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场磁共振DWI序列在脑干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方面的应用

雷立章;王会轩;张德华;王俊峰

关键词:低场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脑梗死
摘要:目的 探讨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干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signa profile 0.2T永磁型低场磁共振设备对脑干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MR DWI及常规 MR扫描(FLair T1WI T2WI).结果 60例超急性期脑干梗塞患者55例DWI表现为高信号,5例FLair T2WI表现为高信号,FLairT1WI均未见显示病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甲胎蛋白的临床检测与意义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 )的临床检测与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住院的患者120例,进行AFP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阳性率为75%~80%.其他恶性肿瘤,如胚胎细胞瘤、胃癌、胆道癌、胰癌和肺癌也可增高.结论 甲胎蛋白的临床检测是目前比较有价值的诊断肝癌和生殖细胞肿瘤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凤琴;廖博;刘丽萍;颜新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10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术中护理

    目的 探讨护理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106例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分析护理配合对提升PCI成功率的意义.结果 106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100%.结论 充分的术前护理准备、默契的术中护理配合和仔细的术后护理观察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蒋继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分析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治疗的58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灌注6个月后,ALT、BUN和Hb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1~25个月,58例膀胱癌患者复发率为5.17%,并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于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具有很好的疗效,患者耐受性好,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浩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孕期的营养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孕期营养健康教育,消除和减少影响孕妇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人口生育质量.方法 通过文献调查和对孕产期妇女的调查,分析阐述营养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结果 孕期营养健康教育主要有三种方式,内容主要包括蛋白质、热能、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的合理补充与教育.结论 孕期营养健康教育是促使孕妇改善健康行为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应根据孕妇的个性特质,加强指导.

    作者:张振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十味百合胶囊辅料优选工艺研究

    目的 确定十味百合胶囊辅料种类和用量.方法 以颗粒吸湿率和休止角为指标,通过辅料种类、辅料配比筛选试验,优选出佳辅料后,再对佳辅料的不同用量进行考察.结果 加入辅料后,颗粒的吸湿率和流动性都有明显改善,其中糊精和可溶性淀粉制粒效果好.结论 辅料选用糊精和可溶性淀粉,添加比例为干膏粉∶糊精:可溶性淀粉为8:1:1,制得颗粒具有佳吸湿率和流动性.

    作者:陈红艳;曹德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特殊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降糖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一些特殊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总结自2005年至2012年所治疗的特殊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办法.结果 不同的患者,根据其自身条件不同,采取不同的降糖治疗办法,血糖均能平稳达标.结论 昏迷或者智力低下不能正常进食的糖尿病患者、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妊娠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昏迷者,他们的降糖治疗有其特殊性,需要制定出适合其自身条件的方法,血糖均能基本达标.

    作者:武彦莉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麝香保心丸,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生化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8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疗效确切,配合精心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

    作者:李燕;白延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吲哚美辛理化性质的测定及研究pH对其经皮渗透活性的影响

    目的 测定吲哚美辛(IND)的理化性质及研究pH对其经皮渗透活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IND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体外分析方法,测定药物在水、不同pH缓冲液(PBS)中的溶解度;运用ACD/labs软件中的pKa DB模块计算药物分子的解离常数(pKa);摇瓶法测定药物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logP);通过测定药物在不同溶媒中的溶解度,选择满足漏槽条件的接受液,同时选择离体豚鼠皮肤,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测定稳态渗透速率常数(Js)稳态渗透系数(Ps).结果 IND的pKa 为4.18,logP为4.10;IND在pH为9.0时溶解度大,达到2428.45 mg/L;加入短分子醇类溶解度显著增大;IND的Js及Q随pH升高而增大,Ps随pH升高而降低.结论 IND为难溶性药物,pH可显著影响其溶解度;IND溶解度、pKa和logP的测定可为进一步研究IND的经皮渗透制剂提供基础.当药物在介质中饱和时,可以通过调节pH增加IND的经皮渗透速率.

