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玉霞
收集我院近3年收冶的53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对医院感染的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53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其诊断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年的SLE诊断标准并有肾损害.其中男4例,女49例,年龄14~54岁,病程2个月~18年.
作者:赵晔;徐淑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劳动力的丧失.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所有死因的第四位,且有逐年增加趋势,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我们应用注射用因必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疾病的治疗及降低死亡率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周义云;杜波;佀凤侠;高继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故障一:透视无高压.维修经过:拆下高压初极T1、T2.测量初极电路各测试点均正常.A1-01,A1-02各管脚电压,波形也正常.灯丝加热电路TB点输出正常,但是当测量TE、TC时电压非常微弱,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时,发现TE、TC不通,当时考虑为Q2短路,在准备拆下组件板时发现6C插件有点松动,当把该插件紧固后,再测已恢复正常.将T1、T2装上,进行透视操作,机器工作正常.
作者:刘海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多种原因所致的低色素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主要因为血红素合成障碍和对铁不能利用造成低色素性贫血,在骨髓及末梢血可见环铁粒幼细胞,血清铁增高的一种贫血.本文2例均有慢性中毒病史致骨髓异常及染色体有改变而发生本病,虽非罕见但亦较少见,在国内尚有少数报告.现将我所收治的2例患本病的住院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岳宏微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101例合并细菌感染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以临床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以临床常规抗生素结合清开灵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开灵与常规抗生素联合治疗合并细菌感染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能较显著的提高疗效.
作者:胡敏;黄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健康体检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对医院来说,体检具有工作风险小,时间短,收效快,成本低,对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具有可靠的现实意义.我院经过近几年的体检组织形成了一套配备完善、行之有效的组织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胡晓峰;郑锦荣;郭颖;王庆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肛周局部封闭配合中药坐浴治疗慢性肛门湿疹的疗效.方法 将88例慢性肛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肛周局部封闭结合中药坐浴,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所用含激素类的益肤轻软膏外用,两组对照比较.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肛周局部封闭配合中药坐浴治疗慢性肛门湿疹,效果明显,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尹国平;王跃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14例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基础护理以及创面护理等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结果 14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无1例死亡,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以上针对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措施是正确而有效的,可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曹晓青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使其合理、有效、低成本.方法 包括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要求;质控方法与质控标准;分线管理的原则;抗菌药物专科用药方案;预防用药方案.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了12.06%,人均抗菌药物费用减少了182元,下降了18.83%,抗菌药物费用占药品费用控制在40%以下.结论 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是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重要举措.
作者:张兴华;王长智;田蕾;徐凤霞;步新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和护理对策.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收冶的39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通过治疗与护理干预,痊愈41例,转院5例,死亡4例.结论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常见,积极采用各种治疗方法,加强临床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将大大降低病死率.
作者:唐中合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低分子肝素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凝药物.在心肌梗塞、心绞痛的治疗中,与肝素相比,LMWH抗凝作用强,易吸收,副作用小,故日益受到重视,是一类很有前途的抗血栓形成药物.
作者:齐玉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99例,随机分为血塞通组48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两组治疗后近期及远期心绞痛的发生频率、程度、心电图改变及再住院率和转化为稳定型心绞痛的几率.结果 血塞通组心绞痛发作的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减轻发作程度明显减少,S-T段下移的幅度明显降低,减少心绞痛发作时伴随的室性早搏、心动过速以及再住院的几率等,显示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纪文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超声雾化吸入法在临床应用较普遍,尤其是全麻开胸病人术后因肺功能受损,呼吸道黏液分泌紊乱和清除障碍,易发生肺炎,肺不张.超声雾化吸入法是临床上常规用于湿化痰液,协助排痰,防止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主要措施之一.
作者:马亚男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999年6月~2001年7月,我们应用依那普利治疗充血性心衰(CFH),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选择1999年6月~2000年9月我院住院患者共42例,男36例,女6例,年龄38~77岁,平均51岁.原发病分别为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风心病.心功能Ⅲ级16例,心功能Ⅳ级26例.
作者:贾明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笔者近年来收治慢性鼻窦炎患者42例,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2例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10~63岁,12~20岁12例,21~40岁23例,41~63岁7例.病程在3个月内4例,半年6例,1~2年19例,2年以上13例.
作者:蒋晓东;顾春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髌骨骨折在乡镇常会遇到,一般多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常会引起针尾触痛和钢丝从克氏针滑脱等并发症,为了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使用了pyrford式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我院自2005年开始对54例髌骨骨折并有移位的病例采用切开复位,用0.7-0.8MM钢丝行髌骨边缘荷包环扎,再用0.7-0.8 MM钢丝在髌骨前行股四头肌腱与髌骨韧带之间的纵向矩形缝合,术后对骨折愈合功能活动进行观察和随诊,结果显示:54例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7分钟,解剖复位达95%,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8天,膝关节功能恢复快,治疗效果佳.因此,pyrford式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费用低,在基层适应范围广.
作者:彭育志;林小容;黄玉良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缩短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时间;方法 用氯化-235三苯基四氮唑(TTC)显色培养基和普通MH培养基(K-B法)同时对我院2006年1月至4月检出的100株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且用此两种方法对标准菌株进行次检测;结果 95株细菌用TTC显色培养基药敏法在4h内获得结果,占95%.与M-H培养基敏感度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占94%,对标准菌株进行的药敏试验,药敏抑菌环直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该方法可以用来作为常规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具有快速、简便、可靠等优点.
作者:李慧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创新思维是个体创新活动的核心,是创新人才必备的条件之一.在医学教学中要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构建综合化的课程体系,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等途径,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作者:贺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炎肝硬化重要并发症之一.本文对99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蔡斌;陈江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服务窗口之一.随着护理服务模式的改变,人们自身保护意识的增强,病人的心理需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做好门诊输液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提高门诊护理满意率的关键之一.我们从了解输液病人的心理需求着手,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得到了病人及其家属的认可,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广荣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