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161例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唐荣;罗阳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 预防用抗菌药物, 联用
摘要:目的 了解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产科剖宫产手术病例4161例,对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4161例剖宫产手术均使用了抗菌药物,患者年龄段以23~28岁区间比例大,共1825例,占43.86%;抗菌药物使用率高的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共2085例,占50.11%;抗菌药物联合应用1291例,全部是二联用药,占31.03%;抗菌药物使用天数从3~10 d不等;均为术后用药.结论我院剖宫产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选药不合理、给药时机不当、使用时间过长等突出问题,须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灯盏花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1995~2011年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灯盏花素注射液可致变态反应、消化、心血管、神经等系统不良反应尤以变态反应为主.结论临床人员应了解灯盏花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合理使用.

    作者:张树平;许勇;王桂花;陈晓健;初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治疗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共100例,所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与一般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红霉素治疗,每天25~30 mg/kg静脉滴注,1次/d,连续应用5 d,而后口服红霉素,每天25~30 mg/kg,连续应用7 d.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给予阿奇霉素注射液每天10 mg静脉滴注,1次/d,连续应用5 d,而后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每天10 mg/kg,1次/d,连续应用3 d.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治疗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借鉴.

    作者:刘保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微型钢板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康复护理

    总结11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行切开复位微创钢板内固定患者进行的康复护理,重视心理护理、术前宣教及专科护理,术后康复功能锻炼的指导.随访11例患者功能恢复良好,住院9~15 d出院.

    作者:马戈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奥硝唑制剂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奥硝唑(Ornidazole,ONZ)是继甲硝唑、替硝唑之后的第三代新型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厌氧菌作用和抗滴虫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1].与同类药物替硝唑相比,其抗菌活性强,半衰期长,临床疗效确切.近年来,随着临床需求扩大,奥硝唑的临床新制剂日渐增多,并取得了满意疗效.为此,笔者查阅近年相关文献,按剂型将所收集的奥硝唑医院制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黄小芳;胡正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急腹症老年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急腹症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与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急腹症老年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其余4例采用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并发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3例,伤口感染的患者5例,切口出现开裂1例.随访6个月并未出现复发.结论 急腹症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特征,大多伴有一种或多种内科疾病,易发生误诊且治疗难度大.结合病史调查和多种辅助检查手段有利于提高确诊率,并及时给予恰当的治疗措施,加强围术期处理,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熊安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派特灵治疗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报告

    目的 探讨派特灵治疗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0年10月份至今的96例HPV感染患者,采用中国科学院研制的纯中药制剂-派特灵进行相应治疗.结果 根据复查结果可以看出:96例病例中痊愈62例,有效29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4.8%.结论派特灵治疗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李军;刘杰;刘慧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探讨

    目的 总结分析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结合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探讨糖尿病治疗合理用药的原则和药物选用.结果 糖尿病药物的治疗原则主要体现在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结论在糖尿病治疗药物选择原则指导下的合理选用治疗药物具有很好临床意义.

    作者:冯智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低钙透析联合碳酸钙治疗血透患者(HD)高磷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低钙透析联合口服碳酸钙对血液透析患者(HD)高磷血症的治疗及对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的影响和副反应.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血透中心治疗的HD患者34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常规透析组17例,B组低钙透析组(透析液Ca离子浓度为1.25 mmol/L联合口服碳酸钙1.5 g/d)17例.所有患者均透析4个月,观察血钙、血磷、血iPTH水平的变化.所有入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每个月测血钙、血磷、血iPTH水平的变化.结果 常规透析组透析4个月后,患者血钙水平无明显变化,血磷无明显下降趋势(P>0.05),iPTH亦无明显升高(P>0.05).低钙透析组透析4个月后,患者血钙水平无明显下降趋势(P>0.05),血磷呈下降趋势(P<0.05),iPTH呈上升趋势(P<0.05).低钙透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4(11.76%),主要为肌痉挛和低血压.结论对合并高磷血症的血透患者(iPTH<300ng/L)阶段性采用低钙透析联合口服碳酸钙的方法可以降低血磷,能维持比较正常的血钙血磷浓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X线透视下三腔喂养管置入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在X线透视下置入三腔喂养管(FT)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在X线透视下置入F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X线透视下,经导丝导引,将导管插至十二指肠,交换入加硬导丝,沿加硬导丝将FT顺利送至空肠.结果 全部病例均一次性成功置入,平均X射线下操作时间为6.4 min,置管时间9 d~7周,期间FT位置良好、喂养顺利、胃肠减压效果良好、胃排空障碍消失,无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 X线透视下三腔喂养管置入简便快捷、安全实用,可以进行空肠内营养兼胃肠减压,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传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28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0年10月至2011年10月28例腹部手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8例腹部手术后患者,均于术后1周左右发生胃排空障碍,经全身支持疗法+胃肠动力药+中医针灸、热敷治疗而痊愈,治愈率100%,平均治疗时间26(10~45)d.结论 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采用中西医结合全身综合性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作者:周明银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痔疮的病因、危害及坐浴治疗探讨

