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干预措施

常淑平

关键词:心脏介入术, 生存质量, 护理干预,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100例行心脏介入术治疗的患者,依据年龄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和丁组,各25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观察比较四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存质量。结果术前,四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四组患者生存质量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患者生存质量与年龄因素呈负相关,患者年龄越大,生存质量越低。结论心脏介入手术对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很大影响,对不同年龄段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手术效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治疗面部皮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综合治疗面部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面部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炉甘石洗剂涂抹于患处,研究组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对比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化妆品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皮炎患者采用氧化锌软膏负面联合负离子冷喷机刺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面部水肿以及炎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张战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Cook球囊与催产素促宫颈成熟方式用于晚期妊娠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妊娠晚期不同促宫颈成熟方式的临床效果,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方法140例住院待产的初产孕妇,72例自愿选择应用库克医疗公司促宫颈成熟球囊(Cook球囊),作为球囊组;68例自愿选择单纯催产素静脉滴注,作为催产素组。观察两组促宫颈成熟前后的宫颈Bishop评分、剖宫产率及感染风险。结果球囊组与催产素组促宫颈成熟前后Bishop评分分别为(3.42±0.78)分、(6.75±0.97)分和(3.51±0.64)分、(4.73±1.23)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促宫颈成熟后宫颈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催产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剖宫产率为26.39%,明显低于催产素组45.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感染率为5.56%,催产素组1.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催产素相比, 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效果较好,其剖宫产率明显较低;但是感染率较高,所以在操作Cook球囊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以降低感染风险。

    作者:董方华;杜丹;潘东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妇宁胶囊致不良反应3例报告及分析

    目的:探明妇宁胶囊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基本情况,为该药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汇总本院2014年度妇宁胶囊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共计3例,对其发生情况汇总分析。结果妇宁胶囊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皮肤及附件损害。结论药师应配合医师工作,加强用药监护及教育,预防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姬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一种奥沙拉秦钠胶囊苯胺杂质考察方法

    目的:建立奥沙拉秦钠胶囊中苯胺杂质考察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4.6×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混合溶剂(含1.41 g/L磷酸二氢钾和0.47 g/L磷酸磷酸氢二钠二水化合物的混合溶液并用42 g/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0)15∶8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5 nm,柱温为40℃,进样量50μl。结果苯胺峰与相邻峰能够分离,检测限为2.78×10-4μg。结论本法可用于奥沙拉秦钠胶囊中苯胺杂质考察。

    作者:朱菊红;周宏艳;周东方;王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事件相关电位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出现迟发性脑病相关性

    目的:对事件相关电位(ERP)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出现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6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根据患者病情是否发生DEACMP将其分为DEACMP组34例与非DEACMP组30例。检查两组的ERP波潜伏期(PL)和波幅情况,并观察DEACMP组PL及P3波幅与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HD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DEACMP组的ERP测定电位成分中的N2、P3波PL长于非DEACMP组(t=4.3787、4.8902, P<0.05);P波幅低于非DEACMP组(t=-7.0950,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N1、P2波P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09、0.3998,P>0.05)。DEACMP组的HDS评分明显低于非DEACM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72,P<0.05);DEACMP组的ERP成分P3波PL和HDS评分呈负相关(r=-0.43, P<0.01);P3波幅和HDS评分呈正相关(r=0.45,P<0.01)。结论与非DEACMP患者相比, DEACMP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较明显;临床中对DEACMP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时,可将ERP作为重要指标。

    作者:张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探究

    高危药品具有较大的伤害性,是临床药品管理的重点内容。本文分析了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其管理措施以及安全用药对策,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作者:张友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谈乳腺脂肪瘤的X线和超声特性及鉴别诊段

    目的:了解乳腺脂肪瘤的分类以及构成,清楚脂肪瘤的特性,以及在超声检查中的图像表现, X线钼靶检查图像特点,以及超声检查和X线钼靶检查对于脂肪瘤的鉴别诊断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乳腺超声体检,体检中有38例女性乳腺有疑似良性肿瘤(纤维瘤和腺瘤除外),性质待定有8例,怀疑脂肪瘤20例。38例女性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和X线钼靶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后方无回声衰减的乳腺肿瘤有100%的脂肪瘤可能。乳腺脂肪瘤的诊断相较钼靶检查更准确。乳腺脂肪瘤的诊断应首选彩色多普勒检查。结论超声检查乳腺脂肪瘤较X线钼靶检查更具优点,对于乳腺脂肪瘤的检查首选超声检查,其次X线钼靶检查来认证。

    作者:刘国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针灸治疗神经衰弱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神经衰弱患者按照随机分层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抗神经衰弱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5%较对照组的77.3%明显提高,Ⅰ级睡眠质量较对照组亦提高(P<0.05)。结论采用常规抗神经药物治疗联合针灸治疗神经衰弱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恢复日常功能。

