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桂梅
目的 探讨病区护士长运用柔性管理对新护士进行培养与管理的效果.方法 针对新护士的特点和不足,护士长从关心、关爱、包容的角度出发,运用各种管理技巧,激励新护士主动做好护理工作.结果 新护士很快胜任本岗位的护理工作.结论 护士长将柔性管理运用于新护士的培养,可以使新护士更好更快的适应临床工作.
作者:贾巧玲;许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利培酮与9-羟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药浓度与剂量关系,确定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方法 对68例口服利培酮的精神分裂患者的血浆用液-质色谱仪进行检测,检测得到的血药浓度与服用剂量的关系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分别计算利培酮-剂量,9-羟利培酮-剂量,(利培酮+9-羟利培酮)-剂量三者的相关系数.结果 利培酮-剂量的相关系数r1=0.802,9-羟利培酮-剂量的相关系数r2=0.979,(利培酮+9-羟利培酮)-剂量的相关系数r3=0.981.结论 9-羟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
作者:赵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斯普林注射液佐治儿童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 将17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即分成2组,治疗组88例,对照组86例.治疗组应用痰热清同时加斯普林注射液剂量2~4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单用同种抗病毒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斯普林注射液佐治儿童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作者:邸顺祥;徐志英;朱庆玲;张莹;潘洋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确定十味百合胶囊辅料种类和用量.方法 以颗粒吸湿率和休止角为指标,通过辅料种类、辅料配比筛选试验,优选出佳辅料后,再对佳辅料的不同用量进行考察.结果 加入辅料后,颗粒的吸湿率和流动性都有明显改善,其中糊精和可溶性淀粉制粒效果好.结论 辅料选用糊精和可溶性淀粉,添加比例为干膏粉∶糊精:可溶性淀粉为8:1:1,制得颗粒具有佳吸湿率和流动性.
作者:陈红艳;曹德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并评价采用替罗非班对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微循环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分成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状况、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以及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1.5 h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有l例患者术后10 d出现再梗死,给予再干预后终死亡,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未见明显差异,观察组心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观察组发生牙龈出血者4例,对照组牙龈出血3例,两组均未见颅内出血与血小板减少症病例.术后观察组凝血因子TF与vWF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PT与AFTT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替罗非班对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能够争取更多时间以防止大量心肌细胞发生永久性坏死,有效解除心肌微循环障碍,明显降低无复流现象.
作者:孙梅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索不同剂量的复方苦参注射液用于中、晚期癌肿疼痛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平行对照、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试验组: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次,1次/d,静脉点滴;对照组:复方苦参注射液12 ml/次,1次/d,静脉点滴.结果 共有48例受试者成功入组,经过28 d治疗后,两组用于癌肿疼痛的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缓解率和无痛时间相比P值分别为0.45和0.50,说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次较12 ml/次的止痛效果明显,用于癌肿疼痛是有效的和安全的,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海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腰间盘突出症在基层医院已广泛开展,针对我院的临床实行手术案例,笔者通过工作经验来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因突出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状群和体征,可为临床体征定位提供依据.
作者:王涵;陈希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106例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分析护理配合对提升PCI成功率的意义.结果 106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100%.结论 充分的术前护理准备、默契的术中护理配合和仔细的术后护理观察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蒋继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MEBO治疗新生儿烧伤的效果.方法 9例新生儿患者全程应用MEBO治疗.结果 9例均20 d内痊愈,随访未见瘢痕生成及功能障碍.结论 MEBO治疗新生儿烧伤方法简单,愈后好,无毒副作用.
作者:李继洋;惠雷;郭力;盖亚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本研究选择普通头皮电极为一侧大脑半球的正相尖波(有的波及对侧或左右交替出现),且同时蝶骨电极阳性的颞叶癫痫患者,观察这种尖波在非快速眼动期(NREM)睡眠各期中的出现特点.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多导数字化视频脑电图检查,24 h描记清醒及自然睡眠脑电图.对清醒和NREM的脑电图描记进行人工逐帧分析.结果 及结论 自然睡眠脑电图对于尖波的检出较清醒时有所增加;NREM的Ⅰ、Ⅱ期尖波出现次数较慢波睡眠期明显增多,在NREMⅣ期,尖波出现的更少;在NREM睡眠时可检出较清醒时更多的双侧交替出现的异常放电.
作者:黄炼红;雷惠新;林守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对三伏贴治疗风湿病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医院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三伏贴治疗.以1年为1个疗程,随访对照观察2年.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7.50%.结论 三伏贴治疗风湿病有较好的疗效,对关节炎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守法;曹建欣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研究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6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肾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缬沙坦,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微量白蛋白尿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等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UAER、Cr、BUN分别为(142.8±16.5)μg/min、(66.9±9.5)μmol/L和(3.6±1.1)mmol/L,较对照组治疗后的(195.4±20.1) μg/min、(85.5±10.8) μmol/L和(5.8±1.4) mmol/L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提高中华民族人口素质的前提和基础,是促进我国经济繁荣和社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优生优育工作在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优生优育既涉及每个家庭的生活幸福,又关系到民族的兴旺与发达,她所表现的正是能够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和社会和谐度,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共同愿望.综合这几年的经验,做好优生优育工作应抓住以下几点.
作者:张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推拿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02年01月我院治疗的151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推拿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75例(单纯推拿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推拿配合艾灸是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有效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作者:梁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运用护理措施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发展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血糖稳定在理想水平,均满意出院.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多角度、个体化的护理,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稳定病情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窦丽波;方旭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关节韧带变形、慢性损伤刺激或压迫了颈神经根等组织而发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候群.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椎病中发病率高,约占60%.2005年3月至2010年11月笔者运用加味葛根汤治疗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丁立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西咪替丁与立止血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09月份至2011年12月份就就诊于我院的15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9例(西咪替丁与立止血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对照组77例(立止血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3%,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咪替丁与立止血联合用药方案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方法,建议临床继续深入研究.
作者:李新龙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患者诊断及用药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改进对策,以期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针对2010~2012年本中心门诊在诊断及药物治疗方面存在问题的7个典型病例,结合临床医学、药理学理论和相关规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由于诊断失误致非合理用药4例,对药物药理学作用特点掌握不牢致非合理用药3例.出现问题的相关因素:违反诊疗技术常规、未能因病施治;医学和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牢;临床药学、处方调剂审核尚待加强.结论 医师应加强三基训练和知识更新,遵守诊疗技术规范,提高诊断和药物治疗学水平;药剂部门应创新处方调剂审核工作方法,严格把关.
作者:徐广琦;陈百军;冯玉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脑出血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肿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肿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但观察组减少更加明显(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能促进血肿吸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林云宾;陈木杨;邓伟良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分析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治疗的58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灌注6个月后,ALT、BUN和Hb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1~25个月,58例膀胱癌患者复发率为5.17%,并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于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具有很好的疗效,患者耐受性好,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浩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