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山;李超
目的:了解临安市中职师生进行心肺复苏(CPR)急救培训的效果。方法:采用理论与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332名师生进行CPR知识和技能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培训前师生普遍缺乏心肺复苏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理论知识合格率教师100%,学生73.7%。受训教师全部参加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77.4%,受训学生技能操作考核抽取100名参加,合格率76%。结论:培训可显著提高师生CPR理论知识,但是学生的合格率明显低于教师,学生还需强化急救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考核教师和学生合格率相差不大,总体上操作考核通过率不是很理想。因此,师生还需进一步加强模拟训练。
作者:冯秀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荔湾区4年间0~14岁儿童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儿童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防御措施。方法:对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0~14岁儿童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对报告的传染病进行分类,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从疾病构成、性别和年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荔湾区2010-2013年0~14岁儿童传染病共发生22种。其中甲类传染病0,乙类传染病累计315例,丙类传染病12592例。发生例数排名前4位的种类分别是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发病率4年位居第一,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做好荔湾区儿童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应加大以密切接触为传染途径的传染病预防宣传力度,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是防治重点,提高预防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对降低儿童传染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陈瑞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为临床诊断鼻咽癌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鼻咽癌患者153例,对其首次提示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VCA-IgA抗体检查10例,磁共振(MRI)检查15例,CT扫描23例,颈淋巴结活检6例,鼻内镜30例,鼻咽镜54例,PET/CT 5例。结论:鼻咽癌的首次提示辅助检查呈多样性,对明确诊断及尽早治疗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上官翰京;蔡成福;刘存山;骆献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本文就1例嗜铬细胞瘤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进行简单分析,以期望对临床诊断有所帮助。
作者:刘日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长效止痛剂在肛肠术后的应用。方法:对肛肠术后患者使用长效止痛剂,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6例出现排尿困难,无一例因术后疼痛难忍服用其他止痛药。结论:长效止痛剂术后止痛效果明显。
作者:王革;安桂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2例PNS患者的甲状腺素水平与12例正常对照组的甲状腺素水平相比较。结果:PNS组FT3、FT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S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可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对其检测有助于判断病情及预后。
作者:姜合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100 mg/d口服,法安明5000 U皮下注射,2次/d,连续治疗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尿激酶75万U+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30 min内滴完,1 h后同样剂量的尿激酶同样时间滴完,连续治疗2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E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治疗1 d、7 d和14 d,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0~60分1例,61~70分5例,71~80分10例,81~90分12例,91~100分12例;对照组0~60分12例,61~70分12例,71~80分5例,81~90分6例,91~100分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E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迮玉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工硬脑膜在颅脑创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颅脑损伤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在颅脑创伤手术过程中未使用人工硬脑膜,观察组在创伤手术过程中使用人工硬脑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后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中外伤性癫痫2例,脑膨出1例,皮下积液2例,无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现象;而对照组中颅内感染3例,脑脊液漏2例,外伤性癫痫和皮下积液8例,脑膨出6例。观察组的临床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工硬脑膜修补术对颅脑创伤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京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12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351例,按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76例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静滴,1次/d,对照组175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1次/d,疗程均为5 d。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9%和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与利巴韦林相比,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永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采取辛芩颗粒结合氯雷他定共同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变应性鼻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给予辛芩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辛芩颗粒结合氯雷他定共同治疗变应性鼻炎,能够使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不良反应较轻,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明敏;龚太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作业治疗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作业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30 d 后进行简式 Fugl-Meyer 运动功能、伸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运动功能、腕关节活动范围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能促进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改善。
作者:江容安;武永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晚期消化道肿瘤采取恩度结合化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3月-2013年4月收治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化疗,观察组采取恩度联合化疗,对两组药物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临床疾病控制率(76.31%)明显要比对照组(63.15%)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3例、胃肠道反应4例、心电图T波改变1例、早搏1例、血压升高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4例、胃肠道反应6例、心电图T波改变2例、早搏1例、血压升高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消化道肿瘤采取恩度联合化疗,可以使客观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沙建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供应室护士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着他们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之中,在操作过程中如不注意自我防护,很容易造成职业性危害,影响其身心健康。为了保证供应室护士的健康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作者:王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之后的生存率极低。本文分析放疗后存活6年的肺癌脑转移患者1例,探讨肺癌脑转移后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方式。
作者:朱怡瑄;黄子尊;陈斯彦;林建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16例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进行全程性总结,包括术前访视、皮肤护理、胃肠道准备、器械的准备,巡回护士实施安全有效的体位护理,以及器械护士术中密切配合。结果:16例直肠癌患者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7 h,术中出血200~500 mL,术中无相关护理并发症,术后2~3周出院。结论: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的手术切除范围大,治愈率高,容易达到根治目的,但手术的护理配合在整个手术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全面周到的手术室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周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5月-2013年9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给予西药和中医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因子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均下降,其中试验组各因子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减小,心输出量增加、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其中试验组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联合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可有效抑制炎性反应,改善患者心功能,今后可将其推广应用。
作者:朱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制度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手术室择期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均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部位、用药特点、输液管道、手术间和器械需求,利用不同颜色进行标签标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医生和患者满意度、护理风险事件差异。结果:观察组在物品准备、无菌操作、无菌物品管理和护理文书书写等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医生对两组的护理质量总满意度分别为94.1%和76.5%,患者对两组的护理质量总满意度分别为92.2%和75.0%,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差错率6.3%,对照组总差错率23.4%,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标识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效率,提高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并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加以应用。
作者:庞舜如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诊直视法气管插管对危重症的抢救方法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行急诊直视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9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诊直视法气管插管的插管成功率。结果:98例患者中,一次性插管成功96例,一次性插管成功率97.96%。插管时间40 s~10 min,平均(4.2±1.3)min。结论:对于危重症患者行急诊直视气管插管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顺畅,为患者提供生命支持,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李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麻醉管理在老年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2-12月收治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手术时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同时对患者的血糖、尿酮以及胰岛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所有患者均平稳度过手术,麻醉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通过使用胰岛素后,可将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10~12 mmol/L。手术的过程中未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高渗性非酮症性高血糖等并发症。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手术麻醉中采用硬膜外麻醉对于血糖水平的影响要小于全麻。
作者:王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儿科住院患儿8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2012年3-12月收集住院患儿79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护理;观察组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规范护理记录,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对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共发生不良事件3例,不良事件发生率0.36%,其中给药错误1例,管路脱落1例,意外伤害1例,患者满意771例,满意度94.0%;对照组共发生不良事件10例,不良事件发生率1.27%,其中给药错误3例,管路脱落2例,压疮2例,意外伤害3例,患者满意677例,满意度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明显降低儿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兆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