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荣
目的:探讨肝脓肿动态增强C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64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肝脓肿病例的动态增强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CT扫描,其中24例行动态增强CT检查.结果 肝脓肿的动态增强CT表现为:(1)早期(30 s)表现为脓肿壁明显强化,脓肿周围肝组织呈一过性明显强化;(2)晚期(60~90 s)增强形式依脓肿结构不同表现各异,可表现为脓肿壁环状强化,或脓肿壁呈不规则性强化;(3)延时期脓肿增强有所消退,脓肿周围呈低密度环,部分可强化为等密度,或脓肿内部强化,病变范围缩小,液化坏死区更明显.结论 常规进行增强CT扫描是肝脓肿诊断的重要手段,动态增强CT及延时扫描有助于对不典型病例诊断.
作者:巩志铭;赵施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自1996年以来,作者采用具有疏肝健脾化湿,清热解毒扶正作用的中药制剂愈肝丹(辽药制字Z05120001)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临床治疗104例慢性丙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病人,取得了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克;宋友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少腹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制的温阳化瘀名方,主治痛经、少腹积块、胀满、疼痛、经水不利,色紫有块等症.尤以在治疗妇女因寒凝血瘀、阻于经络之原发性痛经,笔者是屡冶屡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启云;李国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新生儿低血糖分为症状性和无症状性低血糖,该病且有一定的隐匿性,若未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则可导致脑损伤和智力低下.为了做好高危新生儿(以下简称高危儿)低血糖防治,减少伤残和死亡,现将我院儿科2004年10月~200 5年10月出生的30例高危儿与低血糖的关系分析如下.
作者:肖敏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慢性乙型肝炎,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常常反复难愈,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笔者经过临床探索,用健脾益气法为主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菊臣;樊贺明;卜丽华;徐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病例摘要例1:男,36岁,农民.在劳动中突然昏倒,经120送本院.否认有外伤病史,以心肌梗塞收内科救治.12小时后大量呕吐,出现急性出血性休克体征,行腹穿抽出不凝血,转入外科急诊手术,探查为脾破裂,行脾切除术.术后痊愈出院,术后再追问病史,1周前有跌倒外伤史.
作者:李絮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恶性肿瘤瘟疫论假说笔者阅读了《与肿瘤作斗争》一书,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恶性肿瘤(下称肿瘤)有的能自行消退呢?在临床上,人们也注意到,确实有一些患者的肿瘤能够自行消退,比较多见的是神经母细胞瘤、恶性黑色素瘤、肾癌、绒毛膜上皮癌、软组织肉瘤、膀胱癌,骨肉瘤和乳腺癌,在罕见的情况下,它们亦能自行消退.
作者:潘伯良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101例合并细菌感染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以临床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以临床常规抗生素结合清开灵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开灵与常规抗生素联合治疗合并细菌感染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能较显著的提高疗效.
作者:胡敏;黄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参乌冠心颗粒剂防治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异丙肾上腺素连续多点皮下注射,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动物模型.运用DNA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复方参乌冠心颗粒剂对缺血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①参乌冠心颗粒剂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作用.②参乌冠心颗粒剂可显著下调Fas基因的蛋白表达,上调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明显抑制和阻断心肌细胞发生凋亡.③参乌冠心颗粒剂可能通过抑制和阻断心肌细胞过度凋亡的发生而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结论 通过调节缺血心肌Fas、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从而抑制和阻断细胞凋亡的发生,说明中药复方参乌冠心颗粒剂具有防治冠心病心肌缺血损伤的分子作用机制.
作者:姜延;王韶兵;高忠范;段江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低分子肝素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凝药物.在心肌梗塞、心绞痛的治疗中,与肝素相比,LMWH抗凝作用强,易吸收,副作用小,故日益受到重视,是一类很有前途的抗血栓形成药物.
作者:齐玉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服务窗口之一.随着护理服务模式的改变,人们自身保护意识的增强,病人的心理需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做好门诊输液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提高门诊护理满意率的关键之一.我们从了解输液病人的心理需求着手,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得到了病人及其家属的认可,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广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强化优质服务,拓展管理内涵医院要以一流的服务质量成为优质服务的窗口,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反映的问题,拓展管理丙涵,发挥全方位的保障服务作用.
作者:郑锦荣;郑锦秀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把护理程序系统地运用于护理临床业务与护理管理的同时,也对消毒供应室提出了更宽、更深、更高的要求.供应室是各临床工作的支持系统之一,供应室如何采取变革举措,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为I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供应方式,拓宽供应项目,有利于临床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消毒供应室几年来做了如下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殷秀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阐述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危害婴儿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着婚姻、家庭和社会.因此,对产后抑郁症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干预,提出了加强孕产期的健康保健,使妇女安度整个围产期的同时,适时实施心理护理,充分发挥支持组织的作用,全员动员关注产妇的生理、心理状态的变化,尤其要关注产褥早期的身心变化,及时处理产后抑郁症的先兆症状等,以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黄健桃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笔者自2000年以来,用自拟槐花二柏汤加减治疗内痔出血,经临床验证,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小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18例中,男性70例,女性48例,年龄18-70岁,其中以20岁至60岁居多.病程短者一天,长者达40年之久.
作者:樊贺明;王菊臣;卜丽华;徐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我院自2005年1月以来,应用痰热清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呼吸道感染40例,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仁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我国大陆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诊断和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1978年1月以来报道的SSPE病例45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转归.结果我国大陆报道的病例以儿童青少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前多有麻疹病毒感染史.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病变,智力损害、肌肉的痉挛和癫痫发作.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血液及脑脊液检查,脑电图(EEG),磁共振(MRI)及CT.治疗上主要是对症处理,缺乏特效药.结论 SSPE在我国大陆发病率1~4/百万死亡率为82.24%.应加强对SSPE的研究,增强预防,诊断和治疗SSPE的能力.
作者:黄先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关于中医经络的研究,医学界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但是至今未能发现形成经络的特殊物质的存在.因此,我们似乎可以判断,经络现象是现代生理学对人体已有物质的科学性质的认识,还不准确、不科学.
作者:李传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颈枕立体综合疗法是一种将特殊形态构造的颈枕垫于颈项以达到治疗效果的疗法.该颈枕是根据头、颈、肩的形态结构设计而成的,其外观呈马鞍形,在内部构造上配置电热装置和药垫.此法直接作用于头、颈、肩部,不仅具有局部治疗的作用,而且还能通过脊柱调整、神经调节、经络疏通起到整体治疗的作用.该疗法集颈椎支托、脊柱牵引、电热理疗、药枕治疗和心理治疗于一体,创造了一种多途径、多疗法的立体协同治疗模式.在临床上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尤其适合头面部、颈肩部和胸背部各种慢性病的防治.
作者:顾汉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为了促进免疫规划工作稳步发展,我们自1993年以来进一步抓好免疫规划宣传,建立县、乡、村三级免疫规划宣传网,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广泛进行宣传,突破重点难点,有力地促进了免疫规划工作,巩固了免疫规划成果.
作者:陆万专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