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庆
目的:探讨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9月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14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两组均给予阿莫西林胶囊1.0 g/次,2次/d,克拉霉素0.5 g/次,2次/d,于饭后服用。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西咪替丁0.2~0.4 g/次,4次/d,餐后及睡前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洛赛克20 m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观察组痊愈40例,显效25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3%;对照组痊愈33例,显效22例,好转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7.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14.2±1.1)h,均控制出血,对照组止血时间(37.7±3.5)h,控制出血例数2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志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中度急性氯气中毒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中度氯气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7 d,观察总有效率;检测患者体温、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胸部影像、心电图变化。结果:7 d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中度氯气中毒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免疫功能,疗效确切。
作者:赵燕萍;吴红;涂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分析血气胸误诊死亡患者1例,探讨血气胸正确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作者:于在英;李亚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16例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进行全程性总结,包括术前访视、皮肤护理、胃肠道准备、器械的准备,巡回护士实施安全有效的体位护理,以及器械护士术中密切配合。结果:16例直肠癌患者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7 h,术中出血200~500 mL,术中无相关护理并发症,术后2~3周出院。结论: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的手术切除范围大,治愈率高,容易达到根治目的,但手术的护理配合在整个手术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全面周到的手术室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周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儿科住院患儿8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2012年3-12月收集住院患儿79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护理;观察组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规范护理记录,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对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共发生不良事件3例,不良事件发生率0.36%,其中给药错误1例,管路脱落1例,意外伤害1例,患者满意771例,满意度94.0%;对照组共发生不良事件10例,不良事件发生率1.27%,其中给药错误3例,管路脱落2例,压疮2例,意外伤害3例,患者满意677例,满意度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明显降低儿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兆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晚期消化道肿瘤采取恩度结合化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3月-2013年4月收治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化疗,观察组采取恩度联合化疗,对两组药物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临床疾病控制率(76.31%)明显要比对照组(63.15%)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3例、胃肠道反应4例、心电图T波改变1例、早搏1例、血压升高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4例、胃肠道反应6例、心电图T波改变2例、早搏1例、血压升高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消化道肿瘤采取恩度联合化疗,可以使客观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沙建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及其治疗措施。方法:对收治的96例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治疗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追溯病因。结果:新生儿黄疸病因中,感染占首要因素(52.1%),其次为围产期因素(27.1%),第3为母乳性黄疸(9.4%)。治疗措施包括采取光照疗法、药物治疗、停止母乳喂养、抗感染、营养支持、吸氧等方法,治疗后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终治愈64例,好转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7%。结论:新生儿黄疸的前3位病因分别为感染、围产期因素和母乳性黄疸,对此,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产科异常及母婴感染,早期诊断,综合治疗,提高治愈效率。
作者:王慧;王菊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工硬脑膜在颅脑创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颅脑损伤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在颅脑创伤手术过程中未使用人工硬脑膜,观察组在创伤手术过程中使用人工硬脑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后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中外伤性癫痫2例,脑膨出1例,皮下积液2例,无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现象;而对照组中颅内感染3例,脑脊液漏2例,外伤性癫痫和皮下积液8例,脑膨出6例。观察组的临床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工硬脑膜修补术对颅脑创伤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京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更年养阴方治疗肝肾阴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013年6-12月收治辨证符合肝肾阴虚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100例,运用更年养阴方治疗,4周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治愈59例,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有效率91%,血清FSH、LH水平明显降低。结论:更年养阴方对更年期综合征肝肾阴虚型的症状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牛占杰;谷万里;薛恩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疆石河子地区宫颈组织中HPV的流行状况和感染亚型分布,为该地区HPV疫苗研制提供基础依据。方法:用液态芯片技术对2250例妇女进行宫颈脱落细胞HPV DNA基因分型检测,并对HPV感染率和亚型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50例妇女中共检出HPV DNA阳性537例,总检出率23.87%;共检出25种亚型(HPV 73型未检出),其中高危亚型感染74.12%(398/537),低危亚型感染17.88%(96/537),高危亚型与低危亚型混合感染8.01%(43/537);HPV-16、39、55型是常见的高危亚型,感染率分别为2.84%(64/2250)、2.49%(56/2250)和2.13%(48/2250),低危型HPV感染率高的亚型分别是HPV-6和HPV-11型,感染率分别为2.27%(51/2250)和1.69%(38/2250);25~35岁组妇女宫颈HPV感染率(33.64%)及HPV多重亚型感染率(30.45%)均为高,各年龄组间HPV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疆石河子地区HPV流行亚型明显不同于其他区域,可为新疆石河子地区HPV疫苗接种和宫颈癌预防治疗等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苟永慧;廖新华;程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叶酸干预治疗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老年 H 型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96例)和对照组(84例),入选年龄均≥60岁,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正规药物降压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口服小剂量叶酸0.8 mg/d。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及baPWV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剂量叶酸治疗6个月后血浆Hcy水平下降显著(P<0.05),且baPWV速度有明显减慢(P<0.05),而对照组血浆Hcy水平及baPWV速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叶酸干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且患者baPWV也有明显改善。
作者:李轶炜;王煜;邓洁;杨莉;王瑞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牙冠修复和根管治疗联合使用治疗牙隐裂的疗效。方法: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牙隐裂患者60例,研究组采用根管治疗和冠修复联合使用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修复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的7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根管治疗和冠修复联合使用治疗隐裂牙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牛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低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行肺大泡手术时麻醉管理经验。方法:选择2008-2014年手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大泡患者15例,术前麻醉诱导后,行双腔气管插管。术中调整麻醉深度和补充血容量维持血液动力学平稳。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及麻醉过程均进展顺利,手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结论:低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行肺大泡手术麻醉,能够在手术过程中避免肺损伤。
作者:陈仕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无创分娩对于减少会阴侧切率的效果。方法:2013年7-9月收治经阴道分娩产妇126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采用无创分娩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技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会阴完整、会阴侧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裂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 d 会阴伤口愈合及会阴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分娩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产后疼痛,有利会阴伤口愈合,改善产妇生活质量,使产妇不再惧怕侧切而行剖宫产,降低了剖宫产率。
作者:罗艳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本文就以高校医院为依托开展高校居家养老人群医疗服务的优势、服务形式、内容、人员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望对未来医疗卫生事业有所帮助。
作者:胡高楼;陈根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1-2013年收治胎儿先心病及心脏异常病例130例,孕22~36周,将孕妇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做普通筛查,第2组对每位孕妇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第1组检出先心病19例,第2组检出先心病111例。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心病的检出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学伟;张炳文;刘生贵;郝维廷;佟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12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351例,按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76例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静滴,1次/d,对照组175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1次/d,疗程均为5 d。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9%和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与利巴韦林相比,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永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2011年收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6.0%,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常规化疗方案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方能够更好地控制肿瘤发展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树立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以及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仲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50例,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平喘、利尿、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硝普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6例(64%),好转7例(28%),治疗总有效率92%;对照组显效6例(24%),好转12例(48%),治疗总有效率7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治疗后LVEF、PA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硝普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深入研究利用。
作者:陈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5月-2013年9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给予西药和中医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因子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均下降,其中试验组各因子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减小,心输出量增加、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其中试验组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联合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可有效抑制炎性反应,改善患者心功能,今后可将其推广应用。
作者:朱晨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