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关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ADR报告的述评

关键词:尖端扭转型, 室性心动过速
摘要: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安全性的评价方法Ⅱ--药物不良反应资料的合并分析

    药物不良反应的资料主要来源于新药上市前的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监测.与药物有效性资料不同,药物不良反应资料十分零散,以个案报告居多,加上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制约,各单独研究结果或报告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这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报道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很难在药物治疗实践中作为可靠的科学依据.本文分析了药物不良反应资料汇总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其原因或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作者:魏水易;孙福红;储文功;顾文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噻氯匹定的不良反应

    噻氯匹定(商品名:抵克力得)为一种强效的血小板抑制剂,临床广泛用于冠脉介入治疗后,预防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其不良反应陆续出现,现将我院所见的8例噻氯匹定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黄党生;罗北捷;沈东;张许文;易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氨茶碱致心房纤颤2例

    例1男,75岁.因反复咳嗽、气喘20年,再发2周于1999年12月27日入院.查体:T 36.4℃,P82次·min-1,R 28次·min-1,BP 140/85mmHg,Wt 45kg,两中下肺散在中小湿性啰音,剑突下心尖搏动,HR 82次·min-1,律齐,肝脾未及,下肢无水肿.血常规WBC 10.0×109·L-1,N 0.78,L 0.22.心电图:窦性心律,右房及右室肥大,T波异常.X线胸片: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心病.给予氨茶碱片0.2g,tid,po,并应用青霉素及丁胺卡那霉素等药治疗,无好转,氨茶碱应用至12d,剂量改为0.25g+酚妥拉明(10mg)静滴,qd.静滴至第4d,HR 128次·min-1,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第8d,HR 156次·min-1,心电图示心房纤维颤动.应用西地兰治疗无好转.停用氨茶碱及西地兰,余药继续应用,患者HR 68次·min-1,心电图: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早搏.

    作者:周燕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二甲双胍致低血糖反应3例

    例1男,54岁,肥胖,发现血糖升高2月,空腹血糖高时为10.8mmol·L-1,早餐后2h为12.7mmol·L-1,既往无其它病史,诊断糖尿病Ⅱ型.给予饮食控制及二甲双胍0.5、tid,口服,服药第4d晚餐前出现心悸、手颤、出汗,急查血糖2.8 mmol·L-1,自行进食症状消失,于次日晨将二甲双胍减为0.25,tid,随诊3个月未再出现低血糖反应.

    作者:王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Infliximab不良反应

    Infliximab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TNF)阻滞剂,用于治疗中、重度的克罗恩氏病及顽固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本文重点介绍了infliximab在美国及欧盟上市的情况、临床试验中以及上市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的情况,同时也与另一种治疗顽固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TNF阻滞剂etanercept进行了简单地比较.

    作者:杨景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他汀类与睡眠障碍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扎那米韦和奥司太米韦引起意外的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老年人应慎用布洛芬

    患者男,79岁,因左肩关节疼痛1d,自购布洛芬口服,0.2g,tid,2d后疼痛缓解,继续用药1周后停药,此后逐渐感到恶心、厌食、口腔异味、全身无力,就诊时查Hb 48g·L-1、BUN 16.8mmol·L-1、Cr 256μmol·L-1、经静滴必需氨基酸及纠正贫血等对症治疗,2周后出现发热、咳嗽、BUN迅速上升,采取血液透析及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透析6次后,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作者:候建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系列问答32-pharmacovigilance的定义是什么?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硫普罗宁致过敏性休克死亡

    患者女,59岁.2000年6月2日19时,因原发性肝癌,肝硬化入院治疗,拟第2d行多弹头射频术治疗原发性肝癌.遵医嘱,19时30分给予硫普罗宁(凯西莱)0.4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5min后患者突然感觉口渴、耳痛、继而面色苍白,大汗淋漓,BP 67/30mmHg,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静推,非那根25mg肌注,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无效并出现呼吸困难、心跳骤停,立即使用多巴胺、洛贝林、新三联针心内注射,人工心脏外按压,终因抢救无效于当晚21时15分死亡.

    作者:吴巧;刘月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氟尿嘧啶致严重过敏反应的整体护理与体会

    患者男,62岁.因结肠癌于2000年8月10日在我院手术治疗,9月12日开始化疗,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5-FU)75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ml中缓慢静滴,静滴时间不得少于10min.化疗进行到第3天时,患者自觉颈部搔痒,且日渐加重.9月18日化疗结束后,面部开始出现色素沉着,颈部和前胸出现皮疹,并伴有腹泻.5~6次·d-1,查便常规无异常.皮疹逐渐加重,口腔粘膜出现大面积溃疡,从上、下腭一直延伸至咽部,溃疡表面有白色伪膜覆盖,咽拭子培养未见霉菌.因患者化疗期间未并用任何药物,考虑为5-FU过敏所致.

