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王丽平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 消化道出血, 临床观察,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急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记录临床观察护理的临床疗效。结果:80例患者中意识障碍42例(52.50%),其中重度昏迷33例(78.57%);体温升高36例(45.00%);血压高31例(38.75%);周围血象升高46例(57.50%);脑疝形成29例(36.25%)。80例患者在接受护理后,消化道出血状况发生了明显了改善,患者意识障碍、体温、高血压以及脑疝形成比明显降低。结论:临床上在护理急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时,通过有效的临床观察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护理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足下肢动脉血管成像和血管内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下肢动脉血管的DSA影像特征和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为糖尿病足临床介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7例糖尿病足的下肢动脉行DSA血管造影,证实全部患肢的供血动脉显示血管不同程度的狭窄、闭塞性病变。根据下肢动脉血管狭窄程度依次采用以下介入治疗方法:血管内抗凝溶栓治疗;靶血管内球囊扩张术(PTA);靶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留置造影导管后,经导管注入尿激酶(万 U):肝素钠(mg):NS(mL)为1:1:1的抗凝溶栓溶液,用量2.0 mL/h,用微量泵维持5 d左右。结果:靶血管周围侧枝血管明显增多,占全组病例的100%,狭窄段血管腔较前扩张占70.3%,闭塞段血管重新开通占60.5%。0~Ⅱ级病足溃疡面愈合,Ⅲ~Ⅳ级病足溃疡面干燥、缩小、周围炎症消退。结论:DSA 血管造影可以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程度、范围。介入治疗能改善患足的血供,从而预防控制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世兴;娄雪磊;吴焕卿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Laceback在MBT矫治技术中的临床疗效

    直丝弓矫治器由于预置了尖牙托槽的倾斜度,在初期的牙列排齐整平阶段常常出现前牙唇倾而变相导致后牙支抗丢失。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MBT 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提倡在排齐整平阶段应用尖牙向后“8”字结扎即Laceback技术和弓丝末端回弯来预防前牙的唇倾,同时远中移动尖牙尽快解除前牙拥挤。近年来临床上对Laceback的作用与效果进行了一些初步研究,本文就Laceback及其相关研究作如下综述。

    作者:李锦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彩超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病程分期在鉴别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研究

    目的:研究彩超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病程分期在鉴别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8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方式,对患者治疗进行动态的观察与分析。结果:按照88例患者的声像图变化,可以把病程分成3期来研究,分别是急性、中期与恢复期,分析了不同病程时期的声像图变化。结论:应用彩超检查既能为亚急性甲状腺炎进行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还可以按照患者不同声像图作出不同病程的分期,指导患者及时进行临床治疗和终止治疗,避免患者病情的反复发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孝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病灶清除配合持续负压封闭式引流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临床疗效探析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配合持续负压封闭式引流(VSD)对胫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成持续负压封闭式引流术组(A组,n=19)和传统对照组(B组, n=16)两组。术后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比对两组患者治愈率、复发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记录其各项治疗指标差异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总治疗费用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时间(29.4±3.8)d低于 B 组(41.5±4.8)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过程中,A 组均无一例出现引流管阻塞及脱管情况发生,B组发生率则分别为31.3%和18.8%,明显高于A组(P<0.05);治疗后A组治愈19例(100.0%),明显高于B组的10例(62.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为期12个月的随访途中,A 组复发0例,复发率低于 B 组的37.5%(P<0.05)。结论:对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予以病灶清除联合VSD方案,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ACS患者不同冠脉入径的PCI术后并发症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采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入径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操作难易程度、术后并发症及患者的舒适程度。方法:选择诊断为ACS并且符合PCI指征已行PCI患者112例,其中桡动脉组59例,股动脉组53例,比较两组手术入径的穿刺成功率、介入治疗术中操作的难易、PCI完成情况、术后局部血管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舒适程度。结果:经桡动脉入径的PCI与经股动脉入径的PCI术后患者的舒适程度(失眠、腰酸背痛、肢体疼痛)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入径的PCI患者舒适程度要高于经股动脉入径。虽然两者在穿刺失败率、术中障碍、手术失败率及穿刺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就临床意义而言,经桡动脉入径的PCI的血管穿刺并发症低于经股动脉入径者,桡动脉的穿刺失败、术中障碍及手术失败的发生率均高于股动脉组。结论:经桡动脉入径的PCI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舒适程度,并且可以减少血管并发症、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安全性较股动脉入径高,但是其穿刺失败、术中障碍及PCI失败发生率较高,手术操作难度高于股动脉入径。

