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效果分析

顾莉

关键词:腺样体切除术,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置管术
摘要:目的:探讨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60例(70耳),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鼓膜置管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率、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对肝血管瘤实施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究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效果.方法:收治肝血管瘤患者58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放式肝部分切除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切口平均长度、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而且创伤较小,能够让患者实现尽早康复.

    作者:刘礼军;余伟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

    目的:探讨针灸与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收治脑卒中伴有吞咽障碍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各61例,其中A组进行吞咽训练,B组在A组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结果:B组总有效率96.72%,高于A组的73.77%(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针灸与吞咽训练,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情况.

    作者:王宏丽;肖磊;罗中梅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姜华教授治疗中风病经验

    目的:姜华教授运用中风补血引接方和子午流注纳甲针法治疗中风病,临床效果显著.本文从姜华教授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中风补血引接方和子午流注纳甲针法治疗中风病的机理研究、特殊病案举例几个方面探讨姜华教授治疗中风病的经验.

    作者:龚海军;姜华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8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然比对照组高(93.8%vs 8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浆内毒素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Balthazar CT和APACHEⅡ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可降低肠源性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恢复.

    作者:廖光珍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对孕妇产前定期检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孕妇产前定期检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产前定期检查并分娩的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和产前定期检查,对照组给予口头健康宣教指导.结果:观察组对产前检查的认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危妊娠发现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孕妇产前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孕妇的遵医行为,结合产前检查,有效地降低了不良妊娠的发生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和患病率.

    作者:陈梅;张晓辉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对女性膀胱颈硬化症的诊断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对女性膀胱颈硬化症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收治膀胱颈硬化症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各20例,采用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观察和比较检查结果.结果:膀胱颈硬化症患者的膀胱颈-尿道上段前后径>1.5 cm,前、后唇测量厚度均>0.4 cm,膀胱颈左右径均>2.0 cm,残余尿量可>50 mL.结论: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超声能清楚地显示膀胱颈及尿道上段结构,同时通过扫查肾、膀胱、输尿管,可对梗阻程度进行评估,是诊断女性膀胱颈硬化症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作者:汪洋;杨用;李存芬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中欧耳穴结合贴压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53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欧耳穴结合贴压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收治小儿腺样体肥大患者53例,运用耳穴贴压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有效37例,显效16例.所有患儿治疗2个疗程后,所有症状基本消失,并且体质增强.结论:耳穴贴压法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疗效较好.

    作者:李超;刘桐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中药外敷联合理疗治疗急性乳腺炎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联合理疗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收治急性乳腺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青霉素类抗菌药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联合理疗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理疗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早期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能提高疗效和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作者:周燕红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参麦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冠心病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142例,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参麦注射液)与对照组(丹参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临床采用参麦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治疗均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参麦注射液在改善临床指标、提高治疗效果等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

    作者:杨志清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青少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例

    糖尿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本文报告1例青少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为急性胃肠炎的病例,分析临床资料.

    作者:董广辉;杨永君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南京地区高校开展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方法及成效的探讨

    目的:探讨在学校开展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招募方法,并评价其成效.方法:分析2013-2015年南京高校学生血小板捐献情况,计算捐献血小板学生总人数占比和初次捐献血小板学生总人数占比.结果:2013-2015年学生捐献总人数占37.46%,初次捐献血小板学生人数占45.64%.结论:高校学生对无偿献血认知度较高,应进一步加强在高校学生中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宣传、招募和服务,以保证血小板库存量.

    作者:郑珊峡;傅强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带蒂筋膜皮瓣在修复皮肤缺损创面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带蒂筋膜皮瓣在修复皮肤缺损创面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治皮肤缺损患者32例,采用带蒂筋膜皮瓣移植修复,观察术后皮瓣成活及创面外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32例中皮瓣完全成活26例,远端或边缘部分坏死5例,经换药后愈合,皮瓣皮肤全部坏死,再次手术1例.结论:带蒂筋膜皮瓣技术简单,操作简便、安全,血供可靠、成功率高等优点,适合修复小面积皮肤缺损创面,特别适合缺乏血管吻合技术及特殊设备的基层医院.

