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边缘整塑蜡在全口义齿印模中的应用

齐万华

关键词:边缘整塑蜡, 全口义齿, 印模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边缘整塑蜡对全口个别托盘进行边缘整塑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全口无牙颌患者35例,利用边缘整塑蜡对其个别托盘进行边缘整塑后取终印模,并完成全口义齿修复。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标准的试排牙、调牙颌,经1个周的临床初戴,复诊均表示固位良好,咀嚼效率提高,面容、发音改善;仅有2例患者出现黏膜疼痛,经过调磨后症状消失。结论:利用边缘整塑蜡对全口个别托盘进行边缘整塑可以使全口印模更加准确,增强全口义齿的固位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雾霾天没太阳怎么补钙

    补钙离不开维生素D,这是因为维生素D在人体内可以促进小肠对食物中钙的吸收,同时可以促进骨骼中钙盐的沉积。如果仅仅补充钙剂而忽略了维生素D,那么体内的钙大多由于不能吸收和有效利用而对骨骼起不了作用。而获取维生素D,好的方法就是适当多晒太阳。因此,确实是只有多晒太阳才能更好地补钙。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急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记录临床观察护理的临床疗效。结果:80例患者中意识障碍42例(52.50%),其中重度昏迷33例(78.57%);体温升高36例(45.00%);血压高31例(38.75%);周围血象升高46例(57.50%);脑疝形成29例(36.25%)。80例患者在接受护理后,消化道出血状况发生了明显了改善,患者意识障碍、体温、高血压以及脑疝形成比明显降低。结论:临床上在护理急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时,通过有效的临床观察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护理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丽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产后访视模式探讨

    对产妇进行产后随访可促进子宫复旧,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效降低产妇产褥期发病率,防止产后并发症,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主要介绍了产后访视的具体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丁云燕;刘小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4年3月收治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神经系统药物抗抑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帕罗西汀20 mg/d治疗,4周1个疗程。治疗前后行HAMD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后,治疗组缓解抑郁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HAMD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结果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帕罗西汀应用于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理想药物。

    作者:韩永凯;李斯娜;张萍;王旭生;费鹏鸽;张帆;宋景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2010年1月-2014年5月收治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4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死亡2例,其余患者经过治疗,胸痛消失,呼吸困难缓解,各项检查指标明显改善。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误诊率和病死率高,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王卫华;董桂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肾切除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探讨

    目的:分析肾切除的原因,探讨预防或减少肾脏切除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6年肾切除病例394例。结果:上尿路结石并肾脏无功能170例(43.1%)。肾输尿管及其他部位肿瘤91例(23.1%)。泌尿系感染66例(16.8%)。肾损伤34例(8.6%)。先天性畸形33例(8.4%)。结论:加强人民群众的健康教育,有利于疾病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地处理,准确地评价肾功能,可有效减少肾脏切除或延缓肾切除。

    作者:邹志学;黄凯;何乐业;蒋志强;尹光明;戴英波;曾青;范祚卿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辛伐他汀和缬沙坦联合应用在高血压合并高血脂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和缬沙坦联合应用在高血压合并高血脂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和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血压和血脂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大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脂水平改变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结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卢婉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脑钠钛对新生儿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脑钠钛(BNP)在新生儿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新生儿心力衰竭患儿3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住院的非新生儿心力衰竭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抽取空腹血液,分离出血清,于2 h 内检测 BNP 和 CK-MB 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 BNP(23940±9725)μ g/L, CK-MB(22.9±12.3)ng/L;治疗后 BNP(2500±1001)μg/L,CK-MB(15.4±7.4)ng/L。对照组治疗前 BNP(2131±1229)μg/L,CK-MB(10.3±3.6)ng/L;治疗后BNP(1832±977)μg/L,CK-MB(9.8±3.4)ng/L。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可以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心力衰竭的重要指标。

    作者:章蔚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根据《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入院后在常规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云南白药联合凝血酶治疗,观察组给予云南白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独应用云南白药与应用凝血酶联合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无显著差异。

    作者:赵丽静;张媛;付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居民为健康教育对象,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结果: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形式,积极参加并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的社区居民,在维护健康、预防疾病、自我诊断方面的能力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使社区居民建立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增强了自我照顾能力,提高了生活和生命质量。

