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砚;王华光;汤永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9月收治慢性胃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于饭前口服奥美拉唑20 mg/次,2次/d,连续治疗15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睡前加服法莫替丁20 mg/次,1次/d,连续治疗15 d。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显效43例(86.0%),有效5例(10.0%),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显效32例(64.0%),有效6例(12.0%),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37例(77.1%)。随访2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46例(95.8%)。随访3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47例(97.9%)。对照组随访1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18例(37.5%)。随访2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28例(58.3%)。随访3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30例(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志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手术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平均治疗费用、手术切口长度、术后镇痛剂使用率、术后感染发生率、术中出血量。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传统手术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好,有手术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李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诊治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治疗的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蛋白、尿素氮(BUN)、血糖(BS)、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蛋白、pH、N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15例(53.6%),有效4例(26.7%),死亡9例(32.1%),总有效率67.9%。对照组显效70例(70.0%),有效27例(27.0%),死亡3例(3.0%),总有效率9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相关性脑病需要及时救治,预后差,死亡率较高,应当引起重视。
作者:李浩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和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52例,根据曲张静脉形态及大小选择组织胶注射和套扎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3例,均一次性止血成功。术后4周复查,对剩余曲张静脉进行套扎及组织胶注射。所有患者在8周后复查胃镜,食管静脉曲张总有效率91.2%,胃底静脉曲张总有效率82.6%,无异位栓塞发生,1例患者出现再出血,再次行组织胶注射,其余患者均无再出血。结论: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在治疗和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具有临床实用性。
作者:程志才;班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采用人性化护理的病例资料。结果:25例中度宫颈糜烂复查妇检宫颈外观正常,5例重度宫颈糜烂复查妇检宫颈外观正常3例,2例呈轻度宫颈糜烂表现。结论:人性化护理明显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增进护患关系。
作者:程燕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与奥扎格雷合用在脑血栓形成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脑血栓患者8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处理组与参照组各40例。处理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奥扎格雷联合治疗,参照组使用奥扎格雷处理。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进行评定,并比较治疗后效果。结果: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组总有效率70.0%,参照组总有效率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与奥扎格雷合用治疗脑血栓形成患者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安素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安金宁嗽方治疗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予孟鲁司特钠10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金宁嗽方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金宁嗽方治疗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的临床效果是显著的。
作者:马刚;孙立亭;盖朋朋;李一鸣;王克超;李梅君;邢文静;李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胞二磷胆碱0.5 g静滴,1次/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50 mg静滴,2次/d,醒脑静注射液20 mL静滴,1次/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灯盏花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花砚;王华光;汤永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管腔内介入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研究组采用管腔内介入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管腔内介入联合常规抗凝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下降幅度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的累计通畅率86.79%比对照组67.92%高(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管腔内介入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脂,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下肢动脉通畅率。
作者:何锦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芪术通腑汤治疗老年人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便秘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芪术通腑汤,对照组口服福松,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愈1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有效率80%。治疗组治愈22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有效率9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2个疗程后再次观察疗效,对照组治愈6例,有效5例,无效9例,有效率55%。治疗组治愈23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9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术通腑汤治疗老年人便秘疗效佳,不良反应少。福松治疗疗效欠佳,易耐药。
作者:樊晓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3年5月收治子宫肌瘤术后复发患者42例,予以桂枝茯苓胶囊3粒/次,3次/d;米非司酮12.5 mg/次,1次/d;3个月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肌瘤大小、血红蛋白水平和临床症状变化。结果: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对子宫肌瘤术后复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中英;焦亚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改善利培酮、舒必利、奥氮平等精神类药物所致体重、泌乳素增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因服用利培酮、舒必利、奥氮平等精神类药物后引起体重增加及高催乳素血症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维持原抗精神类药物的治疗方案,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组(观察组)30例和安慰剂组(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干预12周后测量患者体质指数(BMI)变化及催乳素(PRI)的水平,同时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 BMI 及PRL 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 评分观察组(5.12±1.12)分,对照组(4.98±1.08)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能有效改善利培酮、舒必利、奥氮平等抗精神病药所致体重、泌乳素增加症状,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卓子禄;王群英;熊英;胡俊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1年3月-2014年2月收治晚期胃癌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7例,接受静滴多西他赛联合口服替吉奥胶囊治疗,对照组45例,接受口服替吉奥胶囊治疗,2个化疗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近期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白细胞下降、脱发等不良反应分级更为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下降、贫血、腹泻、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心电图异常、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分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所有患者均未中断治疗。结论: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志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初产妇7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4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2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并发症。
作者:陈喜莲;陈昂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2014年6月血液标本60例,分别置于2支抗凝试管中,采用人工方法将其中1支试管中标本溶血,比较正常标本、溶血标本的常规生化指标检验值。结果:溶血标本的 CK、ALB、AST、α-HBD、LDH、K+、DB、TP、TB 测定结果均明显高于不溶血标本,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溶血程度Hb 6.0 g/L时,TB、K+、ALB、LDH、TP、CK、AST、α-HBD、DB测定结果均明显高于溶血程度Hb 3.0 g/L时各指标的测定值,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U、Scr测定值随溶血的严重程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多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都会造成影响。采集、检验标本的各个环节需严格控制,避免出现失误,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刘兴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10 mL 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疗程15 d。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hs-CRP水平,评价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hs-CRP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下调血清hs-CRP水平,改善颅内血液流变状态,改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作者:刘金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社区管理对高血压病血压控制有效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管理组、对照组。管理组给予健康宣教、改变生活方式、指导药物治疗、监测与随诊。对照组不予管理,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结果:管理组血压控制有效率、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社区管理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率,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舒必利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黏膜保护剂治疗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反流性胃炎患者9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吗丁啉联合PPI、黏膜保护剂治疗,研究组予以舒必利联合PPI、黏膜保护剂治疗,分析两组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必利联合PPI、黏膜保护剂治疗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作者:何舟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三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分为手三针治疗组30例、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并针对临床疗效、安全性进行评定,重点在于规范手法,验证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60%。结论:手三针疗法较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颈性眩晕有着较高的疗效。
作者:梁一男;张水生;张欢;肖舒文;韩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本文探讨了基层社康大影像科的建立与运行机制。通过对基层社康影像科的现状进行剖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人员不足,知识老化及专业素质低且偏窄;设备配置及布局不合理;人员思想认识不足;管理体制跟不上等。只要利用现有有利条件,克服以上缺点,在基层社康建立与运行大影像科是可行的。
作者:覃朝锋;彭国强;李红;雷卫凤;叶定村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