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星状神经节加神经阻滞综合治疗头面颈肩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观察

李靖;吴成富;于四海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 神经阻滞, 头面颈肩, 带状疱疹
摘要: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加神经阻滞综合治疗头面颈肩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头颈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星状神经节联合神经阻滞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局部超激光照射治疗。结果:两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治愈35例,缓解4例,无效1例,有效率97.5%。在随访中有1例后遗神经痛。对照组治愈30例,缓解7例,无效3例,有效率90%,后遗神经痛3例。结论:星状神经节结合神经阻滞综合治疗,治愈率高,能迅速缓解头面颈肩带状疱疹神经痛,后遗神经痛少见,更有推广价值。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扎格雷在脑血栓形成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与奥扎格雷合用在脑血栓形成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脑血栓患者8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处理组与参照组各40例。处理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奥扎格雷联合治疗,参照组使用奥扎格雷处理。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进行评定,并比较治疗后效果。结果: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组总有效率70.0%,参照组总有效率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与奥扎格雷合用治疗脑血栓形成患者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安素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层社康大影像科的建立与运行

    目的:本文探讨了基层社康大影像科的建立与运行机制。通过对基层社康影像科的现状进行剖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人员不足,知识老化及专业素质低且偏窄;设备配置及布局不合理;人员思想认识不足;管理体制跟不上等。只要利用现有有利条件,克服以上缺点,在基层社康建立与运行大影像科是可行的。

    作者:覃朝锋;彭国强;李红;雷卫凤;叶定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的社区管理

    目的:探讨社区管理对高血压病血压控制有效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管理组、对照组。管理组给予健康宣教、改变生活方式、指导药物治疗、监测与随诊。对照组不予管理,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结果:管理组血压控制有效率、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社区管理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率,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广东首现人感染H5N6病例未出现人传人情况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23日通报,省卫计委在进入冬春季节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后,加强了流感、重症肺炎等监测,在常规监测中,从1例重症肺炎病例中检测出H5N6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2月2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一步复核检测结果为甲型H5N6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2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和研判,结合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流行病学史,诊断该病例为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专家研判认为,本次出现的病例为偶发个案。病例所有密切接触者没有出现异常,没有出现人传人情况。

    作者:www.news.cn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收治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2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结果:22例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物电切术,1例因尿道狭窄畸形行开放性肿瘤切除术,术后给予膀胱灌注化疗等,术后随访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是泌尿系少见的肿瘤,呈良性肿瘤生长特点,很少复发,预后良好,确诊主要依靠膀胱镜检及活检,经尿道膀胱肿物电切术为其标准治疗方法,术后应定期进行膀胱灌注及膀胱镜复查,以防止泌尿上皮癌的复发。

    作者:杨远旺;覃家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手术器械的运作模式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手术器械的运作模式及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集手术室使用过的止血钳、持针钳等手术器械等200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于观察组的手术室器械送到供应室进行清洗、消毒、包装、杀菌以及发放等一体化管理,而对于对照组的手术器械在手术结束后由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清洗、消毒、包装,然后送到供应室进行杀菌处理,对比两组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以及灭菌效果。结果:对手术器械处理后,观察组手术器械清洗的合格率达到99%,而对照组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仅8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手术器械灭菌的合格率98%,而对照组手术器械灭菌合格率仅80%,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手术器械采用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和灭菌合格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在医院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谭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初产妇7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4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2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并发症。

    作者:陈喜莲;陈昂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17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7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另收治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70例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率90.00%、有效率7.65%、无效率2.35%。总有效率97.65%,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7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1年3月-2014年2月收治晚期胃癌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7例,接受静滴多西他赛联合口服替吉奥胶囊治疗,对照组45例,接受口服替吉奥胶囊治疗,2个化疗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近期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白细胞下降、脱发等不良反应分级更为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下降、贫血、腹泻、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心电图异常、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分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所有患者均未中断治疗。结论: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志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手三针对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手三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分为手三针治疗组30例、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并针对临床疗效、安全性进行评定,重点在于规范手法,验证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60%。结论:手三针疗法较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颈性眩晕有着较高的疗效。

    作者:梁一男;张水生;张欢;肖舒文;韩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定经汤治疗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定经汤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月经不调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进行定经汤治疗,对照组则按常规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20例患者中治愈1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患者20例,治愈7例,有效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经汤对月经不调患者的疗效较好,值得在医学上推广应用。

    作者:乔海华;杜文举;张文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二级医院传染病管理存在问题以及相应有效解决措施

    本文主要对部分二级综合性医院传染病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部分二级医院存在传染病防控不严、管理制度不健全、缺失基本防控能力等问题。积极发现并解决二级医院传染病的筛查、预警一级防控工作,对于控制传染病传播、保证大众的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余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早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4年4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未使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控制血糖值达标时间比对照组短,且胰岛素的用量相对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应用胰岛素泵进行糖尿病治疗,比未应用胰岛素泵治疗效果更显著且更稳定。

    作者:杨勇;朱文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团体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以及团体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4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为期10周的结构化、封闭式团体心理护理,在基线和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QLQ-C30、SAS、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评估。结果:团体心理护理后患者抑郁、焦虑、疲乏、疼痛、气促、食欲丧失、失眠、便秘及腹泻评分显著降低(t=2.907~6.314,P=0.000~0.006)。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积极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在小组干预后则显著增强(t=-5.476~-2.237,P=0.000~0.032)。结论:团体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情绪状态、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方式。

    作者:蒋军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手术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平均治疗费用、手术切口长度、术后镇痛剂使用率、术后感染发生率、术中出血量。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传统手术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好,有手术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李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善得定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7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7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诊断及治疗方法,探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方法: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3例,据入院时间及治疗方法不同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对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症状(腹痛腹胀)缓解、淀粉酶恢复正常、通气及排便、腹膜刺激征缓解、住院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病死率等方面也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医药联合善得定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很好疗效;及早判断是否需要手术对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孙云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盆腔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对疾病认知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2.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对疾病的认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薄玉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出血性膀胱炎患者尿中BK病毒的阳性率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患者中BK病毒的阳性率。方法: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3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运用 PCR 检测技术检测尿中的 BK 病毒 DNA。结果:观察组26例检测出BK病毒DNA,病毒尿持续阳性中位时间7周(2~14周),对照组均未检出BK病毒。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这些患者中病毒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BK病毒可能参与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病过程。

    作者:周佳子;董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灯盏花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胞二磷胆碱0.5 g静滴,1次/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50 mg静滴,2次/d,醒脑静注射液20 mL静滴,1次/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灯盏花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花砚;王华光;汤永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新生儿腹泻脱水60例治疗观察与体会

    目的:新生儿腹泻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新生儿腹泻不仅影响新生儿的营养物质吸收,妨碍生长发育,也可因急性腹泻丢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引起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及血容量降低,甚至危及生命。收治新生儿腹泻脱水患者60例,采用纠正脱水和渗透压失常;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对因和对症治疗等治疗措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避免了腹泻引起的多种并发症(休克、低血钾、低血钙、坏死性肠炎、败血症和死亡等)。

    作者:王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