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肝穿胆道内外引流治疗上段胆管癌所致黄疸的体会

王冬娅

关键词:经皮肝穿, 胆道, 引流治疗, 肝门部胆管癌, 生物学特征, 梗阻性黄疸, 早期诊断, 解剖关系, 误诊率, 胆囊管, 上部, 患者
摘要:上段胆管癌又称肝门部胆管癌,是指位于左右旰管至胆囊管开口以上部位生长的胆管癌,占胆管癌中的50%~70%[1].由于其特殊解剖关系及生物学特征,早期诊断较困难,绝大多数患者是因为梗阻性黄疸来诊,误诊率高.
医药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益气祛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7例临床观察

    运用自拟益气祛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7例.结果 显效25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认为本病由气血瘀滞或痰瘀交阻,痹阻胸阳所致.治疗时心绞痛发作期以宣痹通阳,活血祛瘀为主;缓解期以补气养阴通阳为主,佐以活血祛瘀.

    作者:李明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38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探讨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8例40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与同期住院的45例老年AMI作对比研究.结果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男性多见,具有明显诱因,临床症状明显,血管病变简单,死亡率低.结论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主要诱因为吸烟、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基本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梗化.

    作者:韩兰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保守治疗异位妊娠50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症之一,发病率为1%,选择较安全有效的药物保守治疗方法是目前异位妊娠治疗的方向.现对我院2002-2004年治疗的50例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崔言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50例临床疗效观察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中的砂淋、石淋病.病因多为湿热久蕴煎灼而结为砂石,尿路被阻,故尿道不畅,甚而中断.脉络被损,则见尿血,气滞血瘀则腰腹疼.治疗当清热利湿,涤湿通淋.我科自2000年以来,运用中医理论自拟汤剂,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50例.并随机设对照组50例,用西药治疗,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德先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借力医改,医药商业进入整合期

    我国现行的医疗体制存在诸多的问题.医改可能的方向:低水平广覆盖社会化可持续;加大政府投入,逐渐推行医药分离.

    作者:麦埔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充血性心衰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充血性的心衰与单用缬沙坦和依那普利的疗效.方法 将CHF患者在强心、利尿、扩血管,β受体阻滞剂治疗基础上分为A组、B组、C组,A组加依那普利10毫克/每日一次口服,B组加缬沙坦160毫克/每日一次口服,C组同时加上述两种药物依那普利10毫克/每日口服、缬沙坦160毫克/每日一次口服,进行心功能左室舒张末内径、EF值及血清离子肾功等评估.结果 12周后C组改善总有效率比A组和B组更显著(P<0.05》 结论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充血性心衰联合用药优于单独用药.

    作者:路小漫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金属钛夹在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金属钛夹在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中的治疗意义,并正确评价其治疗优势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消化道出血病例34例,其中溃疡活动性出血18例,胃Dieulafoy病变5例,肠血管发育不良2例,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6例,贲门黏膜撕裂伤3例.分别接受1~3枚钛夹钳夹治疗,术中及术后观察出血情况.结果 除一例因复发溃疡并出血外,其余3 3例均未见再出血.结论 选择合适的病例配合熟练的操作,金属夹可以起到迅速止血和预防再出血的作用,金属夹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止血手段.

    作者:赵植;张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8例肿瘤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痰菌及药敏结果,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28例肿瘤患者均证实有肺部感染,根据痰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抗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培养出大肠艾希氏菌1 3例,占46.4%,变形杆菌8例,占28.6%,肺炎球菌3例,占10.7%,克雷伯氏菌2例,占7.1%,霉菌2例,占7.1%,根据药敏结果,用药10-14天后,肺部感染得到控制,痰菌检查转为阴性.结论 痰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对指导临床肿瘤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刘杰;樊金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8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43例和常规组43例.常规组应用传统心力衰竭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卡维地洛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2.5-5.0 mg,每日2次(每日大剂量20mg),结果治疗后卡维地洛组较常规组心功能明显改善,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明显增加,在耐受剂量范围内安全性也是较高的.

    作者:李雅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血压对糖尿病视两膜病变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高血压的临床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4-2005年收治71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例,找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高血压的临床关系.结果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视网膜病变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可促进或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张钦;安良宝;刘宪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带状疱疹后瘙痒伴局部皮肤硬变1例

    患者,男性,74岁,左季肋部带状疱疹,发病1月余,疱疹痊愈,因局部瘙痒难忍前来就诊.患者精神焦虑,心理负担重,瘙痒部位体表面积约为17×9×14cm.局部皮肤皮革样硬变,失去弹性,经过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法无效.

    作者:刘金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秦淮医改:政府托底的药品零差价

    政府全额拨款医院收入上交社区医疗机构终结以药养医南京市秦淮区医改新模式政府对社区卫生站人员工资奖金全额包干,医院建立收支两条线,药品实行零差价.

    作者:蒋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血清β-HCG与孕酮联合检测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β-HCG与孕酮(PRO)联合检测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价值及药物保守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 对疑似异位妊娠病人的孕酮,β-HCG水平进行监测,同时对确诊的异位妊娠病人进行氨甲喋呤(MTX)肌肉注射保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β-HCG和孕酮水平.结果 异位妊娠组血清β-HCG和孕酮均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血清β-HCG和血清孕酮低者MTX保守治疗容易成功.结论 β-HCG、孕酮联合检测有助于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疗效是一个很好的检测指标.

    作者:沈宗坤;陈剑峰;于淑玲;李世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进军俄罗斯医药市场正逢时

    根据2006年前11个月的统计数据,中俄医药产品贸易取得快速的发展.其中我国医药产品的出口额达到2 6亿美元,同比增长73.3%.

    作者:张春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慢性前列腺的药物治疗

    目的:观察a1a受体阻滞剂合用抗生素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p)的疗效.探讨a1a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前列腺综合症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将9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都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口服a1a受体阻滞剂(盐酸坦索罗辛)及氧氟沙星.对照组(45例),只口服氧氟沙星,治疗5周.观察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前列腺液常规及前列腺炎症状评分的改变.结果 a1a受体阻滞剂可有效地降低膀胱颈及前列腺的平滑肌张力,减少尿道阻力,缓解尿液前列腺返流,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

    作者:吕晓彤;孟庆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急性上消化道溃疡性穿孔的治疗

    通过自1995年以来收冶的80例患者的治疗总结,对急性上消化道溃疡性穿孔的治疗有如下体会.

    作者:王冬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小成本分析

    目的:研究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经济学效果.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应用米氮平和氟西汀,观察疗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小成本分析.结果 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率分别为86.8%和90.1%,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治疗成本分别为610.68元、509.50元.结论 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经济效果优于米氮平组.

    作者:徐伏莲;赵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医疗机构税收制度亟待完善

    始于2000年的我国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步入攻坚阶段.在此背景下,医疗服务征税制度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作者:沈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卵巢癌诊治体会

    妊娠合并卵巢癌机会虽少,但易导致导致严重不良后果,预后差,值得重视.CA125、CA724动态检测对卵巢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海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58倒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诱因、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58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中52例治疗数分钟至数小时后意识清醒,2-5天后均痊愈出院:余7例中,3例偏瘫加重,2例痴呆,1例植物人状态,l例死亡.结论 糖尿病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致低血糖占首位,其次的为应用胰岛素所致,对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患者应重视先症状及无症状性低血糖,同时注意鉴别诊断,加强预防 措施.

    作者:张林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