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伴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孙岩

关键词:小儿哮喘伴过敏性鼻炎, 普米克令舒, 空气压缩泵吸入
摘要: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伴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将98例小儿哮喘伴过敏性鼻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入普米克令舒气雾剂和鼻腔喷入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治疗组采用空气压缩泵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治疗期间病情变化、治疗不良反应、肺功能测定1s呼气/用力肺活量(FEV1%)的改善情况及治疗依从性和成本的比较.结果 经过8周的临床观察,对照组例中49例有19例次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如鼻、咽部干燥或烧灼感、轻微鼻出血和口咽部念珠菌染,治疗组49例中5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且治疗组病情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压缩泵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伴过敏性鼻炎与常规吸入治疗相比可明显改善肺通气功能,不良反应少,依从性高,简化了治疗方案,易于被患儿掌握接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Narcotrend在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应用于全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ASAⅠ-Ⅱ级成年人腹部手术全麻100例,随机分为两组:Narcotrend(NT)麻醉深度监测组(A组,即实验组);经验给药组(B组,即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T1(NT数值数据出现3 min后)、T2(插管)、T3(切皮)、T4(缝皮)、T5(意识恢复)、T6(气管拨管)、T7(出室)7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两组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率.结果 实验组在插管时、切皮时及拔管时的MAP及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入室NT数值出现3 min后、缝皮时、意识恢复时及出室时的MAP及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用丙泊酚总量、瑞芬太尼总量、维库溴铵总量、及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随访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P>0.05).结论 NT麻醉深度监测仪用于全凭静脉麻醉有利于控制麻醉深度,使用较少的麻醉药物达到佳的麻醉效果,缩短复苏过程.

    作者:张新龙;柴艳云;王晋平;刘云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1例完全性唇腭裂错颌畸形的正畸治疗

    目的 探讨完全性唇腭裂的正崎治疗在唇腭裂序列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1月~26岁的21例完全性唇腭裂患者,采取Hotz矫治器、直丝弓矫治器、活动上颌扩弓矫治器、口外弓前方牵引头帽等装置进行矫治.治疗前后制取牙颌模型、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分析患者头影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 在不同牙龄段采用不同的矫治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对上颌骨发育影响,减少畸形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容貌,并可排齐牙列,改善咬合关系.结论 正畸治疗是完全性唇腭裂错颌患者治疗中的重要部分.

    作者:黄岩;王永功;陈楠;杨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探讨卡前列甲酯栓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的效果.方法 将自然分娩的足月产妇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治疗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向产妇肛门内置入卡前列甲酯栓lmg;对照组于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予产妇臀部肌内注射缩宫素20U,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产后2 h 出血量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卡前列甲酯栓能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不良反应少,对预防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时巧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和自我调控能力.方法 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饮食、合理用药、适当锻炼等认知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疗效,加强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40例结核性心包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X光检查、B超检查、心电图检查、心脏CT检查可以作为结核病心包炎的筛选手段;结核病心包炎的治疗工作应该着重于早期的抗结核治疗;缩窄性结核性心包炎患者采用心包剥脱手术更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结论 研究分析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资料,可以为以后的诊治和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赵凤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结果 本组的80例患者均康复,顺利出院,住院时间短的是7 d,长的是25 d,平均住院时间是(15.1±3.4)d,本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要护理人员给予系统、科学的护理,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丽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血压患者护理的注意事项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严重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终将导致这些器官功能的衰竭.因此,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极为重要,治疗及时配合护理得当将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那么通过分析高血压形成的病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等,笔者为该类患者可以通过心理干预、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及健康宣教等几个方面开展护理工作,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王春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克氏针保护套的研制与应用体会

    目的 保证使用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患者的安全,减少因不安全因素带来的痛苦.方法剪一段胶皮管套入针尖.结果 胶皮管保护针尖,有效防止了隐患的发生,增加了患者安全感.结论克氏针保护套使用方便,避免意外伤害,利于疾病恢复.

    作者:康红;孙晓霞;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76例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近12年来我院进行诊治的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患者76例,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每周5 mg孕三烯酮进行诊治,治疗组患者采用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手术治疗,定期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复发率进行记录对比.结果 分析比较两组治疗结果得知,治疗组有效3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4%,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术后未见复发病例,对照组患者停药后复发4例,两组复发率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是治疗此类病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同时给予药物辅助治疗,对病情的稳定及恢复具有良好地促进作用.