    作者:崔宝珠;王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91例分析

    目的:了解复方丹参注射液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方法:检索1990~2000年全国医药学期刊有关文献.结果:91名患者因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发生123例次不良反应,男性不良反应病例数是女性的2倍,且无年龄差异,其发生反应时间集中于2h以内(62.86%).变态反应94例次占76.42%(其中皮肤反应46例次占37.40%,过敏性休克18例次占14.63%,过敏性哮喘6例次占4.88%,血管性水肿4例次占3.25%,药物热20例次占16.26%),其它反应29例次占23.58%.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见于变态反应,对其发生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

    作者:宫文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药理与应用

    他汀类药物(Statins),即3-羟-3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s),是一种新型降血脂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阻断甲羟戊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及终产物--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并影响机体的免疫及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血栓形成等病理生理过程.他汀类药物有降脂和非降脂两种效应,对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及恶化、减少急性冠脉事件和心血管病死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类药物大多在肠道吸收,肝脏代谢,少数可直接经肾脏排泄.临床试验表明,他汀类药物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少.随着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病一、二级预防中的广泛应用,有必要系统地了解本类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和常见毒副作用,为此本文特作介绍.

    作者:骆雷鸣;刘国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系列问答31--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工作有何规定?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急告停售拜斯亭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藻酸双酯钠静滴致尿闭3例

    藻酸双酯钠(PSS)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且疗效确切.我们在使用该药治疗不同类型的产生大量蛋白尿肾病患者[1]时,出现急性尿闭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同彬;王飞;孟建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鱼腥草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2例

    例1男,76岁,2001年5月6日因发热来院呼吸科就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鱼腥草注射液8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静滴约40ml时,患者出现气急,双手末端紫绀明显,T40.2℃,P 98次·min-1,BP 140/90mmHg,血:WBC 5.4×109·L-1,律齐,两肺呼吸音粗,未见明显干湿啰音和哮鸣音,考虑为鱼腥草注射液过敏,立即停止输液.使用磷酸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维持静脉通路,2min后,患者神志模糊,仍气急,喉头水肿,双瞳孔等大圆,直径0.3cm,对光反射欠佳,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雾化吸入,非那根注射液25mg肌注,速尿40mg肌注,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推、头置冰帽,患者症状逐渐缓解.

    作者:连纯钢;薛佩华;孔德凤;汤玮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酮康唑致急性肝损害死亡

    患者女,32岁,教师.因乏力,尿黄10天,于2000年8月31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因甲癣,口服酮康唑200mg·d-1,间断服药约月余.近10余天出现小便色黄,如浓茶样,伴乏力及纳差,且进行性加重,进食后上腹饱胀不适.既往无肝炎史,无输血及药物过敏史.体检:T 36.5℃,BP 112.8/75mmHg,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深度黄染,颈软,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肋下1cm,质中,无叩击痛,脾肋下未及,无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T-Bil 230μmol·L-1,I-Bil 118μmol·L-1,CH 3.63mmo1·L-1,TP 62g·L-1,A:G 1.3:1,ALT 175U·L-1,尿胆原、尿胆红素均阳性,抗HAV-IgM阴性,HBsAg(-).B超提示肝内光点密,胆囊壁粗糙.入院后给予甘利欣、茵栀黄、促肝细胞生长素、能量合剂等综合治疗,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恶心呕吐,黄疸加深,于10月6日因肝功能衰竭死亡.

    作者:付红刚;张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美息伪麻片致严重心律失常

    患者男,47岁,主因流清涕,头痛,发热38℃,四肢酸痛,于睡前服用美息伪麻片(商品名白加黑)1片.约50min左右,患者出现心慌、心悸、胸闷、燥热等不适,自感脉搏有停顿观象,即刻口服安定5mg及复方丹参滴丸10粒后,症状有所缓解,可就寝入睡.次日以动态心电图监测.于8时及18:25min分别服用浅色片(日用)1片,1h左右均分别出现上述临床表现.体检:HR 120次·min-1,BP 140/85mmHg,R 20次·min-1,T 37℃,脉律不齐,心脏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音,双肺及腹部、神经系统未见异常.Holter监测24h发现,于服药后1h:心率121次·min-1,显频发性房性早博及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图形.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各脏器均无异常发现.

    作者:王金英;吴天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头孢哌酮钠治疗期间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2例

    例1男,28岁,因酒后头晕、心悸于1999年5月2日14时来我院急诊,3d前,因咳嗽、发热在县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在门诊静滴头孢哌酮钠2g·d-1,连用3d,于第4d用药后,因朋友聚会饮啤酒2L,20min后感头痛、心悸、恶心、欲吐、呼吸困难,急来院查:面部赤红,呼吸急促、烦燥不安,大汗淋漓,P 110次·min-1,BP 100/70mmHg,R 28次·min-1,HR 110次·min-1,偶闻心率不齐,心电图显示ST段轻度下移,拟诊双硫仑样反应,立即给予肌注地西泮(安定)20mg,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纳洛酮0.8mg静滴,1h后症状减轻,HR 80次·min-1,呼吸平稳,面部赤红减退,情绪安定,心电图正常,观察2h无异常发现.

    作者:史凤阁;聂维甫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