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颖
目的:评价B超筛查在女性绝经后妇科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阴道B超检查的985例绝经后的女性,依据年龄分布,分为51~60岁组(580例)、61~70岁组(320例)和≥71岁组(85例)三个年龄组。所有受检者均采用阴道B超的方式进行检查。结果51~60岁年龄组子宫肌瘤和附件包块的发病率明显高于61~70岁和≥71岁两个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6, P=0.041;χ2=8.317, P=0.016);而在卵巢癌方面,≥71岁年龄组的发病率明显高于51~60岁和61~70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5, P=0.032);在宫腔分离方面,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宫肌瘤和附件包块的的发生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卵巢癌的发病率则呈现上升趋势,绝经后女性进行相关的阴道B超筛查,能有效提高妇科疾病的检出率。
作者:姚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柴朴颗粒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难治性哮喘患者7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予以柴朴颗粒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免疫球蛋白E(LgE)细胞因子以及血浆皮质醇、IFN-γ的含量进行测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LgE含量明显比对照组下降幅度显著,血浆皮质醇、IFN-γ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朴颗粒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难治性哮喘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孙振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120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将行一期根治术治疗的70例作为治疗组;将单纯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的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平均临床愈合时间(11.2±3.1)d低于对照组(17.3±2.5)d;治疗组肛瘘发生率(4.29%)低于对照组(16.00%);治疗组临床治愈率(91.43%)高于对照组(66.0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霄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80例流浪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对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CL-90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明显改善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莫扬华;李雪晶;傅春恋;何汝冰;蔡燕玉;莫婷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出诊急救的55例AMI患者为院前急救组,家属或同事自行送院的50例AMI患者为自行送院组,分析院前急救对AMI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院前急救组比自行送院组明显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显著降低AMI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率及AMI患者死亡率,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可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AMI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杨亚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管性危险因素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无认知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年龄段患者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梗死部位、损伤半球及梗死面积,均根据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70~79岁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腔隙性梗死面积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双侧半球损伤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底节损伤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大、腔隙性梗死、双侧半球损伤、基底节部位损伤等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值得借鉴。
作者:刘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5例急腹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122例采用传统的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组患者123例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时间、诊断时间、诊断符合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查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诊断时间短于对照组,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检查时所耗费的时间稍长但是能够更快、更准确的诊断出患者的病情,因此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儿科护理过程会出现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寻找解决的方法,对其进行干预。方法120例儿科护理患儿进行了不安全因素分析,将患儿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儿通过其常规护理来分析不安全因素,采取干预的方式,对照组仅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儿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患儿及家长的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以及沟通因素、疾病本身的因素等。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儿童护理中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加强整体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为了让临床儿科护理更加的安全可靠,需要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积极的干预,避免其发生,有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
作者:魏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评定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经验。方法8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氯氮平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氯氮平治疗,连续治疗2年,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对患者进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三项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因素评分逐渐升高,且阿立哌唑组患者各项评分显著优于氯氮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氯氮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明显的疗效,且阿立哌唑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氯氮平,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伟容;李立群;陈钊;刘艳萍;农惠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卡式配血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并指导临床安全用血。方法对327例需要输血的患者进行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327例患者中,发生凝集的有13例,其中因红细胞浓度过高而凝集的有3例,因纤维蛋白影响的有2例,因疾病因素发生凝集的有7例,因冷凝集的有1例。结论卡式配血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在临床输血工作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治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及hs-CRP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8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4例,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对照组92例,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1次,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扩冠、控制血压及血糖等治疗。观察12周,监测血浆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s-CRP,并观察转氨酶及肌酸激酶的变化。结果观察组12周后的血浆TC、LDL-C、hs-CRP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酸激酶及转氨酶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有更强调脂抗炎作用。
作者:王阳;王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应用于乳腺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100例乳腺疾病患者,均采用乳腺超声以及钼靶线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72例为良性病变,28例为恶性病变,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9.00%,显著高于钼靶X线的7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超声检查对乳腺疾病的诊断较为准确,联合钼靶X线检查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振兴;李凤谊;梁理娟;蒙万添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儿科病房的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体会。方法对1~3岁199例住院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对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结果经过总结归纳,在临床中应用静脉留置针能够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延长留置时间,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也给予了肯定。199例患儿中,188例对效果满意,满意度为94.5%。结论静脉留置针能够避免患儿多次穿刺,护理人员工作量有所减少,家长也不会过度焦虑,临床用药快速便捷。
作者:潘文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诊断儿童急性肠梗阻时使用超声和腹部X射线平片的临床价值进行比较分析。方法80例急性肠梗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超声和腹部X射线平片检查,在治疗后根据治疗结果对两种方法的检查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7.5%,腹部X射线平片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82.5%,超声检查准确率显著高于腹部X射线平片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腹部X射线平片对儿童急性肠梗阻的诊断灵敏度较差,特异性较低,而超声检查准确度高,对肠梗阻发生位置与发生原因判断更为准确,更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李超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具体治疗效果。方法100例入妇产科接受慢性盆腔炎治疗的患者,依照具体的治疗方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治疗组患者使用中药内服外洗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使用西药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两组对比,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成本低、副作用小,相比西药治疗临床有效性更高,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可优先选择。
作者:马宏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儿童屈光性弱视是一种儿童视觉发育期间,多种原因导致的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导致视觉系统发育异常的疾病。儿童弱视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十分重要,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弱视取得较大的进展,结合大量的文献分析和临床病例观察,作者采用黄芪注射液眼部离子导入疗法治疗儿童屈光性弱视100例(197眼),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静;鞠胜;褚慧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组语言训练在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中的疗效。方法接受语言训练治疗的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一对一的语言训练方法,观察组实施小组语言训练方法。评定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中错误类型置换歪曲22例、错误部位舌尖舌面19例、错误部位舌根10例、舌左右运动障碍11例、舌上抬障碍15例。对照组患者中错误类型置换歪曲21例、错误部位舌尖舌面20例、错误部位舌根11例、舌左右运动障碍10例、舌上抬障碍1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构音障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效16例、有效11例、3例无效)为9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显效16例、有效12例、2例无效)为9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组语言训练在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中的疗效和一对一的语言训练效果相当,值得借鉴。
作者:万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型与临床特征。方法对6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发病部位、治疗方法及结果、随访结果、免疫组化表型等,将上述资料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发病部位为外上象限所占比例高达50.00%(P<0.05);均给予乳腺癌根治术并实施术后化学药物辅助治疗;5年无病生存率(83.33%)与死亡率(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表型(P<0.05)。结论乳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型特点为ER、PR、Her-2受体三阴性表达,患者经临床对症治疗后可获得满意疗效及预后,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乳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特点,降低误诊、漏诊记录使患者获得及时救治。
作者:户庄;马明德;周振宇;常亮;田艳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生活习惯与自我效能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出现时间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糖尿病控制自我效能量表与生活习惯问卷调查,以方便抽样法对85例40~70岁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习惯与自我效能不够理想。生活习惯、自我效能控制与糖尿病发生并发症时间呈负相关。结论在临床实践中必须注重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习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采用各种方法调动患者的自身潜能,延缓并发症出现的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文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6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本组优10例,良6例,优良率100%。结论构成肩前后肌肉-关节囊壁的肌肉获得平衡的前提下,才能治愈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作者:李双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