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曦晨
目的:观察阿拉坦五味丸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收治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8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A组给予阿拉坦五味丸治疗;B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拉坦五味丸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晓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感染现状,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0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复方新诺明耐药性高,为45株(43.2%),其次为哌拉西林38株(36.5%)。耐药性低的是亚胺培南16株(15.3%),其次是阿米卡星2株(1.9%)。结论:亚胺培南是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感染的有效药物之一,随着耐亚胺培南菌株的增加,应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并加强耐药监测,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提高合理用药率。
作者:杨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改善腹腔镜子宫全切的不良心理,促进术后康复。方法:收治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的负性情绪以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是一种全面、人性化的护理模式,能有效缓解腹腔镜子宫全切患者的不良心理,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彭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变化的高频超声。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分为3组各40例;对照组为健康志愿者40例。采用高频线阵探头测量双侧颈总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MT)和血管内径,测定双侧颈总动脉弹性指标,分析上述指标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各组的僵硬度、压力应变弹性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管顺应性A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的动脉壁发生形态学改变(IMT≤1.0 mm)之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就能够检测出动脉弹性的病变并作出判断。
作者:云芳;李绍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PNST)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经过及预后,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以增加对MPNST的认识。MPNST在临床上较罕见,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因此,增加对该疾病的认识,有助于该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王一博;熊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卵巢癌术后患者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收治卵巢癌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变化,并比较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67%(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卵巢癌术后患者病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孙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合理的奖金分配对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非常重要,依据手术室个人工作量、岗位、工作质量、专业能力不同、考核情况,制定手术室新的奖金分配方案,调动了每个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了竞争意识,加强了每个人的荣誉感和责任心,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作者:杨红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角膜疾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眼角膜刺激症状改善和角膜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致盲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且试验组治疗后致盲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不同的角膜疾病效果比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鸿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儿童手术中七氟烷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和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将两组手术基本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镇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6%)明显低于对照组(34.3%)。结论:儿童手术过程中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麻醉起效时间短,患儿可尽快清醒,不良反应较少,更加适用于儿童手术治疗。
作者:刘星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D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及乳酸杆菌制剂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D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赵琦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接种DPT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和对策。方法:收治DPT疫苗接种儿童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27例产生不良反应,其中试验组4例,对照组12例,试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PT疫苗接种出现不良反应是不可避免的,而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异常反应,提高护理的质量。
作者:刘瑞;王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3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6例。A组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联合缩宫素,B组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两组的出血量、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B组产后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少于A组。B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快速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较好,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晓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予硝酸甘油和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硝酸甘油组显效率76.36%,单硝酸异山梨酯组显效率52.73%。结论:硝酸甘油组短期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组。
作者:华川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利塞膦酸钠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塞膦酸钠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疾病活动性指标和骨密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塞膦酸钠能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骨质量,提高骨密度,并对类风湿病情活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杜正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用硫酸镁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支气管哮喘患儿,探讨对患儿肺功能和IgE的影响。方法:收治支气管哮喘患儿213例,选取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强的松,观察组给予硫酸镁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比两组的肺功能及IgE。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用力呼吸肺活量以及呼气峰流量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IgE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硫酸镁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支气管哮喘患儿取得很好的疗效,起效快速。
作者:魏琦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胎头吸引术与产钳术在阴道助产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收治胎头吸引术与产钳术阴道助产产妇120例,分析两组的助产成功率、母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产钳组助产时间短于胎头吸引组(P<0.05);产钳组新生儿面部皮肤损伤发生率高于胎头吸引组(P<0.05)。结论:胎头吸引术与产钳术各有优缺点,二者成功率与临床医师操作经验密切相关。根据产妇临床分娩进程合理选择助产术,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损伤。
作者:张丽妍;郑奎生;于进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认识。方法:收治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23例和普通型前置胎盘患者7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凶险性前置胎盘组孕妇年龄≥35岁,孕产次≥3次,剖宫产次≥2次数发生率明显大于普通组,产后出血、术中出血量、胎盘植入率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高龄孕妇、多次人流及多次剖宫产与凶险性前置胎盘有关,尽早诊断、及早治疗、做好围产期保健、降低剖宫产率是改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母婴结局的关键。
作者:朱喜云;戴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经筋结点手指点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颈椎病推拿治疗,治疗组给予经筋结点穴位进行手指点穴治疗,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指点穴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较采用颈椎病推拿治疗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范振林;姜慧强;魏卓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健康大讲堂在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给予糖尿病健康大讲堂的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状况、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健康教育后,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状况、糖化血红蛋白优于健康教育前。结论:健康大讲堂教育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和治疗有效性,并使护士的教育能力及沟通水平得到锻炼。
作者:洪燕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了解驻马店市孕产妇死亡率及相关死亡原因,探讨孕产妇死亡干预措施,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方法:2008-2012年收集孕产妇死亡相关资料,对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平均孕产妇死亡率12.18/10万,每年都有一定的波动,但近2年孕产妇死亡率表现明显的下降。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是羊水栓塞,发生20例(30.30%),其次是产科出血,发生19例(27.79%)。结论:加大孕产期保健知识宣教,做好围产期保健,强化孕产妇系统管理及高危孕产妇管理,加强产科质量建设,是保证孕产妇平稳度过孕产期和减少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作者:马海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