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浩
目的 分析研究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6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肾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缬沙坦,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微量白蛋白尿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等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UAER、Cr、BUN分别为(142.8±16.5)μg/min、(66.9±9.5)μmol/L和(3.6±1.1)mmol/L,较对照组治疗后的(195.4±20.1) μg/min、(85.5±10.8) μmol/L和(5.8±1.4) mmol/L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我校腹泻病的发病情况、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校接诊201例急性腹泻患者的进行血常规、便常规及悬滴试验检查并进行临床信息登记.结果 201例急性腹泻患者,血常规异常103例,占51.2%,便常规异常149例,占74.5%,悬滴试验全部阴性.诊断感染性腹泻147例,占73.1%.治疗中使用抗生素共139例,占69.2%.结论 对于腹泻病诊断上过分依赖实验室检查,忽略病史和临床特点,存在严重抗生素滥用现象.
作者:孙晶;翟英芬;刘计荣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常规体检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情况,探讨经颅多普勒(TCD)作为常规体检项目的必要性.方法 自某几个单位常规体检者中,随机抽取双侧颞窗透声良好者,用EDAN仪器有限公司产CBS-Ⅱ型经颅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测.结果 通过对常规体检者检测,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脑血流动力学异常者阳性率在增加,但他们多数无自觉症状.结论 应用TCD可以及早发现无症状性脑血管病患者,应列为常规体检项目.
作者:牛卫卫;李巍;张冬丽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干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signa profile 0.2T永磁型低场磁共振设备对脑干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MR DWI及常规 MR扫描(FLair T1WI T2WI).结果 60例超急性期脑干梗塞患者55例DWI表现为高信号,5例FLair T2WI表现为高信号,FLairT1WI均未见显示病灶.
作者:雷立章;王会轩;张德华;王俊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用高脂乳液制造SD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进行随机划分三组,分别是非诺贝特酯组、对照组、易善复组,进行8周治疗后,检测肝组织生化反应和病理学研究.结果 非诺贝特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肝脂水平有明显降低的作用,使脂肪变性得到改善.结论 非诺贝特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治疗作用明显.
作者:彭丽华;师伯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为了缓解产妇的高度紧张情绪,促进宫口扩张,从而加速产程,达到顺利分娩.方法 抽取400例初产妇,分为实验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实验组在第一产程潜伏期应用地西泮针10 mg缓慢静脉推注.结果 实验组产妇情绪放松,宫口扩张速度加快,产程缩短,从而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与产后出血率的发生.结论 地西泮针在第一产程潜伏期应用于精神紧张的初产妇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崇俊;段福娟;王枝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患者诊断及用药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改进对策,以期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针对2010~2012年本中心门诊在诊断及药物治疗方面存在问题的7个典型病例,结合临床医学、药理学理论和相关规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由于诊断失误致非合理用药4例,对药物药理学作用特点掌握不牢致非合理用药3例.出现问题的相关因素:违反诊疗技术常规、未能因病施治;医学和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牢;临床药学、处方调剂审核尚待加强.结论 医师应加强三基训练和知识更新,遵守诊疗技术规范,提高诊断和药物治疗学水平;药剂部门应创新处方调剂审核工作方法,严格把关.
作者:徐广琦;陈百军;冯玉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开放式测量法与连续动态密闭式测量法监测中心静脉压.方法 同时在同一中心静脉使用传统开放式测量法和应用换能器连续动态测量法进行比较80例,比较两者有无差异性.结果 两种监测法所得CV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压力传感器连续动态监测中心静脉压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李昕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处方现状,提高处方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7~12月每月一日处方,按科室分层等比例抽取100人次处方,共600人次处方,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对处方指标进行统计并对不合理用药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门诊处方用药指标较为合理,处方合理使用率95.5%.结论 医院应加强相关知识培训,医师应增加责任心,药师应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减少不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程晓;藏全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关节韧带变形、慢性损伤刺激或压迫了颈神经根等组织而发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候群.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椎病中发病率高,约占60%.2005年3月至2010年11月笔者运用加味葛根汤治疗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丁立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对三伏贴治疗风湿病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医院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三伏贴治疗.以1年为1个疗程,随访对照观察2年.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7.50%.结论 三伏贴治疗风湿病有较好的疗效,对关节炎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守法;曹建欣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脑出血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肿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肿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但观察组减少更加明显(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能促进血肿吸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林云宾;陈木杨;邓伟良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对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因偏头痛性眩晕前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22例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倍他司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98.36%,对照组的显效率为77.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33%,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7.02%,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较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两组患者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有3例,不良反应率为4.91%,患者经及时的处理或停药后,不良反应现象均得到好转,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3.2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涛;晋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利培酮与9-羟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药浓度与剂量关系,确定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方法 对68例口服利培酮的精神分裂患者的血浆用液-质色谱仪进行检测,检测得到的血药浓度与服用剂量的关系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分别计算利培酮-剂量,9-羟利培酮-剂量,(利培酮+9-羟利培酮)-剂量三者的相关系数.结果 利培酮-剂量的相关系数r1=0.802,9-羟利培酮-剂量的相关系数r2=0.979,(利培酮+9-羟利培酮)-剂量的相关系数r3=0.981.结论 9-羟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
作者:赵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麝香保心丸,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生化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8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疗效确切,配合精心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
作者:李燕;白延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农村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MMPI对41例农村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母亲及对照组41例母亲进行测查.结果 农村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母亲组与对照组母亲相比,D、Pd、Pt、Sc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母亲(P<0.05),而Ma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母亲(P<0.05).结论 农村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母亲普遍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问题,做好这些母亲的心理卫生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十分必要.
作者:蔡效红;徐保锋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总结了22例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对22例行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良性疾病的患者资料,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2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出血少,无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安全可靠,通过完善术前准备,加强手术后观察及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和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确保手术成功.
作者:丁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运用护理措施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发展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血糖稳定在理想水平,均满意出院.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多角度、个体化的护理,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稳定病情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窦丽波;方旭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健康人群颈椎X线摄片体检的合理应用.方法 统计分析1562例健康体检者的颈椎X线正侧位片.结果 30岁以上各年龄组随年龄增加,颈椎椎间盘退行改变、骨质增生、韧带钙化及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等异常检出率明显增加.结论 30岁以上年龄组各种异常改变的检出率明显增加,行颈椎X线摄片检查收益较大.将颈椎X线摄片体检与健康宣教相结合,提高现代人自我保健能力是体检工作的重要举措.
作者:孙蓓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综合干预前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能够准确反映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DDDs/100人天对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及第二季度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医院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后,全院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第一季度的94.70下降为第二季度65.48.结论 通过综合干预措施的干预,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更为合理.
作者:刘丽英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