    1 痔疮的病因目前的医学研究认为痔疮的发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1 解剖学原因人在站立或坐位时,肛门直肠位于下部,由于重力、脏器和粪便的压迫,静脉向上回流颇受障碍,容易扩张屈曲,形成痔疮.

    作者:马玉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胃癌手术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的护理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胃癌手术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的护理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胃癌手术患者共80例,上述患者均经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胃癌手术常规护理干预,置管时均严格无菌操作,置管过程与患者交流,转移患者注意力利用置管成功.观察组在设计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置管.记录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例数,同时记录两次以上置管成功患者.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一次性置管成功38例,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5%;对照组患者中一次性置管成功例数为30例,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75.0%.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胃癌手术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贾丽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护士礼仪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意义分析

    礼仪是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护士礼仪是一种专业的文化模式,是研究护理交往艺术的学问,不仅具有礼仪的基本特征,还具有护士专业的文化特性,它要求护理工作者将自己的本性纳入规矩,加以约束,时时用道德的力量支配自己的行为,以优雅的仪态、丰富的表情、得体的举止进行护理服务,体现出对患者的尊敬、友好、谦和,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张丹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来氟米特的不良反应分析与合理应用

    目的 探讨来氟米特(LEF)在临床应用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3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使用LEF进行治疗,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是消化系统的反应,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3.3%;其次,发生率较高的是皮肤系统反应,发生率为20.0%.结论 来氟米特在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但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临床医师在用药中不可因噎废食,在用药时合理应用,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作者:陆红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外科急腹症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外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急腹症患者97例,其中69例采取手术治疗,28例采取非手术的保守治疗.结果 治愈89例,好转8例,治愈率91.75%.术后并发心肺功能不全3例,切口开裂1例.结论 给予早期诊断的治疗的同时,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是提高外科急腹症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倪志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前的检查与准备

    目的 探讨可摘局部义占修复前的牙龄检查与准备方法.方法选取临床行可摘局部义齿患者修复前的检查与准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制取用于灌注可摘局部义齿工作模型用的印模之前完成.先取研究模,在模型上观察分析,结合口腔具体情况,充分考虑,反复对比,作出修复治疗计划.结论 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之前,要进行系统的临床检查和必要的修复前准备.

    作者:王孪双;王铁瑛;果利;楚红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全程护理

    胰岛素泵是皮下连续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可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可快速、有效地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现将我院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全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姜燕;阮家玲;申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早期获得性梅毒规范性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获得性梅毒规范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早期获得性梅毒患者35例,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240万U,每周注射一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 疗程结束后复查RPR,14例患者结果转阴,其余21例RRP滴度有所降低,治疗有效率为40%;治疗后外周血中IL-2、IL-4、TNF-α水平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获得性梅毒患者采用规范性治疗能够加快RPR转阴,有利于调控细胞免疫反应的强度.

    作者:徐秋琴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老年肺结核与中青年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与中青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比较,得出各自的特点.方法 选择20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和200例中青年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和临床分析来进行对比.结果 200例老年患者中,有效治疗的为140例,无效的为24例,死亡的为38例,中青年组的200例患者中,有效的为192例,无效的为6例,死亡2例.结论 肺结核病死率老年人高于中青年人,老年肺结核患者误诊率高于中青年肺结核患者.

    作者:孙振涛;梁吉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高校女生生殖健康教育需求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高校女生对生殖健康教育的态度及需求,为进一步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方法,选择8名高校女生通过访谈收集资料,了解高校女生对生殖健康教育的需求.结果 多数高校女生认为生殖健康教育是必须的,愿意接受生殖健康教育.结论高校应合理安排生殖健康教学内容,完善服务体系,满足高校女生的生殖健康需求.

    作者:丁郭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