HBsAg阴性,血清中存在低水平的HBV DNA,用常规的检测方法不能检测出来;急需研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PCR方法,来探讨青岛市是否存在OHBV感染.方法 根据OHBV血清图谱的特点随机收集了OHBV可疑样本100份,采用试剂盒和酚/氯仿两种方法提取DNA,PCR扩增及其引物设计按Kanneko等的方法进行并进行了改进.结果 1.经改进的酚/氯仿法提取OHBV DNA优于试剂盒法.2.常规PCR引物组合109-588扩增,所有样品的109-588组合均无扩增产物;使用嵌套式PCR引物组合1763-1778-2017-2032进行扩增,33份样品出现了HBV特异性扩增带.3.在OHBV不同血清图谱样品中均检出OHBV DNA,总检出率为33%,其中anti-HBs+anti-HBc阳性组中OHBV DNA检出率高(43.33%);anti-Hbe+anti-HBc阳性组中OHBV DNA检出率低(18.18%).结论 酚/氯仿法提取OHBV DNA经改良,优于试剂盒法,常规PCR方法不能检测出OHBV DNA,而嵌套式PCR方法可达到诊断OHBV的目的.本实验首次在青岛运用自行设计的OHBV检测体系,在OHBV可疑人群中检测出OHBV DNA,为有针对性地管理OHBV传染源提供了可靠依据和检测方法.

    作者:史昌河;史英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关节镜下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通过总结我院2004年3月至2006年10月56例硬膜外麻醉下关节镜手术的配合护理体会结果术后患者没有出现护理麻醉并发症结论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关节镜手术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术中护理配合有其特殊性

    作者:马振芳;周予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正确认识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

    干扰素(interferon IFN):是机体受到病毒或其他IFN诱生剂刺激、由巨嗜细胞、淋巴细胞以及体细胞等多种细胞所产生的一种搪蛋白.由于IFN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因此,IFN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国内外在应用I F N治疗乙型肝炎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疗程长、停止治疗后反跳现象常见等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正确认识I F N对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

    作者:谢国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全电脑氩气刀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64例

    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共对6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采用全电脑氩气刀电凝及局部喷洒止血药物治疗,得到了理想的疗效,现将冶疗情况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8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43例和常规组43例.常规组应用传统心力衰竭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卡维地洛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2.5-5.0 mg,每日2次(每日大剂量20mg),结果治疗后卡维地洛组较常规组心功能明显改善,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明显增加,在耐受剂量范围内安全性也是较高的.

    作者:李雅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经皮肝穿胆道内外引流治疗上段胆管癌所致黄疸的体会

    上段胆管癌又称肝门部胆管癌,是指位于左右旰管至胆囊管开口以上部位生长的胆管癌,占胆管癌中的50%~70%[1].由于其特殊解剖关系及生物学特征,早期诊断较困难,绝大多数患者是因为梗阻性黄疸来诊,误诊率高.

    作者:王冬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经鼻内窥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

    为研究经鼻内窥镜鼻内进路手术替代部分鼻外进路手术的治疗效果,总结采用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14例患有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疗效.随访时间24~60个月,上述病例仅1例在术后3个月复发,其余13例在随访期内均未见复发.经鼻内窥镜手术技术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提供较好的方法,甚至在肿瘤侵犯了后筛和蝶窦时也可以完全切除,这种方式的主要优点是避免了面部切口.

    作者:谷长宏;贾忠涛;李仙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热性惊厥复发危险因素与愈后分析

    目的:研究热性惊厥患儿复发危险因素及愈后情况.方法 结合98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研究其复发.、转为癫痫和出现智力障碍及行为异常的情况. 结果复发46例(52.9%),复发危险因素与惊厥家族史、初次发作体温<38.5℃、初次发作年龄<1岁及复杂型热性惊厥有关(P<0.01);热性惊厥转为癫痫共18例(20.7%),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与复杂型热性惊厥、初次发作年龄<1岁、热性惊厥反复发作有关(P<0.01);发生智力障碍及行为异常2例(2.29%),说明热性惊厥患儿绝大部分愈后较好,智力低下及行为障碍发生率低.结论 对有复发危险因素及转为癫痫危险因素的患儿,应密切随防,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作者:孙晓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应用观察

    本文选自我院2000年1月以来住院病人,为激素依赖性、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急性特发性肾功能衰竭5例,共6例,均符合王海燕《肾脏病学》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的辅助下,渡过了肾脏损害期,常规接受了激素及环磷酰胺等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邢颖;单非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试论活血化瘀法在中风治疗中的地位

    中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难治病,有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中医药冶疗此病具有独特的优势作用,活血化瘀祛是根本治疗大法,不论是中经络还是中脏腑,不论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不论是急性期、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都适用此法,应用愈早愈好,并且要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始终.

