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访视模式探讨

丁云燕;刘小英

关键词:产后访视, 模式, 效益
摘要:对产妇进行产后随访可促进子宫复旧,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效降低产妇产褥期发病率,防止产后并发症,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主要介绍了产后访视的具体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治疗尖锐湿疣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尖锐湿疣是一种传播性疾病,应当加强性病的宣传教育,对其发展和蔓延进行控制。治疗过程中本病的护理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23例病例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治疗,患者避免了再次感染疣体,从而减少了疾病传播的几率。

    作者:朱衡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192例的心理干预分析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干预研究,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方法:2010年12月-2014年11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92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以疾病为中心的糖尿病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治疗。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存质量上表现出多个方面均受损;社会支持低。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和中医治疗是主要的心理干预技术。

    作者:时晓莉;牟清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微创稳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及术中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稳定系统(LISS)治疗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并分析术中相关因素。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骨折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股骨远端或胫骨近端LISS,对照组行解剖钢板内固治疗。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X线片检查,术后对其伤口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追踪记录。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及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骨折患者的HSS评分(87.2±2.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1.3±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SS钢板设计独特,能有效保护骨膜及其骨折部位的血运,操作简便、术中出血量少,并能促进骨折愈合及膝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其作为一种全新的内固定器设计理念,医护人员要加强理念理解、了解术中相关因素并熟练掌握术中操作程序。

    作者:任爱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产前超声对双胎输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双胎输血综合征的超声诊断声像图特点,评价产前超声检查对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的价值。方法:收治超声拟诊为TTTS的16对双胞胎,总结对比其超声声像图特征,随访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其生后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根据TTTS的超声特征,对TTTS的超声诊断准确率88.9%。结论:超声产前诊断TTTS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出早期诊断,并指导临床进行有效的宫内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惠华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消渴丸和格列本脲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消渴丸和格列本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2012年7-12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用格列本脲和拜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用消渴丸和拜阿司匹林治疗,检测末梢血糖、尿糖、尿酮体、尿蛋白和血象。结果:治疗组中糖尿病症状明显改善28例,有效率56%;对照组改善41例,有效率82%。结论:中西药有机结合的药物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比单纯使用西药格列本脲安全性更好,更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稳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施向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阴道子宫切除与经腹子宫切除术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44例,经腹子宫切除术36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经腹子宫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后肛门排气早、恢复快的,具有微创手术的特点。

    作者:卢玉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及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感觉(89.36±5.37)分、躯体感觉(83.67±6.68)分、睡眠状态(88.45±6.43)分、生活满足感(91.81±5.49)分、认知功能(88.64±5.52)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舒张压(83.28±10.26) mmHg、收缩压(128.89±10.25)mmHg,均优于护理前(t=8.9181、15.1444,P<0.05)及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控制其血压,更能改善其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丽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氧疗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的影响

    目的:总结氧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情况。方法:2013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稳定期COPD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氧疗,氧气流量控制在2 L/min,连续氧疗10 h,每天坚持氧疗1次。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MEF 和 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aO2和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控制12例,显效21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对照组临床控制4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增加氧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提高血氧饱和度,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淑梅;徐喜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家庭医生制团队参与糖尿病前期患者管理的研究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制服务在糖尿病前期患者社区管理中的效果。方法:以社区内诊断为糖尿病前期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与家庭医生签约,有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参与进行社区管理和综合干预,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主要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参与管理及干预2年,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及主要临床指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和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TG、LDL)干预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参与管理和进行综合干预,能提高糖尿病前期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有效改善血糖、血脂代谢的效果,值得在社区内积极开展与推广。

    作者:朱秀国;徐先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前交叉韧带撕裂的MRI影像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撕裂的 MRI 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观察膝关节损伤患者的MRI图像特征50例,对比关节镜所见,分析ACL撕裂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结果:MRI诊断ACL撕裂32例,正常18例,灵敏度87.53%,特异度94.44%,阳性似然比15.63,阴性似然比0.132。结论:ACL连续性中断、走行异常及信号异常作为MRI诊断的直接征象,辅以间接征象,能准确地对前交叉韧带的撕裂作出诊断。

