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皮酚的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

宋杰丽;陈建国;陈次滨;曾锦培

关键词:丹皮酚, 心血管,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摘要:综述近几年有关丹皮酚在心血管系统方面的文献,并对其机制做初步探讨,证明了丹皮酚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再灌注损伤、心律失常等方面有显著的疗效.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胸痛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急诊胸痛的临床特征,总结经验,指导临床.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急诊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非心源性胸痛与心源性胸痛的临床特点.结果 60例急诊胸痛患者中非心源性胸痛患者40例(66.67%),心源性胸痛患者20例(33.33%).其中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在发作时的心电图多为正常,心源性胸痛患者在发作时的心电图多为不正常.结论 急诊胸痛患者多为非心源性胸痛,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在胸痛发作时心电图正常者较多,胸痛发作时伴有具有特征性的伴随症状单独或成组出现.

    作者:石永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帕夫林合中药敷脐治疗尿道综合征45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在内服帕夫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颗粒剂敷脐治疗尿道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将尿道综合征70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452例治疗组给予内服帕夫林合中药敷脐,对照组254例给予安定1片晚一次,谷维素片1片,2次/d,配合以上药物敷脐.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6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中有效率100%,观察组中有效率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内服帕夫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敷脐疗法可以提高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作者:卞小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佛山地区慢性咳嗽患者82例病因调查研究及分析

    目的 探讨佛山地区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确诊的82例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进行临床调查研究.结果 82例患者中: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6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14例;变应性咳嗽14例;不明原因4例;食管反流疾病2例;慢性支气管炎1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合并上气道综合征1例.结论 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统门诊常见症状,病因复杂,涉及多个临床学科,应作好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刘剑;罗志扬;甄国粹;李敏菁;张培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脑卒中评分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脑卒中评分及预后相关性情况.方法 分析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22例临床资料,采用Philips Briliance 16 螺旋CT 扫描机进行灌注成像分析.结果 2.1 NIHSS初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12+6.70 X1+0.001 X2+4.21 X3,X1表示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当X1=1说明无并发症,当X1=2说明有并发症,(t=4.77,P=0.000),X2表示的是脑血流量,X3=1表示大脑前或后动脉,X3=2表示大脑中动脉,(t=2.44,P=0.026);2.2 NIHSS终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62+6.26 X1-0.23 X2,其中当X1=1说明无并发症,当X1=2说明有并发症,(t=4.15,P=0.001),X2为缺血程度(t=-2.64,P=0.016);2.3缺血脑组织可恢复比率(PRR)=面积半暗带/(面积半暗带+面积梗死),其和神经功能恢复比率有相关关系(r=0.502,P=0.020).结论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描述的是组织缺血后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可以通过预测半暗带和提示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作者:李向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下腹部MSCT平扫对于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中下腹MSCT平扫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79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下腹MSCT平扫图像,分析双侧输尿管结石的CT表现.结果 72例患者MSCT显示输尿管结石,均为单侧发病,其中位于输尿管上段10例,中段20例,下段42例.未见结石影仅表现一侧肾盂及输尿管全程扩张7例.结石直径0.5~7 mm,平均2~3 mm.肾盂及输尿管扩张69例,肾周筋膜增厚及肾周脂肪密度增高67例,输尿管周围炎症60例.结论 中下腹部MSCT平扫可以清晰显示输尿管结石的位置、大小及肾、输尿管周围改变,是快捷、简便、有效的影像学诊断手段.

    作者:王静石;张春媚;谭晓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盐酸特拉唑嗪片(马沙尼)致休克1例

    目的 报导1例临床上出现的因口服盐酸特拉唑嗪片(马沙尼)致休克的患者.方法 对1例临床上出现突发性休克患者进行相关化验及检查,以排除任何器质性病变引起.结果 各项相关化验及检查均未见器质性病变,考虑此例患者出现休克系口服盐酸特拉唑嗪片(马沙尼)引起.结论 盐酸特拉唑嗪片(马沙尼)引起患者休克,故老年患者用药时应加强指导,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作者:蒋林伟;崔红霞;丁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手工吻合与机械吻合在食管中上段癌治疗中的比较

    目的 中上段食管癌外科手术中手工吻合与机械吻合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治疗的42例食管中上段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机械吻合组21例和手工吻合组21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机械吻合较手工吻合的手术时间平均缩短30 min左右,术中出血较少,无吻合口瘘的发生,无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结论 食管中上段癌患者行机械吻合能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手术中对喉返神经的损伤及手术并发症.

