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
目的:探讨地奥心血康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加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心绞痛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奥心血康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极为显著,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药剂科规范医院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的作用及必要性。方法本院药剂科2012年开始启用了药剂科规范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模式,抽取2011年来本院就诊的肿瘤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2102年就诊的肿瘤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应用抗肿瘤药物(2.0±0.5)类,药物费用(27671.1±3159.0)元,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5.6±3.8)%,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药剂科实施对抗肿瘤药物的安全管理对临床用药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能明显降低抗肿瘤药物应用种类,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俊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前,肿瘤生物治疗是相继手术、放疗以及化疗传统的手段以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的相关模式,国际新研制的自体高效CIK细胞免疫治疗技术,主要是在体外活化和扩增患者或供者免疫细胞回输机体后,以期达到利于杀灭肿瘤的免疫平衡状态,通过与手术、放化疗结合应用,具有清除残留病灶、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对增加放化疗的耐受性、敏感性和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1]。
作者:程保丽;范本本;王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妇科良性肿瘤临床治疗方法。方法55例妊娠合并妇产科良性肿瘤剖宫产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术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妇科良性肿瘤的发生率为0.63%;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生率为0.36%,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发生率为0.23%,子宫肌瘤合并卵巢肿瘤发生率为0.23%。结论术中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式尽可能选用保留功能的剔除术;同时加强对孕期常规检查的重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王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肠溶交泰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SHIMADZU VP-ODS 150 mm×4.6 mm;流动相:以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25∶75);检测波长:345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03012~0.602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167557X+60945,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0%, RSD=1.5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精密度好,可以用来控制本制剂的质量。
作者:曹臣;黄开颜;李珊;陈迎春;刘绍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商品名:贝复新)在预防阻生牙拔牙后并发症方面疗效。方法180例行阻生牙拔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拔牙后立即于创面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照组不放任何材料任其自行愈合,分别观察拔牙后1周内两组患者出现拔牙后出血、拔牙后感染及拔牙干槽症并发症发生例数,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拔牙后出血发生1例,发生率为1.11%。对照组拔牙后出血发生12例,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拔牙后感染发生3例,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拔牙后感染发生14例,发生率为15.55%。观察组拔牙后干槽症发生1例,发生率为1.11%。对照组拔牙后干槽症发生10例,发生率为11.11%。两组间在拔牙后出血、拔牙后感染、拔牙后干槽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凝胶可有效降低拔牙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加大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张杰;王翀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54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根据不同时期采用的不同方法将其分为三组,各18例,第1组患者采用球囊辅助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第2组患者采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第3组采用单纯应用支架置入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单纯应用支架置入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0)及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球囊辅助可脱弹簧圈栓塞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0)明显低于球囊辅助可脱弹簧圈栓塞组(11.11%)及单纯应用支架置入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球囊辅助可脱弹簧圈栓塞及单纯应用支架置入治疗,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序;王文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近期疗效,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52例胃间质瘤患者,36例行腹腔镜手术方式(腹腔镜组),16例行开腹手术方式(开腹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近期相关指标,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相比于开腹组,在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胃间质瘤是安全、可行的,在某些方面较开腹手术方式有优势,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冬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洪家铁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妇科杂病的认识及治疗上有独到见解,强调肝脾肾在妇科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治疗上侧重调肝补脾益肾,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疗效甚显。
作者:熊晓东;洪家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医嘱实施药学干预的效果,旨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抽取本院2013年7~12月病历300份作为非干预组,制定一系列干预措施后,选取2014年1~6月病历300份作为干预组,对两组患者临床不合理用药医嘱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不合理用药医嘱比例从1.43%降至0.72%,干预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对临床用药实施药学干预能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黄荣海;刘小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瘢痕子宫再妊娠的分娩方式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5例瘢痕子宫再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娩方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72例再次行剖宫产,剖宫产率为84.7%;剖宫产术者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阴道分娩者(P<0.05);阴道分娩者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剖宫产的出血量(P<0.05);行剖宫产术和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再妊娠的孕妇首先要选择阴道试产,严密观察各项指标,进而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再剖宫产率。