    作者:李奎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58倒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诱因、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58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中52例治疗数分钟至数小时后意识清醒,2-5天后均痊愈出院:余7例中,3例偏瘫加重,2例痴呆,1例植物人状态,l例死亡.结论 糖尿病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致低血糖占首位,其次的为应用胰岛素所致,对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患者应重视先症状及无症状性低血糖,同时注意鉴别诊断,加强预防 措施.

    作者:张林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新生儿不同部位动脉穿刺采血的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动脉穿刺取血气分析标本的佳部位.方法 随机选择246例需要采集血气标本的新生儿,分别在股动脉、桡动脉2个部位穿刺抽取血气标本.结果 桡动脉穿刺优于股动脉穿刺采血.结论 桡动脉穿刺在一次成功率、误入静脉率、血肿形成方面明显优于股动脉.

    作者:韩春芳;魏清洁;刘欣;于丽萍;刘美秀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婴幼儿和成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并发症与死亡率的比较分析

    目的:总结191例婴幼儿和成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并发症、死亡原因和年龄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婴幼儿52例(男24例,女2 8例),年龄1月~36月,平均11.7±8.3月;成人139例(男72例,女67例),年龄24~55岁,平均41.2±14.5岁.结果 52例婴幼儿术后并发症11例,占21.15%;死亡7例,占13.46%;以1岁内的婴幼儿死亡率为高(占19.05%).139例成人术后并发症13例,占9.3 5%;死亡2例,占1.44%;婴幼儿与成人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同时运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婴幼儿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时应逐步完善心肺的保护措施.

    作者:文宁;金玲;向妍;葛文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黄芪黄铜(AF)延缓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黄芪黄铜(AF)对衰老过程中小鼠胸腺组织NO、SOD、MDA含量水平的影响.方法 衰老小鼠每目尾静脉注射黄芪黄铜提取物AF,约10天.结果 给予AF后,衰老小鼠胸腺组织NO含量升高,SOD活性增强,MDA的含量下降,与实验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胸腺重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结论 黄芪黄铜可以延缓衰老过程中小鼠胸腺的萎缩,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作者:李淑华;冯芹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血清β-HCG与孕酮联合检测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β-HCG与孕酮(PRO)联合检测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价值及药物保守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 对疑似异位妊娠病人的孕酮,β-HCG水平进行监测,同时对确诊的异位妊娠病人进行氨甲喋呤(MTX)肌肉注射保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β-HCG和孕酮水平.结果 异位妊娠组血清β-HCG和孕酮均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血清β-HCG和血清孕酮低者MTX保守治疗容易成功.结论 β-HCG、孕酮联合检测有助于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疗效是一个很好的检测指标.

    作者:沈宗坤;陈剑峰;于淑玲;李世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长导引鞘在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长导引鞘在慢径路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长导引鞘作支撑行慢径消融术治疗48例AVNRT患者,与文献报道的普通AVNRT消融术的平均放电次数、平均功率、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48例AVNRT患者全部消融成功,术中平均放电次数为(2.6±0.4)次,平均功率为(16±9)W,48例均无并发症出现,无1例复发.结论 使用长导引鞘辅助消融,加强导管的稳定性及贴靠的紧密程度,提高消融成功率,节省费用,降低放电功率,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 是治疗AVNRT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谢萍;陈艳丽;孙英贤;邹德玲;李铁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卵巢癌诊治体会

    妊娠合并卵巢癌机会虽少,但易导致导致严重不良后果,预后差,值得重视.CA125、CA724动态检测对卵巢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海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传统包皮环切术与改良式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改良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的效果.方法 手术适应症:包皮过长和不完全包茎者,对近5年来的50例(观察组A组)病人行改良包皮环切术,与同期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的50例(对照组B组)病人相比.结果 A组出血量为(3±1)ml,B组为(10±2)ml,(P<0.01).A组术后疼痛时间为(16±4)h,B组为(48±16)h,(P<0.01).A组创口水肿者1例,B组创口出血、水肿1 5例,创口感染者5例.结论 改良式包皮环切术1.4传统包皮环切术更加具有优越性.

    作者:吕晓彤;孟庆龙;王晓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50例临床疗效观察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中的砂淋、石淋病.病因多为湿热久蕴煎灼而结为砂石,尿路被阻,故尿道不畅,甚而中断.脉络被损,则见尿血,气滞血瘀则腰腹疼.治疗当清热利湿,涤湿通淋.我科自2000年以来,运用中医理论自拟汤剂,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50例.并随机设对照组50例,用西药治疗,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德先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38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探讨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8例40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与同期住院的45例老年AMI作对比研究.结果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男性多见,具有明显诱因,临床症状明显,血管病变简单,死亡率低.结论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主要诱因为吸烟、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基本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梗化.

    作者:韩兰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