    作者:冷雪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乙胺碘呋酮在心律失常中的治疗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乙胺碘呋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0例以早搏为主的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乙胺碘呋酮治疗,同时观察和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160例以早搏为主的心律失常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91.9%,治疗后血压、心率等情况有着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1例患者在用药后出现血压降低,1例患者出现了心律恶化,2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的不良情况.结论 乙胺碘呋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无效率和恶化率相对较低,有着较好的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研究.

    作者:刘磊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氟尿嘧啶与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氟尿嘧啶注射液与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观察及测定2种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放置24 h内的外观、pH值及不溶性微粒.结果 室温24 h内,氟尿嘧啶与氢化可的松混合后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外观、pH值均无明显变化,微粒数目不断减少.结论 氟尿嘧啶与氢化可的松注射液以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宜配伍.

    作者:柳吉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苦参素胶囊,治疗18个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69.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AST、HBV-DNA转阴、HbeAg转阴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O.05).结论 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高效,可明显改善肝功能.

    作者:段秀贤;李颖;宋艳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32例急性创伤后胰腺炎机制分析及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后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2月保守和手术治疗的32例急性创伤后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急性创伤后胰腺炎患者存活28例,治愈率为87.5%,治愈率明显提高.结论 准确把握患者病情,依病情选择保守或行手术治疗,综合措施应用,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苏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PD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为了能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服务,国内很多医院已经使用医院信息系统(HIS)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PDA小巧、方便,操作简单,让医护人员可随时查阅患者的病情,实现了床边操作的模式.

    作者:孙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在高压氧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 分析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呈现出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心理护理措施,总结优秀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统计本院经高压氧治疗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出对策,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通过临床护理人员积极地心理护理,能有效地消除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患者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使治疗能够圆满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护理有效率为100%,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积极作用明显,效果优越,值得护理人员重视推广.

    作者:丘喜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益生菌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中的预防效果

    目的 探讨益生菌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中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共56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护肝类药物、利尿剂、抗生素等.自发性腹膜炎症状缓解及腹水消退后,观察组给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对照组未给予抗生素或益生菌治疗.评定两组治疗效果,观察自发性腹膜炎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9.2%,对照组有效率为60.7%,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6);观察组自发性腹膜炎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中的预防效果显著,能降低自发性腹膜炎的再发率,值得借鉴.

    作者:周立平;刘尚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病理学教学切片染色方法的改进

    目的 解决病理教学切片因染色方法而出现褪色的问题.方法 对传统的HE染色染液的配制方法和染色方法进行改良.结果 HE染色方法改良后切片色彩鲜艳,对比度清晰.结论 改良后的染色方法效果良好,避免教学切片短时间内因染色方法的问题而出现褪色的现象,延长了使用周期,很多年后仍能用于教学.

    作者:李汝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咖啡酸片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

    目的 观察咖啡酸片联合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化疗开始给予咖啡酸片2片/次,3次/d.对照组仅给予GP方案化疗.两组自化疗起检测血常规发现血细胞减少时(WBC<4.0×109/L,PLT<80×109/L)应用G-CSF皮下注射150~300 μg/d,分1~2次给药,至血细胞减少纠正.两组均未应用IL-11及TPO.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Ⅲ~Ⅳ级白细胞下降分别为10%、33.3%,Ⅲ~Ⅳ级血小板下降分别为6.7%、3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咖啡酸片对晚期胰腺癌GP方案化疗的骨髓抑制有治疗作用.

    作者:王慧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聚乙二醇1000黏度测定方法的研究及验证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1000粘度的测定方法和验证方法.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取以聚乙二醇1000为代表进行聚乙二醇类药用辅料粘稠度测定方法进行探究,并采取流变仪对毛细管粘度计的测定方法和结果进行有效的验证.结果 临床中采取内径规格为0.8 mm、1.2 mm、1.5 mm的平氏毛细管粘度计进行测定22.0°下33.0%和50.0%的聚乙二醇1000溶液的运动粘度分别为7.88 mm2/s、7.46 mm2/s、6.86 mm2/s;25.22 mm2/s、24.35 mm2/s、22.12 mm2/s.通过流变仪和毛细管粘度计测得聚乙二醇1000运动粘度比较,其中,两种方法所测定聚乙二醇1000运动粘度情况比较无明显的差异.结论 聚乙二醇1000属于牛顿流体,可以进行测定运动粘度,临床中对于聚乙二醇1000粘度测定可以采取毛细管粘度计进行测定流体的运动粘度,并采取流变仪进行方法与结果的验证.

    作者:孟宪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患者的影响.结论 将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本院100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均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以及运用VAS评分标准对护理前后疼痛级别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护理前后SAS及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SAS及SDS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得分较对照组护理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行剖宫产手术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的心理状况,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术中疼痛,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