    作者:左相成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凉山州彝、汉族孕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凉山州彝、汉族孕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凉山州彝、汉族孕妇采用填问卷的方式,进行有关VCT的认知、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1790例被调查者中363例不知道艾滋病,其中彝族孕妇315例.1427例知道艾滋病的孕妇:616例不知道VCT免费,其中彝族孕妇214例;800例没有做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其中彝族孕妇346例;983例愿意参加VCT检测,其中彝族孕妇611例.不同文化程度孕妇的艾滋病检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专/大专及以上组与文盲、初中/高中组相比HIV检测率高.孕妇未做艾滋病检测位列前5的重要因素:44.6%的孕妇认为自己不会得艾滋病,没有必要检测;39.6%从未想到要做检测;22.0%不知道在哪里检测;9.5%的孕妇害怕检测阳性会离婚或受到家庭排斥;8.5%的孕妇怕麻烦、害怕结果阳性,被人看不起.结论:应加强对艾滋病知识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在孕妇人群中广泛开展VCT的宣传,作为艾滋病母婴阻断干预的重点.

    作者:李四维;张石则;李彦曦;杨艳芳;杨炜婷;江琳;常星;刘慧;黄英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学龄儿童屈光矫正前后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学龄儿童屈光矫正前后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效果.方法:收治屈光不正学龄儿童100例,采取针对性屈光矫正措施,对其屈光矫正前后的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屈光矫正之后,患儿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现象的检出率要明显低于矫正前;近视和远视患儿的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在屈光矫正后的检出率较为接近,但近视患儿的恢复率要显著高于远视患儿,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光矫正能够有效降低学龄儿童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的检出率,在帮助儿童改善视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黄再红;唐知进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HbA1c水平与心功能及心衰发生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相对于心血管伴心衰患者生化指标变化,及前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和心衰发生的关系.方法:收治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142例,检测HbA1c浓度并分组,评价心功能分级,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计算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衰发生率,评价HbA1c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和心衰发生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程度的增高HbA1c水平升高,LVEF降低;相比冠心病伴心衰患者,糖尿病伴心衰患者心功能更差,相应的生化检测结果改变更明显.糖尿病患者血糖强化治疗至HbA1c<5.3%与较差的血糖控制(HbA1c>8%),两者都会增加心衰的风险.结论:HbA1c水平可对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有一定的预测功能.

    作者:邹超世;谢钰玲;吴鹏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探究ICU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抢先治疗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ICU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抢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肺部真菌感染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抢先治疗,比较两组预后及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MODS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服用抗生素、侵入性操作机械通气时间≥1周、ICU住院时间≥2周、免疫功能低下、激素应用>4 d、并发糖尿病是诱发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ICU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抢先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齐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甘油果糖治疗耐甘露醇患儿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甘油果糖治疗耐甘露醇患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收治重症手足口病患者85例,均采用抗病毒、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甲基泼尼松龙、甘露醇等综合治疗,13例患者在耐甘露醇时加用10%甘油果糖,观察治疗相关指标变化.与同期72例非耐甘露醇重症手足口病合并颅高压患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危重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儿体温、呼吸、心率、血压恢复正常所需时间较对照组患儿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甘露醇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3例使用甘油果糖后受累神经系统症状于48 h内开始好转,终均治愈出院,无一例发展成危重型病例.结论:甘油果糖治疗耐甘露醇患儿重症手足口病时具有颅内压控制稳定、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李丽琼;钱会萍;刘辛燕;孔艳萍;陈永花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临床护理工作如何规避护患纠纷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规避护患纠纷.方法:收集护患纠纷案件34例.其中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导致的护理纠纷案件11例,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导致的护理纠纷案件16例,护理工作人员疏忽导致的护理纠纷案件7例.分析护患纠纷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防范措施的制定有效减少了各科室各类临床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通过制定防范措施可以让广大护理工作者正确面对护患纠纷,并尽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李晶;孟芳菲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脑梗死患者332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脑梗死患者采取严密的病情观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康复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332例患者中,治愈好转率达90%,死亡率约1%,自动出院9%,整体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治愈好转率以及生活质量.结论:脑梗死的护理在疾病控制及康复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整体护理对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意义,通过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导,消除和减轻患者的负面心理,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罗状英;刘少勇;李琳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痛风合并扩心病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本文报告1例痛风合并扩心病患者,分析其临床诊治资料,提出治疗痛风合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时应避免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作者:刘宝民;刘晓辉 刊期: 2016年第3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