    作者:王晓丽;周宋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东北农村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及应对措施

    目的 对东北农村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分析提出应对措施,降低高血压患病率,提高控制率.方法 针对124例符合WHO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慢性病管理.结论 系统的高血压慢性病管理完全可以提高农村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实验动物肝组织石蜡切片制作中易发问题探讨

    实验动物肝组织石蜡切片在肝病研究、抗肝炎药物药效评价、新药毒理学评价和组织病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石蜡切片制作流程影响因素复杂,且肝组织具有质地较脆导致蜡块切片容易碎裂等特点,难以制作高质量切片.故本文结合肝组织的特点,重点对常见实验动物肝组织石蜡切片制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柏美玲;宋昱;林群凡;邓爽;胡少青;伍义行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的实践探索

    目的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的实践探索.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在于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9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优质护理服务组)47例,对照组(传统护理组)52例,比较两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神经内科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为97.9%,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神经内科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计算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患者当中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当中实施此种护理方法能够提高护理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可以推广.

    作者:黄丽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浅谈儿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

    通过分析影响儿科护理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将安全管理应用到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去.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提高儿科护理临床疗效.

    作者:寻桂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奥扎格雷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145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与低分子肝素.对照组7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肠溶阿斯匹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明显低于治疗前,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 奥扎格雷与低分子肝素联合用药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吉翔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腹腔镜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40例采用MTX单次肌内注射治疗作为药物组,4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作为腹腔镜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同时对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监测血β-HCG,无持续性妊娠发生.治疗后3个月在我院门诊复查,腹腔镜组患者包块消失.药物组患者有1例包块仍然存在,经中药治疗后,包块逐渐缩小消失.腹腔镜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为(6.56±2.18)d,住院时间为(6.14±2.12)d,药物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为(12.56±4.54)d,住院时间为(14.32±4.90)d,腹腔镜组明显低于药物组;腹腔镜组住院费用为(3798.6±178.9)元,药物组为(1567.9±158.0)元,腹腔镜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药物组.结论 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显著,是治疗异位妊娠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莉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确诊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脑梗死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流动力学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改善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燕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L-苹果酸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 探讨L-苹果酸对睡眠剥夺(S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1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D+生理盐水)和实验组(SD+L-苹果酸),用多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SD模型,SD48 h和SD72 h后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记忆能力.结果 实验组大鼠的SD48 h和SD72 h水迷宫反应时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 L-苹果酸能改善睡眠剥夺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邓龙祥;陈况;叶初阳;王黎平;刘芳娥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参草通脉颗粒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参草通脉颗粒在临床中治疗慢性心衰疗效确切,有效率达到90%以上,为了进一步明确中药的疗效成分便于推广研究.我们探讨其主要药物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佳醇提取工艺条件,为丹参药材的综合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参酮ⅡA的提取量及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回流法提取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以10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设计合理,丹参酮ⅡA提取率较高.

    作者:黄忠钧;张艳;孟庆生;肖雪;王思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582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集到582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报告,建立数据库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引起582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药物,经统计主要药物以抗菌素类为主,共284例,占全部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48.8%,其中儿童ADR主要损害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共286例,占ADR的49.1%.结论 加强儿童ADR的监测,注意儿童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

    作者:刘滢;黄可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匹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 比较匹伐他汀片与阿托伐他汀片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经济效果.方法 将63例确诊为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随机分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1),分别给予匹伐他汀片2 mg/d和给予阿托伐他汀片20 mg/d.连续口服8周后比较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通过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结果 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率分别为87.50%、90.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分别为2例、5例;治疗成本分别为824.40元、939.76元,小成本分析法显示治疗组更占药物经济学优势.结论 匹伐他汀片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经济学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片.

    作者:郭永谊;刘增香;张书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多药联合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思密达、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 g,1次/d,静脉滴注,并予思密达3 g,3次/d,口服.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头孢曲松钠2.0 g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给予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必要的对症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孢曲松钠合思密达、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郭彦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