    作者:杨震;何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本科室52例脊柱转移性肿瘤行椎体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对策.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疼痛缓解或消失于术后6~72 h.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支持,对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吴望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分析麝香保心丸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本院收治入院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麝香保心丸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麝香保心丸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相比单独使用曲美他嗪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董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54例慢性胃炎的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 慢性胃炎属于身心疾病范畴,本文重点探讨慢性胃炎的临床护理.方法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及临床护理.结果 54例慢性胃炎患者经药物治疗及一系列临床护理后(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痊愈14例,显效31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5%,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54例慢性胃炎患者通过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后,疾病康复效果良好,可见临床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王兰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聚乙二醇1000黏度测定方法的研究及验证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1000粘度的测定方法和验证方法.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取以聚乙二醇1000为代表进行聚乙二醇类药用辅料粘稠度测定方法进行探究,并采取流变仪对毛细管粘度计的测定方法和结果进行有效的验证.结果 临床中采取内径规格为0.8 mm、1.2 mm、1.5 mm的平氏毛细管粘度计进行测定22.0°下33.0%和50.0%的聚乙二醇1000溶液的运动粘度分别为7.88 mm2/s、7.46 mm2/s、6.86 mm2/s;25.22 mm2/s、24.35 mm2/s、22.12 mm2/s.通过流变仪和毛细管粘度计测得聚乙二醇1000运动粘度比较,其中,两种方法所测定聚乙二醇1000运动粘度情况比较无明显的差异.结论 聚乙二醇1000属于牛顿流体,可以进行测定运动粘度,临床中对于聚乙二醇1000粘度测定可以采取毛细管粘度计进行测定流体的运动粘度,并采取流变仪进行方法与结果的验证.

    作者:孟宪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RhD血型鉴定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为有效防止急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以及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确保临床输血安全,降低输血反应率,减少医疗纠纷.自2003年起,本院以及来本院申请输血和备血的患者除继续进行ABO血型鉴定外,还同时进行了RhD血型鉴定.现将4146例RhD血型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骨科医师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评价

    目的 调查评价骨科医师的抗菌药使用情况,提升医师应用药物的治疗水平.方法 对骨科238例病例的手术类型、抗菌药种类、用药方法、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骨科抗菌药使用率为92.89%;清洁手术患者抗菌药使用时间平均为8.98 d;清洁污染手术为14.89 d.结论 骨科抗菌药预防性用药比例过高,要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监管力度.

    作者:陈丽莲;周舍典;李琼;罗玉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 为了评价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在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进入本院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治疗,根据一定的疗效标准判断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其差异性,后,统计学方法检验细菌清除率的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意义.结果 治疗1组有7例失败,治疗有效率82.5%,治疗2组有8例治疗失败,有效率为80.0%,t检验结果表明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平均细菌清除率达92.77%.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对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泓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黛力新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黛力新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 将78例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黛力新联合匹维溴胺治疗,对照组单用匹维溴胺治疗,两组均治疗2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9.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3%),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黛力新联合匹维溴胺明显改善了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症状,同时还改善了患者的精神症状,疗效巩固,复发率低,耐受性好,是一种值得信赖的治疗途径,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秦炜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1例完全性唇腭裂错颌畸形的正畸治疗

    目的 探讨完全性唇腭裂的正崎治疗在唇腭裂序列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1月~26岁的21例完全性唇腭裂患者,采取Hotz矫治器、直丝弓矫治器、活动上颌扩弓矫治器、口外弓前方牵引头帽等装置进行矫治.治疗前后制取牙颌模型、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分析患者头影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 在不同牙龄段采用不同的矫治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对上颌骨发育影响,减少畸形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容貌,并可排齐牙列,改善咬合关系.结论 正畸治疗是完全性唇腭裂错颌患者治疗中的重要部分.

    作者:黄岩;王永功;陈楠;杨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意义探讨

    目的 观察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从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收治的小儿惊厥患者共66例.对患儿进行高热惊厥护理,并且总结相关护理要点.其中包括对患儿进行病情观察,降温护理以及一般护理措施等.结果 入选患儿经过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后,66例患儿均抢救成功,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对高热惊厥患儿采取临床护理能够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护理的要点包括为患儿降温,保持体内氧含量,病情观察等.精心临床护理对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以及提高治愈率等有重大意义.

    作者:范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结果 本组的80例患者均康复,顺利出院,住院时间短的是7 d,长的是25 d,平均住院时间是(15.1±3.4)d,本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要护理人员给予系统、科学的护理,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丽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风险管理手术室护理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手术室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本院手术室救治的患者60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风险管理分为普通护理组30例和风险管理组30例.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意识、风险事件管理认识、风险事件管理态度、风险事件管理行为意向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风险管理手术室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学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PD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为了能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服务,国内很多医院已经使用医院信息系统(HIS)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PDA小巧、方便,操作简单,让医护人员可随时查阅患者的病情,实现了床边操作的模式.

    作者:孙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