    作者:王巧慧;张芳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彩超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病程分期在鉴别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研究

    目的:研究彩超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病程分期在鉴别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8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方式,对患者治疗进行动态的观察与分析。结果:按照88例患者的声像图变化,可以把病程分成3期来研究,分别是急性、中期与恢复期,分析了不同病程时期的声像图变化。结论:应用彩超检查既能为亚急性甲状腺炎进行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还可以按照患者不同声像图作出不同病程的分期,指导患者及时进行临床治疗和终止治疗,避免患者病情的反复发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孝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在低危孕妇正常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在低危孕妇正常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初产妇1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接生技术分娩,观察组采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情况、产程时间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29.17%,对照组51.0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Ⅰ度裂伤率高于对照组,Ⅱ度裂伤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危孕妇正常分娩中采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可降低会阴侧切率,提高分娩舒适度,降低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房颤动合并脑栓塞患者的急性期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心房颤动合并脑栓塞患者的急性期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2013年8月-2014年9月收治心房颤动合并脑栓塞患者90例,男58例,女32例,年龄46~79岁,平均63.3岁,所有患者均给予稳定血压,改善脑循环、抗自由基等治疗。在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加强常规护理、加强护理观察、及时书写护理记录、制定详细的宣教及康复方案等。结果:本组90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治愈33例,治愈率36.7%,显著进步27例(30.0%),进步27例(30.0%),无效2例(2.2%),死亡1例(1.1%),总有效率96.7%。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加强常规护理、加强护理观察、及时书写护理记录、制定详细的宣教及康复方案可明显提高心房颤动合并脑栓塞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杨学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和疗效。方法: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MP感染诱发哮喘患儿42例作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非MP感染诱发哮喘患儿38例作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的发热、咳嗽、喘息控制、肺部炎症,以及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在发热、咳嗽、喘息控制、肺部炎症以及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小儿哮喘比较,MP感染诱发哮喘的临床特征具有显著差异,采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以及大环类酯类抗生素联合吸入治疗可提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疗效。

    作者:俞国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大S拉钩在新式剖宫产中助娩胎头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大“S”拉钩助娩胎头在新式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2010年4月-2014年1月收治剖宫产术患者356例。按随机量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89例使用大“S”拉钩辅助胎头娩出,对照组167例徒手牵拉胎头娩出。结果:观察组胎头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大“S”拉钩助娩胎头,能有效避免子宫切口撕裂,明显缩短胎头娩出时间,减少母婴并发症,简单、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毛秀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宫腔镜处理节育环嵌顿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取器困难宫腔镜下取出节育器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宫腔镜下成功取出IUD的取器困难患者60例,分析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在我院行宫腔镜下取环均成功,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宫腔镜下取环有明显优势,对临床上节育环嵌顿有一定价值。

    作者:齐义元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COPD患者抑郁状况的调查与护理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COPD患者的抑郁状况,探讨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近2年来60岁以上住院老年 COPD 患者240例,应用 Williamwk Zung 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制问卷进行调查评估。结果:52例患者抑郁,其发生率21.67%。结论:采取心身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魏继武;马艳华;冯蕊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地佐辛用于骨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地佐辛用于骨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骨科手术老年患者64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分别给予舒芬太尼、地佐辛用于术后自控静脉镇痛,观察两组镇痛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以及VAS评分有所差异,但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方案中,地佐辛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适用于高龄手术人群,可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红;肖红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阴道后壁改良桥式修补术28例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自身膨出的阴道后壁作为桥进行后壁膨出修补术,同时小荷包加固膨出的直肠,并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阴道后壁膨出患者28例,采用改良桥式修补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随访情况,客观评价手术效果。结果:2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3.16±5.32)min,手术出血量(8.18±4.16)mL,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BP点均位于(-2.6±0.4)cm,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随访1,3,6个月排尿、排便正常,无便秘症状出现,无一例复发。结论:改良桥式修补术治疗阴道后壁膨出安全,有效,简便及经济,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价廉易行、不易复发的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激光穴位疗法配合丹栀逍遥散治疗胃痛9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激光穴位疗法配合丹栀逍遥散治疗胃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胃痛患者96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激光穴位疗法配合丹栀逍遥散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8.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P<0.05)。结论:采用激光穴位疗法配合丹栀逍遥散治疗胃痛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华锋;于亚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