作者:李冀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影响。方法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二甲双胍口服治疗。随访6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水平和心功能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对比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发现,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发现,治疗后患者舒张早期左室充盈峰速度(E)明显升高,心房收缩期左心室充盈峰速度(A)明显降低, E/A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改善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状态,控制病情的进展和恶化,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谢明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皮肤痤疮瘢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2例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皮肤磨削术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77.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疗效好,可临床推广。
作者:赵军磊;顿耿;吴德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56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应用传统钢板固定术;研究组28例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相比较,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愈合率为78.6%;研究组愈合率为96.4%;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疗效确切。
作者:孙建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方法7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34例)与干预组(36例),对干预组采取自我管理干预,对照组不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高血压病的控制率明显增加、体重控制、低盐饮食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医务人员应传授给患者控制、管理高血压病的常用方法;通过健康教育、定期随访等措施来提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患者自我管理可有效提高血压控制率,不良生活习惯均有一定程度改善。
作者:陈丽珍;简淑霞;廖远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冷冻切片诊断及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间皮瘤相关抗体-1(HBME-1)、细胞角蛋白19(CK19)、CD56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40例冷冻切片诊断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进行光镜观察并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Galectin-3、HBME-1、CK19、CD56的表达水平。结果40例均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光镜下主要组织学特征为毛玻璃样核、核沟、纤维性间质、核内包涵体及砂砾体。免疫组化Galectin-3、HBME-1、CK19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均呈阳性表达,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呈阴性或个别弱阳性表达。CD56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6例呈轻度着色,34例呈阴性表达,在周围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均呈阳性表达。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 Galectin-3、HBME-1、CK19及CD56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杨长俊;吴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药补肾,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辨证准确,常获效显著。作者在临床中常用此法治疗一些慢性、疑难病例而获良效,兹举4则介绍如下。1眩晕案患者男55岁,2013年10月11日初诊。患者2月前突起发热,高烧达40℃,经治疗后热退,继而出现头晕,耳鸣,卧床不起,不能站立,动则欲呕,精神疲惫,失眠多梦,迭进半夏白术天麻汤、六君子汤加减20余剂,病情无好转,后经市某医院诊断为迷路炎,治疗后病情未能缓解,而求诊于余。症见头晕,视物旋转,耳内似有蝉鸣,终日不休,静卧则舒,双目不能展视,睁眼则欲吐,精神疲倦,形体虚弱,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视其舌质红,苔薄黄,寸口脉弦细数。证属髓海不足,清空失养,阴虚生热,虚火上炎。治拟滋阴补肾。予杞菊地黄汤加减,酌加知柏之属。连服5剂,头晕耳鸣大减,动则欲呕消失,续投15剂诸症悉除。后嘱再服六味地黄丸2次/d,10 g/次,早晚用淡盐开水送服,以巩固疗效。
作者:梁恩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检查的异同。方法68例早期胃癌患者,术前均展开胃镜活检,手术后展开外科病理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术前胃镜活检与外科术后病理诊断一致率为61.8%,不一致率为38.2%。在胃癌分化程度诊断上一致率为75.0%,不一致率为25.0%。结论虽然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检查与外科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然而术前胃镜活检对胃癌的准确性仍较高,可为胃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力参考。外科术后病理检查在胃癌全面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范永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唾液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水平检测与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治疗效果评估的联系。方法4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按照血液透析时间,将其分为透析前组、透析后组,均45例。收集所有患者2 ml唾液,2 ml动脉血,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血清、唾液尿素、Cr、UA含量进行检测,并对透析前组、透析后组患者的血清、唾液尿素、Cr、UA浓度进行比较,分析唾液尿素、Cr、UA水平与血清水平的关系,分析两组患者血清、唾液尿素、Cr、UA的下降比率。结果透析前后患者的血清与唾液尿素、Cr、UA水平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经过透析,透析后组患者的血清、唾液尿素、Cr、UA浓度均明显降低,与透析前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血清、唾液尿素、Cr、UA的下降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后,患者的唾液尿素、Cr、UA浓度明显降低,其清除效果与患者血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唾液尿素、Cr、UA水平检测具有评估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作用。
作者:张士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患者采用化学药物与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化学药物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与输卵管不畅的发生率分别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2.5%(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出院时血人绒毛膜促进腺激素(HCG)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治疗方案中,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疗效确切,住院时间更短,远期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放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