    作者:叶玉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后无胸腔引流管的护理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患者的护理要点,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对进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且术后未留置胸腔引流管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注重术前准备、术中精确止血、术后科学护理等措施,总结临床效果。结果3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一例转开胸手术,术后恢复周期短,术后并发症少,整体治疗费用较传统开胸手术少。结论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避免了传统开胸手术的较大创伤,减少了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能明显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通过科学的护理,并无不良效果,以大限度的减小患者机体创伤的同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得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刘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术穿刺针清洗质量控制方法的改进研究

    目的:通过对不同手术穿刺针行传统及改进后的方法清洗,对比观察洁净度等清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40枚临床使用过的骨穿刺针、硬膜外穿刺针以及腰穿刺针,根据清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传统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0枚。分别对两组进行不同的清洗方法,对比观察清洗效果(清洁度、透明度、存活细菌检验等)。结果传统对照组各项指标总平均合格率为67.71%,远远低于改进后实验组总平均合格率(98.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科学改良后的清洗方法有助于提高各类穿刺针的清洗质量,有益于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张彩霞;王清霞;刘珍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控释药在心血管领域的临床应用及药学服务分析

    目的:探究控释药在心血管领域的临床应用和药学服务。方法110例应用控释药进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未进行药学服务,另选择110例应用控释药进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控释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药物的种类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释药物能够保证患者血药浓度的平稳,保证患者治疗的效果,在患者用药前进行药学服务确保患者正确用药,对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思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10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状况。结果干预后两组高血压控制状况均有改善,且观察组干预后高血压控制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MHD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减少MHD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提高MH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透析寿命,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梁艳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与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比较和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与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34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管理模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例。对照组实施高血压自我管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管理。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两组高血压患者在实施自我管理和规范化管理之前,对于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和治疗依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70例高血压患者,经规范化管理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71.18%,治疗依从率为90.59%,血压控制率为7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经规范化管理,对于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和血压控制率均较自我管理明显提高,效果确切,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卫峰;李嘉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检查特点。方法对78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影像学检查医师完成所有患者CT检查工作,记录其CT检查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所占比例高(51.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池积血所占比例高(57.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纵裂池积血更为常见(所占比例37.18%)。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检查特点,对疑似病例积极给予各项检查确诊病情,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措施,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及保障生命安全。

    作者:杨璐;马志强;代博;牛红霞;韩菲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前列腺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用西医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炎,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三仙保宫汤预防宫颈癌化疗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三仙保宫汤预防宫颈癌化疗后毒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宫颈癌化疗后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利可君片,1片(20 mg)/次,3次/d,治疗组采用三仙保宫汤煎服,连服10 d。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能够显著提升化疗后白细胞、血小板水平,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不良反应。结论三仙保宫汤对宫颈癌化疗后产生的毒副作用能够产生干预,安全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正伟;倪明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胶体金法检测粪便隐血试验假阴性的原因与应对方法的探讨

    粪便隐血试验是检测消化道出现常用的初筛方法。胶体金法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检测粪便隐血试验的方法,其灵敏度高且特异性好。但因其反应原理与患者样本的复杂性会出现假阴性的结果,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实施应对方法,可以有效的完善粪便隐血试验的室内质量控制,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结果。

    作者:王建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子宫肌瘤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比较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25 mg/d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12.5 mg/d米非司酮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以及各项激素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有明显缩小,且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以及孕酮(P)等各项激素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各激素水平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缩小子宫肌瘤体积,降低血清激素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段杨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一次性扩宫棒用于早孕人工流产宫颈扩张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在早孕人工流产手术中运用一次性扩宫棒行宫颈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经B超确诊为宫内妊娠6~10周,自愿行早孕人工流产手术的孕妇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扩宫棒进行早孕人工流产手术,术前排除过敏体质,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金属扩张器进行早孕人工流产手术。对比两组的宫颈扩张程度、疼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宫颈扩张显效率为62.86%,总有效率为92.86%(65/70),镇痛有效率为40.00%,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宫颈扩张显效率为90.00%,总有效率为100.00%(80/80),镇痛有效率为86.25%,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为1.2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扩宫棒的宫颈扩张效果好、镇痛有效率高、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的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邓秋联;杨晓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内瘘动脉端采用不同穿刺方向的利弊比较

    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动脉端绳梯式穿刺法采用不同的穿刺方向对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68例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运用逆血流方向方式进行穿刺操作;观察组患者采用顺血流和逆血流两种方法交接穿刺,全部患者静脉处方向属于向心方向。观察两组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假性动脉瘤和内瘘狭窄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自体动静脉内瘘假性动脉瘤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瘘狭窄发生率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端采用顺血流加逆血流方向交替穿刺方法能有效地降低自体动静脉内瘘假性动脉瘤和内瘘狭窄的出现,使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获得优质保护,同时还能提高患者治疗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陈漫虹;许细惠;陈旋;卢远征;许珍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