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小漫
目的:提高肾错构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肾错构瘤的影象学表现.结果 肾错构瘤IVP无特异性表现,在B超、CT检查上有特征性表现.结论 B超、CT为肾结构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吕晓彤;王晓波;孟庆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让慢性结肠炎病人了解冶疗原则、转归、康复、预防.方法 将确诊为慢性结肠炎的72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健教后病人对疾病的各项知识掌握率均优于健教前(P<0.01);护理工作满意度亦明显高于健教前(P<0.05).结论 针对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可增强病人自我护理和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王小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要想有效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净化药品市场环境,取得实质性成效,就必须结合当前实际,认真查找隐藏在药品市场秩序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对症下药,从社会现实、人民需要的角度出发,制定出一系列针对性、实用性、可行性的措施和办法;从法律层面进行技术操作,予以规范和约束,从而有力地打击药品市场秩序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解决好群众用药安全.
作者:林盛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回顾性调查分析近5年来我科收冶的中毒患儿病例资料,总结儿童发生中毒的常见病因、种类、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呼吁加强预防儿童中毒常识的宣教和普及.方法 对我科2002年至2006年儿童中毒病例进行整理,分析中毒原因、毒物种类、侵入途径和主要治疗方法,并预见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近5年来,儿童中毒发生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 其中以药物中毒居首位,药物误服和超量使用成为儿童中毒的首要原因,口服经消化道吸收占全部中毒病例的93.9%,呼吸道吸入性中毒占5.3%,皮肤吸收占0.8%,无静脉给药中毒患儿.预后与送治时间密切相关,早期送院治疗者,预后大多良好,治愈及好转率9 7.6%,出现后遗症的患儿占2.4%,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药物滥用是儿童中毒的首要病因,应加强家庭用药监管及儿童用药知识普及等宣教工作,重视儿童中毒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等防治工作.
作者:王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指一种不经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进行的机械通气.近几年来在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拓宽,临床研究证实了它对各种急性呼吸衰竭(ARF)治疗效果日益肯定[1,2].
作者:薛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阴道直肠瘘的新方法.方法 在解剖学的基础上设计并应用大阴唇带蒂皮瓣修复阴道直肠瘘.结果 2例手术均获成功.结论 皮瓣血运可靠,供区隐蔽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阴道直肠瘘修复术式.
作者:王海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掌握安阳地区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查安阳地区医院2004年的住院病历共2040份,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对所用抗菌药物按用药人次多少进行排序,对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8.48%,>50%,存在无指征或指征不明确应用抗菌药物等诸多不合理现象,不合使用抗菌药物占使用抗菌药物的49.2%.结论 需进一步加大宣传贯彻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力度,确保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日趋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作者:井智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广东高校男生慢性前列腺炎(CP)的发病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广东4所高校男生1203人,比较不同专业、年龄、居住区、生源地、经济状况、与同学关系、学业成绩男生的C P患病率.结果 广东高校男生CP的总患病率为46.6%,不同专业、年龄、同学关系融洽度男生的CP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居住区、生源地、经济状况、学业成绩男生的CP患病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广东高校男生CP的患病率与居住区、生源地、经济状况、学业成绩有关,总患病率较高.
作者:刘步平;方春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在当下的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了1.3亿名城镇职工;在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对农民医保有了制度安排,已在全面铺开之中.
作者:王立新;祁胜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MSCT领骨薄层扫描技术在牙齿根尖囊肿病变的检查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iemens多排螺旋CT对领骨牙根病变进行螺旋0.75mm层厚连续扫描,通过相应的牙科专用软件(Dental)对扫描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同时采用三维(3 D) 立体曲面重建技术观察各个牙根的自然生长情况,与领骨及病变的关系等.结果 Dental软件及3D技术能够清晰显示牙齿整体形态,牙根与领骨的解剖关系,并能比较直观的观察病变与牙根的病变关系,从而可以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结论 领骨螺旋扫描齿科重建为临床制定佳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孟庆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角膜层间烧灼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大泡性角膜病变9例,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发病5例,抗青光眼术后绝对期青光眼4例,均行角膜板层切开,于角膜实质层做层间烧灼术.结果 术后1~2周病人眼部刺激症状消失,角膜大泡愈合,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 此手术方法对大泡性角膜病变疗效肯定.
作者:孙江松;周宏峰;郝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减少孕妇因产后宫缩乏力而引起的出血.方法 对高危孕妇进行筛选,加强分娩期监护.结果 对产后宫缩乏力的孕妇关键是加强子宫收缩,及时按摩子宫,进行宫缩剂的应用.结论 提高助产技术,对预防产后出血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谷秀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讨论小儿烧伤后静脉补液、创面处理的方式方法.方法 对2000年7月至2006年10月治疗的86例小儿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治疗作一种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静脉补液、抗休克治疗、创面处理,治愈78例,死亡1例,好转12例,放弃治疗7例.结论 及时有效的抗休克冶疗、创面处理、积极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治疗大面积烧伤小儿烧伤的关键.
作者:戴新明;苏顺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快速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46例快速房颤患者首先给予胺碘酮1 50mg静脉推注后,以1 mg/min静脉维持6h、改为0.5mg/min静脉泵入24-48 h,同时日服普罗帕酮150mg 3次/日,并在用药当天口服胺碘酮600mg/日,三天后改为200mg/日维持.结果 24h内房颤转复15例、转复率32.6%,48h房颤转复35例、转复率76.8%,72h转复38例、转复率82.6%,应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后心室率明显下降,随时间延长呈减慢趋势,结论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快速房颤明显减慢心室率转复房颤安全有效.
作者:周晓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黄芪加川芎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黄芪加川芎嗪治疗,对照组用丹参粉针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 在缓解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黄芪加川芎嗪治疗冠心病心纹痛疗效较好.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与葛根素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对62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32例用复方丹参滴丸加葛根素治疗;对照组32例用消心痛加美托洛尔治疗.分别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的变化及心绞痛发作频率.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发作减少频率、临床症状改善及心电图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别.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用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好而安全.
作者:伍三妹;郭卫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栓塞的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脑栓塞住院病人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两组均用常规脱水、静滴脑复康,调控血压、血糖及对症等治疗,治疗组用LMWH0.4ml腹部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10天.对照组则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0天.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76.67%),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是治疗急性脑栓塞较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韩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护理程序是一个护理过程,是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核心和基础,它符合新医学模式的需要.科学的应用护理程序既通过对护理工作的评估、计划、实施及效果评价等方法,使基础护理工作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杜绝了护理并发症.
作者:吴翠平;李远红;黄兰惠;梁冬梅;钟彩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住院中期妊娠引产110例,随机分为2组.组1 60例,口服米非司酮100mg,24小时再口服50mg,36小时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0.2mg.组Ⅱ50例,利凡诺经腹羊膜腔注入100mg.结果 组Ⅰ和组Ⅱ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8.33%和92%;产程平均时间分别为6小时和28 小时;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3.33%和40%;清宫率分别为6.67%和60%;两组多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方便、创伤小、效果好.
作者:程喜花;刘亚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h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1].易见于老年体弱,慢性疾病或危重患者,由于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因此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降低老年人病死率很有必要,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共75例报告如下.
作者:孙瑛;于丽丽;林秋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急证,也是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主要死因.冶疗关键是迅速有效地止血.2003年以前我院采用垂体后叶素加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疗效不理想,一但放松气囊压力易发生再出血.急诊内镜下硬化剂治疗,视野不清,达不到理想治疗效果.外科急诊手术风险大,死亡率高.
作者:刘莹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