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顺祥;徐志英;朱庆玲;张莹;潘洋
目的 观察前列舒通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选取360 例门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随机分为治疗组(前列舒通胶囊) 240 例和对照组120 例(前列康片),均以30 d 为1 个疗程,比较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25% 和72.33%,对照组的疗效明显劣于治疗组,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 = - 3.434,P< 0.01).结论 前列舒通胶囊对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艾德华;田淑艳;唐立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IgA肾病患者脂联素、C反应蛋白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测定47例不同临床表现的IgA肾病患者血糖、胰岛素、脂联素、C反应蛋白、肾功能和血脂水平.结果 IgA肾病患者肾功能不全组脂联素水平表达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肾病综合征组、高于肥胖组,患者的炎症状态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结论 IgA肾病患者脂联素水平表达与胰岛素抵抗、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相关;胰岛素抵抗是加速慢性肾病的重要因素.
作者:蒙庆旭;唐毓启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病例8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为95%,而对照组仅为80%,研究组腹围和腹水量下降程度和24 h尿量增加程度均大于对照组.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疗效确切,且经济实用,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治疗方法.
作者:侯金亭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用中频治疗仪直流导入活血化瘀、消炎镇痛中药治疗腰痛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6例腰痛患者(其中腰椎间盘突出145例、急性腰扭伤143例、慢性腰肌劳损198例),采用我们自配的活血化瘀、消炎镇痛中药调酒制剂,用中频治疗仪直流局部导入治疗.结果 治愈率达67.28%、总显效率达84.36%、总有效率达94.86%.治疗前后症状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我们调制的活血化瘀、消肿镇痛散的中药配方,以及药剂的调制方和采用中频治疗仪直流局部导入治疗方法合理、科学、有效,是治疗腰痛疾患的先进方法.
作者:郭锦禧;陈月华;邓振博;李云;杨明森;黄宇荣;何锦洪;叶志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病区护士长运用柔性管理对新护士进行培养与管理的效果.方法 针对新护士的特点和不足,护士长从关心、关爱、包容的角度出发,运用各种管理技巧,激励新护士主动做好护理工作.结果 新护士很快胜任本岗位的护理工作.结论 护士长将柔性管理运用于新护士的培养,可以使新护士更好更快的适应临床工作.
作者:贾巧玲;许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处方现状,提高处方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7~12月每月一日处方,按科室分层等比例抽取100人次处方,共600人次处方,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对处方指标进行统计并对不合理用药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门诊处方用药指标较为合理,处方合理使用率95.5%.结论 医院应加强相关知识培训,医师应增加责任心,药师应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减少不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程晓;藏全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孕期营养健康教育,消除和减少影响孕妇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人口生育质量.方法 通过文献调查和对孕产期妇女的调查,分析阐述营养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结果 孕期营养健康教育主要有三种方式,内容主要包括蛋白质、热能、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的合理补充与教育.结论 孕期营养健康教育是促使孕妇改善健康行为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应根据孕妇的个性特质,加强指导.
作者:张振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派罗欣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不良反应观察及临床护理.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01月至2012年06月我院治疗的186例应用派罗欣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护理措施.结果 应用派罗欣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5%,其中以流感样症状发生率高,其次为骨髓抑制,与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派罗欣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良好地临床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崔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提高电子处方质量的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的门诊电子处方共18666张,对我院门诊电子处方中审核中发现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处方可以出现用法、用量不正确,无适应证用药或遴选的药物,适应证不相符,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不合理,不合理的联合用药,重复给药现象,配伍不当问题等.结论 增强处方医师的责任心,完善电子处方审核系统,加强审方药师综合素质等措施来提高电子处方质量.
