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晶;翟英芬;刘计荣
目的 评价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试验组:复方芩兰口服液,口服,20 ml/次,3次/d;对照组:双黄连口服液,口服,20 ml/次,3次/d.结果 共有240例受试者成功入组,经过治疗后,两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解热时间分别为(24.28±17.16)h和(24.28±17.16)h,说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有效的和安全的,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郭胜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提高电子处方质量的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的门诊电子处方共18666张,对我院门诊电子处方中审核中发现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处方可以出现用法、用量不正确,无适应证用药或遴选的药物,适应证不相符,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不合理,不合理的联合用药,重复给药现象,配伍不当问题等.结论 增强处方医师的责任心,完善电子处方审核系统,加强审方药师综合素质等措施来提高电子处方质量.
作者:丁淑云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匹伐他汀片与阿托伐他汀片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经济效果.方法 将63例确诊为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随机分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1),分别给予匹伐他汀片2 mg/d和给予阿托伐他汀片20 mg/d.连续口服8周后比较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通过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结果 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率分别为87.50%、90.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分别为2例、5例;治疗成本分别为824.40元、939.76元,小成本分析法显示治疗组更占药物经济学优势.结论 匹伐他汀片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经济学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片.
作者:郭永谊;刘增香;张书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运用护理措施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发展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血糖稳定在理想水平,均满意出院.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多角度、个体化的护理,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稳定病情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窦丽波;方旭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重度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 回顾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重度突发性聋病例,比较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结果 鼓室注射组平均听阈提高35.3 dB,静脉注射组平均听阈提高37.1 dB,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有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禁忌的重度突聋患者,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可替代静脉注射地塞米松作为常规治疗.
作者:范绍翀;潘永;叶浩昕;钟晓声;黄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患者诊断及用药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改进对策,以期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针对2010~2012年本中心门诊在诊断及药物治疗方面存在问题的7个典型病例,结合临床医学、药理学理论和相关规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由于诊断失误致非合理用药4例,对药物药理学作用特点掌握不牢致非合理用药3例.出现问题的相关因素:违反诊疗技术常规、未能因病施治;医学和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牢;临床药学、处方调剂审核尚待加强.结论 医师应加强三基训练和知识更新,遵守诊疗技术规范,提高诊断和药物治疗学水平;药剂部门应创新处方调剂审核工作方法,严格把关.
作者:徐广琦;陈百军;冯玉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氨溴索雾化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60例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均8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退热、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用药7 d,观察两组患儿发热消退、咳嗽消失及双肺啰音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氨溴索雾化联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小儿肺炎疗效确切.
作者:史前进;钱新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从病例着手,对湿秘之阴虚证的形成机理、辨证要点及诊治进行探讨.
作者:张庆东;王丽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健康人群颈椎X线摄片体检的合理应用.方法 统计分析1562例健康体检者的颈椎X线正侧位片.结果 30岁以上各年龄组随年龄增加,颈椎椎间盘退行改变、骨质增生、韧带钙化及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等异常检出率明显增加.结论 30岁以上年龄组各种异常改变的检出率明显增加,行颈椎X线摄片检查收益较大.将颈椎X线摄片体检与健康宣教相结合,提高现代人自我保健能力是体检工作的重要举措.
作者:孙蓓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分析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治疗的58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灌注6个月后,ALT、BUN和Hb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1~25个月,58例膀胱癌患者复发率为5.17%,并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于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具有很好的疗效,患者耐受性好,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浩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基因检测指导NP方案用于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 通过检测患者的肿瘤标本的基因--STMN1 mRNA低表达,选择治疗方案.结果 患者的肿瘤标本的基因--STMN1 mRNA低表达对NP方案化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结论 基因检测指导个体化化疗定会为膀胱癌的治疗,为肿瘤的化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王太勇;邓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利培酮与9-羟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药浓度与剂量关系,确定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方法 对68例口服利培酮的精神分裂患者的血浆用液-质色谱仪进行检测,检测得到的血药浓度与服用剂量的关系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分别计算利培酮-剂量,9-羟利培酮-剂量,(利培酮+9-羟利培酮)-剂量三者的相关系数.结果 利培酮-剂量的相关系数r1=0.802,9-羟利培酮-剂量的相关系数r2=0.979,(利培酮+9-羟利培酮)-剂量的相关系数r3=0.981.结论 9-羟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
作者:赵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确定十味百合胶囊辅料种类和用量.方法 以颗粒吸湿率和休止角为指标,通过辅料种类、辅料配比筛选试验,优选出佳辅料后,再对佳辅料的不同用量进行考察.结果 加入辅料后,颗粒的吸湿率和流动性都有明显改善,其中糊精和可溶性淀粉制粒效果好.结论 辅料选用糊精和可溶性淀粉,添加比例为干膏粉∶糊精:可溶性淀粉为8:1:1,制得颗粒具有佳吸湿率和流动性.
