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磊;顿耿;吴德福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60例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方法治疗,并对手术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排气时间为8~15 h;术后平均下床时间7.5 h,术后住院天数为3~4 d。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是一种极佳的早期诊断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晓峰;韩秋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患者采用化学药物与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化学药物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与输卵管不畅的发生率分别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2.5%(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出院时血人绒毛膜促进腺激素(HCG)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治疗方案中,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疗效确切,住院时间更短,远期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放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54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后进行4个月~1年的随访,对其临床病例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所选取的54例患者,其中4例出现并发症,其余50例痊愈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直接有效,并发症少且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鑫;杨小光;李伟民;赵建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头皮针替代注射器针头法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效果。方法上肢手术患者90例,采用斜角肌间沟复合夜路法臂丛神经阻滞。将患者随机分为头皮针法组(A组)和注射器针头法组(B组),各45例。两组用药为0.894%罗派卡因10 ml+2%利多卡因15 ml+0.9%生理盐水配制成30 ml。并记录并发症发病情况及感觉神经阻滞效果。结果 A组在并发症发病情况及感觉神经阻滞效果方面明显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法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明显优于注射器针头法。
作者:马延滨;钱道亮;高洪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行CT平扫及血管造影的疑似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其中20例行CT血管造影检查后又行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再根据MRI和MRA检查对其中14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手术治疗。对照MRI及MRA检查、手术或DSA结果评估CT血管造影在心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断、治疗中的价值。结果 CT血管造影显示,有血管性病变33例,无异常5例, CT血管造影对心脑血管疾病检出率为86.84%。在33例被检查出有血管性病变患者中,动脉瘤15例,动脉狭窄10例,动静脉畸形1例,烟雾病2例,2例动脉瘤术后复查,2例阴性;1例经CT血管造影检查为脑动脉瘤,经DSA检查无异常,其余患者经DSA检查对照,诊断相符。结论 CT血管造影在心脑血管疾病筛查、诊断具有肯定的价值,能为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董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分析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研究尿常规检验中收集前、运送保管、分析检验中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在临床尿常规检验中的收集前、运送保管、分析检验中有较多因素影响尿常规检验,针对发生的原因,严格控制检验质量,规范操作流程,增强对各类细胞检验认知,可有效减少尿常规检验误差发生。
作者:刘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在小儿肠梗阻诊疗中,超声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66例腹痛及不明原因哭闹不止的患儿,对其实行超声及X射线诊断,对终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各方面进行分析,超声诊断的检出率均高于X射线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肠梗阻诊断中,超声诊断能够对X射线的诊断缺陷进行弥补完善,可以作为主要的肠梗诊断方式。
作者:朱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56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应用传统钢板固定术;研究组28例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相比较,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愈合率为78.6%;研究组愈合率为96.4%;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疗效确切。
作者:孙建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含微生态制剂的四联疗法与标准四联疗法治疗顽固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顽固性Hp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四联疗法:雷贝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观察组采用含微生态制剂的四联疗法:雷贝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金双歧(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个月后复查胃镜行快速尿素酶(Urease)试验和碳14呼气试验,对比两组的Hp根除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2.5%、9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1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有微生态制剂的四联疗法根治顽固性Hp感染疗效与标准四联疗法相当,但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处方点评工作进行介绍,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卫生部(现卫计委)制定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重新修订了本院的处方点评制度,处方点评工作小组随机抽取本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填写处方点评工作表,对医师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并将处方点评结果每月在《药学简报》上通报。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56张,占全部抽查处方的4.67%,处方合格率为95.33%,符合要求。结论门诊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明显提高,处方点评工作成效显著。
作者:张雪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8%)高于对照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10.8%)高于对照组(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可靠,值得应用。
作者:吴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瘢痕子宫再妊娠的分娩方式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5例瘢痕子宫再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娩方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72例再次行剖宫产,剖宫产率为84.7%;剖宫产术者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阴道分娩者(P<0.05);阴道分娩者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剖宫产的出血量(P<0.05);行剖宫产术和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再妊娠的孕妇首先要选择阴道试产,严密观察各项指标,进而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再剖宫产率。
作者:李冀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影响。方法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二甲双胍口服治疗。随访6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水平和心功能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对比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发现,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发现,治疗后患者舒张早期左室充盈峰速度(E)明显升高,心房收缩期左心室充盈峰速度(A)明显降低, E/A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改善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状态,控制病情的进展和恶化,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谢明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褥疮患者的影响。方法褥疮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施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与对照组的81.08%比明显较高,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褥疮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有利于褥疮及早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丁明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肠溶交泰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SHIMADZU VP-ODS 150 mm×4.6 mm;流动相:以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25∶75);检测波长:345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03012~0.602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167557X+60945,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0%, RSD=1.5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精密度好,可以用来控制本制剂的质量。
作者:曹臣;黄开颜;李珊;陈迎春;刘绍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超敏-CRP,即hs-CRP)和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92例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照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16例)、心绞痛组(46例)和心肌梗死组(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患者12 h内的血清hs-CRP和pro-BNP水平,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患者之间hs-CRP和pro-BNP水平的差异。结果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hs-CRP和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心绞痛组和正常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237和5.578,均P<0.05)。不同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之间血清hs-CRP和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468和4.623,均P<0.05),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pro-BNP水平呈升高趋势,并且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以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
作者:刘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110例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分别采取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焦虑指数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止血,减轻患者焦虑情绪,促进患者较快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王雪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148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148例患者按照症状不同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及其他部位疼痛,50%患者心电图呈现非Q性心肌梗死,97.3%患者出现心肌酶升高现象。采用合理治疗后,患者中治愈116例(78.4%),死亡32例(21.6%)。结论了解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采用相关辅助方法进行检查诊断后进行及时治疗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安高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三苯氧胺在临床中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对60例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6~12个周期的三苯氧胺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39例痛经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74%;经量表现增多20例,总有效率90.00%。结论三苯氧胺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药物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王桂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差错及预防对策。方法对近两年来本院手术室发生的66例护理差错现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对策。结果本组66例护理差错中26例是由手术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生疏引起,18例是由护理人员和患者沟通能力差引起,10例因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引起,8例因护理人员无菌观念差引起,4例因补液用药失误引起。结论导致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的因素较多,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的重视,规范医疗操作、增强保护意识则是减少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关键。
作者:薄瑞娜;王艳艳;梁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