    作者:宋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病血液病骨髓检查及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病血液病骨髓检查结果。方法:2012年6月-2014年1月收治首次骨髓涂片干抽或稀释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 B65-01型骨髓活检针,抽取骨髓涂片0.2 cm,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38例骨髓活检中,33例(确诊率86.8%)患者已经得到明确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16例,骨髓转移性肿瘤5例,骨髓增殖性疾病5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自身免疫性疾病1例,继发性骨髓纤维化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诊断不明15例。结论:骨髓活检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与组织学形态检查等,可以使老年血液病的确诊率得到显著提高,终为临床治疗提供具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东艳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盆腔肿块51例误诊分析

    目的:分析盆腔肿块误诊原因及鉴别诊断。方法:收治女性盆腔肿块患者误诊病例51例,对其临床表现、B超检查结果及终诊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陈旧性宫外孕、盆腔腹膜结核、阔韧带肿瘤、盆腔脓肿、阑尾周围脓肿在辅助检查及入院临床表现中均存在一定误诊率。结论:对少见病认识不够,症状不典型,病史询问不详细,诊断思路受限,临床表现类似等原因造成盆腔肿块误诊,应有所加强以不断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作者:徐晓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Laceback在MBT矫治技术中的临床疗效

    直丝弓矫治器由于预置了尖牙托槽的倾斜度,在初期的牙列排齐整平阶段常常出现前牙唇倾而变相导致后牙支抗丢失。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MBT 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提倡在排齐整平阶段应用尖牙向后“8”字结扎即Laceback技术和弓丝末端回弯来预防前牙的唇倾,同时远中移动尖牙尽快解除前牙拥挤。近年来临床上对Laceback的作用与效果进行了一些初步研究,本文就Laceback及其相关研究作如下综述。

    作者:李锦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术室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试验组接受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和手术安全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患者接受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患者手术满意度的提高,保证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路桂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9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42%,低于对照组38.30%;研究组 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苏金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长春西汀与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眩晕的疗效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与奥扎格雷注射液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眩晕疗效。方法:入选患者70例,经TCD证实均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治疗组35例常规治疗给予长春西汀20 mg与奥扎格雷注射液40 mg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和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血栓通注射液3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10 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57%,显效率68.5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与奥扎格雷注射液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眩晕疗效好,起效快,值得推广。

    作者:丁文东;丁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2010年1月-2014年5月收治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4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死亡2例,其余患者经过治疗,胸痛消失,呼吸困难缓解,各项检查指标明显改善。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误诊率和病死率高,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王卫华;董桂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房颤动合并脑栓塞患者的急性期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心房颤动合并脑栓塞患者的急性期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2013年8月-2014年9月收治心房颤动合并脑栓塞患者90例,男58例,女32例,年龄46~79岁,平均63.3岁,所有患者均给予稳定血压,改善脑循环、抗自由基等治疗。在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加强常规护理、加强护理观察、及时书写护理记录、制定详细的宣教及康复方案等。结果:本组90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治愈33例,治愈率36.7%,显著进步27例(30.0%),进步27例(30.0%),无效2例(2.2%),死亡1例(1.1%),总有效率96.7%。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加强常规护理、加强护理观察、及时书写护理记录、制定详细的宣教及康复方案可明显提高心房颤动合并脑栓塞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杨学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性化理念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渗透

    目的:探讨人性化理念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渗透。贯彻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全面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水平。方法:120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试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护理中渗透人性化理念有利于临床疗效的发挥,深受患者及其家属欢迎,并有效地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作者:杨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自拟苍耳子散合桑菊饮加减治疗鼻窦炎200例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自拟苍耳子散合桑菊饮加减治疗鼻窦炎临床疗效。方法:2003-2013年收治鼻窦炎患者4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治疗组用自拟苍耳子散合桑菊饮加减治疗鼻窦炎,自拟基本方(桑叶、菊花、二花、连翘、鱼腥草、薏苡仁、桑白皮、杏仁、桔梗、苍耳子、辛夷、白芷、川芎、黄芩、全蝎、藿香、生甘草)。对照组用西药和中药鼻炎康4片,3次/d、维生素C 0.2,3次/d、阿莫西林胶囊0.75 g,3次/d,口服。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9%,对照组总有效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苍耳子散合桑菊饮加减治疗鼻窦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维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