作者:陈红艳;曹德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并评价采用替罗非班对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微循环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分成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状况、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以及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1.5 h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有l例患者术后10 d出现再梗死,给予再干预后终死亡,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未见明显差异,观察组心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观察组发生牙龈出血者4例,对照组牙龈出血3例,两组均未见颅内出血与血小板减少症病例.术后观察组凝血因子TF与vWF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PT与AFTT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替罗非班对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能够争取更多时间以防止大量心肌细胞发生永久性坏死,有效解除心肌微循环障碍,明显降低无复流现象.
作者:孙梅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DR)静脉肾盂造影(IV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GE数字X线机对125例静脉尿路造成影的病例进行分析,常规腹部准备及碘过敏试验,上臂静脉注射泛影葡胺40 ml,头低足高10°~15°,动态采集数据,视检查影像可进行调整体位及延时检查.结果 125例静脉尿路造影经数字动态采集图像后,影像清晰,除2例肾功能不全者显影效果较差外,其余均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其中,泌尿系结石101例.先天畸形3例,腹部占位2例,肾占位2例.膀胱病变38例(含结石、前列腺肥大,占位).结论 数字X线(DR)检查由于其影像清晰,动态实时成像,多轴位的观察,检查方法简单,无痛苦,加上优越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可使泌尿系疾病的诊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荣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10~16周妊娠疗效,寻求安全有效的终止妊娠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61例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10~16周妊娠病例,观察其疗效.结果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10~16周终止妊娠成功率达91.8%,其16.39%﹙10例﹚因胎膜欠缺或孕囊不完整行清宫术,9.84%﹙6例﹚因胎盘未排出行钳夹术;8.2%﹙5例﹚考虑失败行钳夹术.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10~16周妊娠是安全有效的,有临床推广意义,但仍应住院观察,严密观察阴道出血及妊娠物排出情况,及时行清宫术或钳夹术.
作者:郝沁莉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用中频治疗仪直流导入活血化瘀、消炎镇痛中药治疗腰痛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6例腰痛患者(其中腰椎间盘突出145例、急性腰扭伤143例、慢性腰肌劳损198例),采用我们自配的活血化瘀、消炎镇痛中药调酒制剂,用中频治疗仪直流局部导入治疗.结果 治愈率达67.28%、总显效率达84.36%、总有效率达94.86%.治疗前后症状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我们调制的活血化瘀、消肿镇痛散的中药配方,以及药剂的调制方和采用中频治疗仪直流局部导入治疗方法合理、科学、有效,是治疗腰痛疾患的先进方法.
作者:郭锦禧;陈月华;邓振博;李云;杨明森;黄宇荣;何锦洪;叶志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农村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MMPI对41例农村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母亲及对照组41例母亲进行测查.结果 农村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母亲组与对照组母亲相比,D、Pd、Pt、Sc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母亲(P<0.05),而Ma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母亲(P<0.05).结论 农村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母亲普遍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问题,做好这些母亲的心理卫生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十分必要.
作者:蔡效红;徐保锋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的实践探索.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在于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9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优质护理服务组)47例,对照组(传统护理组)52例,比较两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神经内科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为97.9%,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神经内科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计算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患者当中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当中实施此种护理方法能够提高护理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可以推广.
作者:黄丽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对儿童临床合理用药进行分析,保障儿童的用药安全.方法 儿科临床药物治疗研究的对象在广义上包括从胚胎、胎儿、新生儿、婴儿、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期儿童到青春期的儿童.通过对他们的生理功能特点进行分析,并通过一典型案例对儿童的用药特点进行阐述,提出儿童用药的常见问题,对儿童合理用药进行指导.结果 为保证儿童的安全健康,必须要了解患儿的生理特点,做到合理用药.结论 指导儿童合理、安全、有效地用药对任何一位药师来讲都是一项重要的课题,药师应当掌握儿童用药的主要原则及应对措施,要恪守职照道德,全面掌握各项专业技能,熟悉沟通技巧,充分保障儿童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阮毅铭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