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莲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65例行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在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护理满意度为96.97%,对照组分别为25.00%、78.1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围术期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肯定,可减少其并发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文如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医活血化瘀疗法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观察组使用活血化瘀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月经改善情况、子宫肌瘤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使用中医活血化瘀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吴珂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颌面淋巴管瘤患者行平阳霉素局部注射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7例颌面部淋巴管瘤患者,对其实施局部平阳霉素注射,待瘤体显著缩小后行手术切除,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3%,治愈率为88.9%。2例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经过辅料更换并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后恢复良好;1例患者出现发热症状,治疗后缓解。结论颌面淋巴管瘤患者行平阳霉素局部注射联合手术治疗具有较低的手术风险,术中出血量较少,且使治愈率有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林枫;于晓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总结糖尿病合并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措施并观察其效果。方法86例糖尿病合并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糖尿病合并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金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法在尿液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0例住院患者的尿检资料,对用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以及尿沉淀镜检的检验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微镜红细胞阴性率均高于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查白细胞阴性率低于显微镜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查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以将仪器法检查与显微镜法相结合,降低检验的误差率,提高尿液分析的检验质量,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万东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红霉素、利巴韦林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红霉素、利巴韦林联合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利巴韦林联合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与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相同,但相较于后者而言,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更利于患儿康复,对减少静脉使用激素类药物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钱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7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n=32)和中西医结合组(n=45)。西医组采取单纯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西医组总有效率为75%,中西医结合组为9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33,P<0.05);西医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4±3.2)d,长于中西医结合组的(10.1±2.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85,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治疗效果明显,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囊胚培养与囊胚移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因单纯输卵管因素及男性因素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326例进行囊胚培养与囊胚移植,比较卵裂期胚胎质量对囊胚形成率的影响关系,同时选取该期间因单纯输卵管因素及男性因素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267例进行卵裂期胚胎移植,比较囊胚移植组和卵裂期移植组的妊娠率和着床率。结果研究中的326例患者共1258个胚胎进行了囊胚培养,共获取了535个囊胚,囊胚形成率为40.22%,Ⅰ~Ⅱ级胚胎组与Ⅲ~Ⅳ级胚胎组的囊胚形成率和第5天囊胚形成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胚移植组和卵裂期移植组妊娠率和着床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研究发现囊胚移植可以提高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并且有效避免多胎妊娠的发生,同时还能够尽自身大限度对胚胎进行利用。
作者:张雪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48例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肾动脉峰值流速(PSV)、腹主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AR)、叶间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IR)及叶间动脉加速时间(AT),对比不同程度的肾动脉狭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参数。结果48例患者共检测96条肾动脉,肾动脉狭窄<50%占66.7%,狭窄在50%~69%占19.8%,狭窄>70%占13.5%,并且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加, PSV、RAR、RIR、AT值也变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早期筛查及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及时确定治疗方案,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东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五神汤加减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慢性骨髓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70例)与研究组(5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五神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3.45%)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神汤加减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广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在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68例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临床分别给予其利培酮和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为(56.2±5.1)分,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PANSS评分为(72.3±8.5)分,治疗总有效率为82.4%,两组患者PANSS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精神分裂症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其PANSS评分,且用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予春;李秀坤;冯砚国;张志英;程德君;张志勇;杜云红;孙臻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50例脑出血患者,从引流管、消化道、病情观察等多方面对其实施综合护理,观察其护理疗效。结果50例患者经综合护理后,优良率为92%。结论综合护理措施是保证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提升其生存质量。
作者:汤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加减内服联合熏蒸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80例滑膜炎患者,采用当归拈痛汤加减内服联合熏蒸治疗,观察疗效。结果280例患者中治愈150例,显效80例,好转4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6.4%。结论采用当归拈痛汤加减内服联合熏蒸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疗效良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立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脑性瘫痪合并语言障碍患儿小组语言训练的疗效。方法92例脑性瘫痪合并语言障碍患儿,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用小组语言训练;对照组则一对一进行语言训练,持续6个月后,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构音障碍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组语言训练能够提高脑性瘫痪合并语言障碍患儿的语言能力发育,与一对一语言训练效果相似,应用方便,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崔喜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护理效果。方法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雾化吸入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并实施针对氧驱动雾化吸入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评定两组疗效,调查患儿及家属对氧驱动雾化吸入中的护理措施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红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当前社会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乳腺癌筛查有助于发现和预防乳腺癌,国内外目前主要筛查技术有临床乳腺检查、乳腺X 线、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成像、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等,本文对乳腺癌筛查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为女性乳腺癌筛查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蔡卓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创建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00例患儿从制定儿科护理政策、培养高素质护理团队以及具体护理方法三方面入手创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2013年实施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记录实施前后给药错误率、患儿坠床发生率并调查家属和患儿对于护理的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后,患方总体满意度为95.3%,较之实施之前的90.0%明显提高,且给药错误率以及坠床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在促进儿科医护水平发展的同时还能提高患方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琳;翟晓楠;马新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对左室射血分数的改善作用。方法7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左西孟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时加用左西孟旦对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观察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气指标氧分压(PO2)(8.4±1.4)kPa、血氧饱和度(SpO2)(91.8±7.2)%,高于对照组的(7.6±1.5)kPa、(86.2±8.4)%,二氧化碳分压(PCO2)(5.8±0.9)kPa低于对照组(6.3±1.2)kPa,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结果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2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能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血气相关指标,减少治疗不良反应症状和死亡的风险,综合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法联合针灸治疗进展型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进展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益气化瘀通络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10.2±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1±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益气化瘀法联合针灸治疗进展型脑卒中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二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