    作者:钟慧妮;徐丹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温阳和营凉血活血法治疗慢性斑块银屑病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温阳和营凉血活血法治疗慢性斑块银屑病的价值。方法:2013年1-12月收治慢性斑块银屑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外用药膏加温阳和营凉血活血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外用药膏加凉血活血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PASI评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在PASI评分、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阳和营凉血活血法治疗慢性斑块银屑病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峰;左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2010年1月-2014年5月收治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4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死亡2例,其余患者经过治疗,胸痛消失,呼吸困难缓解,各项检查指标明显改善。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误诊率和病死率高,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王卫华;董桂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边缘整塑蜡在全口义齿印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利用边缘整塑蜡对全口个别托盘进行边缘整塑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全口无牙颌患者35例,利用边缘整塑蜡对其个别托盘进行边缘整塑后取终印模,并完成全口义齿修复。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标准的试排牙、调牙颌,经1个周的临床初戴,复诊均表示固位良好,咀嚼效率提高,面容、发音改善;仅有2例患者出现黏膜疼痛,经过调磨后症状消失。结论:利用边缘整塑蜡对全口个别托盘进行边缘整塑可以使全口印模更加准确,增强全口义齿的固位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齐万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帕罗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首发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口服治疗,起始剂量10 mg/d,然后于1周内增加至30 mg/d。观察组给予文拉法辛治疗,起始治疗剂量75 mg/d,然后于1周内增加至225 mg/d,两组均治疗6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和SDSS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6周观察组明显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21例(痊愈率70.0%),显效3例,好转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痊愈12例(痊愈率40.0%),显效9例,好转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与文拉法辛均为治疗首发抑郁症的有效药物,但是文拉法辛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更好、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建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胸部CT对于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胸部CT对于肺结核诊断的价值。方法:本文收集近5年来经过治疗确诊的患者133例,同时具有确诊及复查的CT照片。结果:CT正确诊断121例,误诊12例,诊断正确率高达90.7%。结论:胸部CT诊断肺结核有很高价值,优势在于确定病变有无、病变范围形态、结核分型、肺部并发症、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对于个别诊断不明确的病例要密切结合病史、实验性治疗、随访观察,争取做到早确诊、早治疗。

    作者:张允;高敏;熊鹏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肝脓肿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目的:提高对肝脓肿螺旋 CT 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征象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方法:20例经临床确诊患者,全部行螺旋 CT 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分析其 CT 表现。结果:单发病灶15例,多发病灶 5例。位于肝右叶12例,位于肝左叶5例,肝左右叶同时累及3例。典型肝脓肿表现为中央均匀液化坏死区、边缘有“双靶征”、病灶内有积气等CT表现。结论: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的特征性表现,对肝脓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董利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4月-2014年4月收治子宫腺肌症患者126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对照组与比较组,每组63例,对照组应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局灶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术后6个月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比较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比较组各症状比例均小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6个月两组症状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局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获得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高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阴道后壁改良桥式修补术28例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自身膨出的阴道后壁作为桥进行后壁膨出修补术,同时小荷包加固膨出的直肠,并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阴道后壁膨出患者28例,采用改良桥式修补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随访情况,客观评价手术效果。结果:2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3.16±5.32)min,手术出血量(8.18±4.16)mL,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BP点均位于(-2.6±0.4)cm,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随访1,3,6个月排尿、排便正常,无便秘症状出现,无一例复发。结论:改良桥式修补术治疗阴道后壁膨出安全,有效,简便及经济,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价廉易行、不易复发的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吉化社区中老年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发病率调查

    目的:调查吉林市吉化社区中老年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ate Onset of Hypogonadism,LOH)患病率状况。方法:2013年7月-2014年11月对40~70岁中老年男性632例进行中老年男子症状(AMS)和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调查,同时测定血清中总睾酮(TT)水平。结果:AMS筛查LOH的阳性率63.13%,ED阳性率76.50%。睾酮(TT)水平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林市吉化社区中老年男性 LOH 筛查阳性率较国内其他报道高,ED发生率与其他报道的结果相近。

    作者:鞠长亮;孙贵洋;刘晓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术治疗尖锐湿疣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尖锐湿疣是一种传播性疾病,应当加强性病的宣传教育,对其发展和蔓延进行控制。治疗过程中本病的护理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23例病例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治疗,患者避免了再次感染疣体,从而减少了疾病传播的几率。

    作者:朱衡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健康教育;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评定药物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对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有利于患者治疗与康复。

    作者:孙炤;程亚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干休所糖尿病患者保健管理探讨

    本文通过管理模式、管理措施、管理目标3个方面探讨干休所糖尿病患者的保健管理,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和疾病控制,大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作者:蔡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大肠癌48例临床诊治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大肠癌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收治大肠癌患者4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肠管切除长度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等相关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近远期生存时间和术后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小于开腹手术组。肠管切除长度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等相关情况,近、远期生存率及术后复发率与开腹手术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对大肠癌采用腹腔镜手术相比传统手术具有创伤小、愈合快等优点,且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大肠癌近期疗效优势明显,远期疗效相当。

    作者:罗志荣;谢楠;李春满;唐波;朱磊;王军;李启忠;付必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钩藤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建立测定钩藤总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钩藤总生物碱提取物中的钩藤总生物碱含量。采用高效色谱法测定钩藤总生物碱提取物中的钩藤碱含量。结果:钩藤碱的进样量0.168~0.840μg,其峰面积与进样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98.98%,RSD=1.31(n=5)。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钩藤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许家洁;于江波;徐军;仲崇琳;杨美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大S拉钩在新式剖宫产中助娩胎头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大“S”拉钩助娩胎头在新式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2010年4月-2014年1月收治剖宫产术患者356例。按随机量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89例使用大“S”拉钩辅助胎头娩出,对照组167例徒手牵拉胎头娩出。结果:观察组胎头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大“S”拉钩助娩胎头,能有效避免子宫切口撕裂,明显缩短胎头娩出时间,减少母婴并发症,简单、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毛秀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