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确诊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脑梗死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流动力学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改善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燕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从病例着手,对湿秘之阴虚证的形成机理、辨证要点及诊治进行探讨.
作者:张庆东;王丽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运用护理措施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发展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血糖稳定在理想水平,均满意出院.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多角度、个体化的护理,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稳定病情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窦丽波;方旭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健康人群颈椎X线摄片体检的合理应用.方法 统计分析1562例健康体检者的颈椎X线正侧位片.结果 30岁以上各年龄组随年龄增加,颈椎椎间盘退行改变、骨质增生、韧带钙化及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等异常检出率明显增加.结论 30岁以上年龄组各种异常改变的检出率明显增加,行颈椎X线摄片检查收益较大.将颈椎X线摄片体检与健康宣教相结合,提高现代人自我保健能力是体检工作的重要举措.
作者:孙蓓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提高电子处方质量的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的门诊电子处方共18666张,对我院门诊电子处方中审核中发现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处方可以出现用法、用量不正确,无适应证用药或遴选的药物,适应证不相符,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不合理,不合理的联合用药,重复给药现象,配伍不当问题等.结论 增强处方医师的责任心,完善电子处方审核系统,加强审方药师综合素质等措施来提高电子处方质量.
作者:丁淑云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西咪替丁与立止血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09月份至2011年12月份就就诊于我院的15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9例(西咪替丁与立止血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对照组77例(立止血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3%,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咪替丁与立止血联合用药方案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方法,建议临床继续深入研究.
作者:李新龙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探讨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的影响.对48例晚期癌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进行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及疼痛护理,评估是否达到减轻痛苦,延缓病期,延长寿命,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及家庭满意的结果.
作者:李会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利培酮与9-羟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药浓度与剂量关系,确定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方法 对68例口服利培酮的精神分裂患者的血浆用液-质色谱仪进行检测,检测得到的血药浓度与服用剂量的关系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分别计算利培酮-剂量,9-羟利培酮-剂量,(利培酮+9-羟利培酮)-剂量三者的相关系数.结果 利培酮-剂量的相关系数r1=0.802,9-羟利培酮-剂量的相关系数r2=0.979,(利培酮+9-羟利培酮)-剂量的相关系数r3=0.981.结论 9-羟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
作者:赵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实验动物肝组织石蜡切片在肝病研究、抗肝炎药物药效评价、新药毒理学评价和组织病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石蜡切片制作流程影响因素复杂,且肝组织具有质地较脆导致蜡块切片容易碎裂等特点,难以制作高质量切片.故本文结合肝组织的特点,重点对常见实验动物肝组织石蜡切片制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柏美玲;宋昱;林群凡;邓爽;胡少青;伍义行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儿科收治的腹泻患儿2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儿口服蒙脱石散冲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片,两组均以3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岩世;丁希华;尹本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腰间盘突出症在基层医院已广泛开展,针对我院的临床实行手术案例,笔者通过工作经验来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因突出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状群和体征,可为临床体征定位提供依据.
作者:王涵;陈希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索不同剂量的复方苦参注射液用于中、晚期癌肿疼痛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平行对照、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试验组: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次,1次/d,静脉点滴;对照组:复方苦参注射液12 ml/次,1次/d,静脉点滴.结果 共有48例受试者成功入组,经过28 d治疗后,两组用于癌肿疼痛的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缓解率和无痛时间相比P值分别为0.45和0.50,说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次较12 ml/次的止痛效果明显,用于癌肿疼痛是有效的和安全的,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海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氨溴索雾化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60例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均8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退热、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用药7 d,观察两组患儿发热消退、咳嗽消失及双肺啰音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氨溴索雾化联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小儿肺炎疗效确切.
作者:史前进;钱新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处方现状,提高处方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7~12月每月一日处方,按科室分层等比例抽取100人次处方,共600人次处方,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对处方指标进行统计并对不合理用药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门诊处方用药指标较为合理,处方合理使用率95.5%.结论 医院应加强相关知识培训,医师应增加责任心,药师应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减少不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程晓;藏全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老年人数在迅速增多,我国已成为老年型社会.做好老年的保健护理,有利于老年人健康长寿.方法 通过对老年人居家护理和健康指导,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自我保健、家庭保健、社区保健相结合,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结果 老年人在家庭环境里得到了基本的护理保健指导,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结论老年人在家庭中接受保健护理,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改善健康状况的动力,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陈秋菊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总结了22例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对22例行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良性疾病的患者资料,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2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出血少,无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安全可靠,通过完善术前准备,加强手术后观察及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和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确保手术成功.
作者:丁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分析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治疗的58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灌注6个月后,ALT、BUN和Hb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1~25个月,58例膀胱癌患者复发率为5.17%,并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于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具有很好的疗效,患者耐受性好,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浩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综合干预前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能够准确反映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DDDs/100人天对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及第二季度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医院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后,全院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第一季度的94.70下降为第二季度65.48.结论 通过综合干预措施的干预,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更为合理.
作者:刘丽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为了缓解产妇的高度紧张情绪,促进宫口扩张,从而加速产程,达到顺利分娩.方法 抽取400例初产妇,分为实验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实验组在第一产程潜伏期应用地西泮针10 mg缓慢静脉推注.结果 实验组产妇情绪放松,宫口扩张速度加快,产程缩短,从而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与产后出血率的发生.结论 地西泮针在第一产程潜伏期应用于精神紧张的初产妇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崇俊;段福娟;王枝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对心脏介入术后失眠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心脏介入术后睡眠情况问卷调查表,对126例行心脏介入术患者术后睡眠状况进行问卷筛查,对失眠患者采取耳穴压豆的方法,治疗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量表自评,两者比较,判断疗效.结果 效果显著,总有效率91.3%以上.结论 耳穴压豆对心脏介入术后失眠具有很好的疗效,增加了非药物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勤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