作者:丁淑云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改善院前急救时护患矛盾,减少护患纠纷,提高防范措施.方法 通过对院前急救中护患纠纷的常见因素的分析,加强护患沟通,增加收费的透明度,提高急救技能.结果 急救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结论 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急救技能,能改善护患矛盾,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江行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实验动物肝组织石蜡切片在肝病研究、抗肝炎药物药效评价、新药毒理学评价和组织病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石蜡切片制作流程影响因素复杂,且肝组织具有质地较脆导致蜡块切片容易碎裂等特点,难以制作高质量切片.故本文结合肝组织的特点,重点对常见实验动物肝组织石蜡切片制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柏美玲;宋昱;林群凡;邓爽;胡少青;伍义行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健康人群颈椎X线摄片体检的合理应用.方法 统计分析1562例健康体检者的颈椎X线正侧位片.结果 30岁以上各年龄组随年龄增加,颈椎椎间盘退行改变、骨质增生、韧带钙化及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等异常检出率明显增加.结论 30岁以上年龄组各种异常改变的检出率明显增加,行颈椎X线摄片检查收益较大.将颈椎X线摄片体检与健康宣教相结合,提高现代人自我保健能力是体检工作的重要举措.
作者:孙蓓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山楂对高脂血症小鼠模型血脂代谢及降脂酶的影响.方法 取18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辛伐他汀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山楂高、中、低剂量组.除了空白对照组的小鼠外,其它组都要服用脂肪乳剂以便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在五天造模之后,开始进行不同处理.结果 山楂颗粒三个小组和高血脂模型组进行比较,发现食用山楂的各小组HDL-C都能够升高(P<0.05);除了山楂中剂量组之外,其他小组Tc都可以降低(P<0.05);山楂各小组都可以使TG降低(P<0.05).结论 山楂可以促进降脂酶的影响,调节血脂代谢,预防动脉硬化.
作者:宋敏;曹宝鑫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的儿科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的3000份儿科门诊处方及2000份住院病历,对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儿科常见的用药误区,并提出合理用药的建议.结果 共发现处方不用药处方102张,占处方总数的3.40 %,发现不合理用药病历53份,占住院病历总数的2.65%,常见的用药误区表现在剂量过大或过小、用药时间或方法错误、联合用药不当出现配伍禁忌或重复用药、抗生素滥用等.结论 基层医院在儿科门诊及病房用药方面存在较多误区,应给予有效的监督和指导,随时对处方和病历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纠正,以促进患者的合理用药.
作者:王宝臣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对东北农村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分析提出应对措施,降低高血压患病率,提高控制率.方法 针对124例符合WHO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慢性病管理.结论 系统的高血压慢性病管理完全可以提高农村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综合干预前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能够准确反映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DDDs/100人天对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及第二季度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医院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后,全院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第一季度的94.70下降为第二季度65.48.结论 通过综合干预措施的干预,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更为合理.
作者:刘丽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间质性膀胱炎(IC)的术后护理.方法 分析本院泌尿外科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间质性膀胱炎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着重阐述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疾病宣教、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结论 通过系统有效的护理,使患者消除了焦虑、紧张、恐惧心理,以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谭玉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10~16周妊娠疗效,寻求安全有效的终止妊娠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61例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10~16周妊娠病例,观察其疗效.结果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10~16周终止妊娠成功率达91.8%,其16.39%﹙10例﹚因胎膜欠缺或孕囊不完整行清宫术,9.84%﹙6例﹚因胎盘未排出行钳夹术;8.2%﹙5例﹚考虑失败行钳夹术.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10~16周妊娠是安全有效的,有临床推广意义,但仍应住院观察,严密观察阴道出血及妊娠物排出情况,及时行清宫术或钳夹术.
作者:郝沁莉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心肌梗死患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2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丹红注射液组)每组各36例,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的血清SOD、LPO及MD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周和2周的SOD均高于对照组,LPO及MDA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有效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抗氧化能力,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姚德金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病毒感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中的特点及其对AECOPD的影响.方法 将176例AECOPD患者、133例COPD稳定期患者、80例健康者分别纳入Ⅰ组、Ⅱ组和健康组,对三组人群进行病毒感染率及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Ⅰ、Ⅱ组患者的病毒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Ⅰ组的IgM阳性率显著高于Ⅱ组和健康组(P<0.05),Ⅰ、Ⅱ组的IgG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Ⅰ组患者IgM中ADV、RSV阳性率显著高于Ⅱ组和健康组(P<0.05),Ⅰ、Ⅱ两组患者IgG中ADV、RSV、CMV、HSV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 病毒感染与AECOPD关系密切,且病毒潜在的反复感染是CDPD病情的发展恶化的重要因素.
作者:葛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