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胎蛋白的临床检测与意义

刘凤琴;廖博;刘丽萍;颜新星

关键词:AFP, 肝癌, ELISA法
摘要: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 )的临床检测与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住院的患者120例,进行AFP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阳性率为75%~80%.其他恶性肿瘤,如胚胎细胞瘤、胃癌、胆道癌、胰癌和肺癌也可增高.结论 甲胎蛋白的临床检测是目前比较有价值的诊断肝癌和生殖细胞肿瘤的重要指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中心静脉压监测的方法比较与护理

    目的 比较开放式测量法与连续动态密闭式测量法监测中心静脉压.方法 同时在同一中心静脉使用传统开放式测量法和应用换能器连续动态测量法进行比较80例,比较两者有无差异性.结果 两种监测法所得CV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压力传感器连续动态监测中心静脉压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李昕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52例体会

    腰间盘突出症在基层医院已广泛开展,针对我院的临床实行手术案例,笔者通过工作经验来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因突出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状群和体征,可为临床体征定位提供依据.

    作者:王涵;陈希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特殊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降糖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一些特殊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总结自2005年至2012年所治疗的特殊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办法.结果 不同的患者,根据其自身条件不同,采取不同的降糖治疗办法,血糖均能平稳达标.结论 昏迷或者智力低下不能正常进食的糖尿病患者、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妊娠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昏迷者,他们的降糖治疗有其特殊性,需要制定出适合其自身条件的方法,血糖均能基本达标.

    作者:武彦莉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加味葛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关节韧带变形、慢性损伤刺激或压迫了颈神经根等组织而发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候群.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椎病中发病率高,约占60%.2005年3月至2010年11月笔者运用加味葛根汤治疗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丁立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孕期的营养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孕期营养健康教育,消除和减少影响孕妇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人口生育质量.方法 通过文献调查和对孕产期妇女的调查,分析阐述营养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结果 孕期营养健康教育主要有三种方式,内容主要包括蛋白质、热能、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的合理补充与教育.结论 孕期营养健康教育是促使孕妇改善健康行为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应根据孕妇的个性特质,加强指导.

    作者:张振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病毒感染的特点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病毒感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中的特点及其对AECOPD的影响.方法 将176例AECOPD患者、133例COPD稳定期患者、80例健康者分别纳入Ⅰ组、Ⅱ组和健康组,对三组人群进行病毒感染率及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Ⅰ、Ⅱ组患者的病毒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Ⅰ组的IgM阳性率显著高于Ⅱ组和健康组(P<0.05),Ⅰ、Ⅱ组的IgG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Ⅰ组患者IgM中ADV、RSV阳性率显著高于Ⅱ组和健康组(P<0.05),Ⅰ、Ⅱ两组患者IgG中ADV、RSV、CMV、HSV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 病毒感染与AECOPD关系密切,且病毒潜在的反复感染是CDPD病情的发展恶化的重要因素.

    作者:葛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MEBO治疗新生儿烧伤的报告

    目的 观察MEBO治疗新生儿烧伤的效果.方法 9例新生儿患者全程应用MEBO治疗.结果 9例均20 d内痊愈,随访未见瘢痕生成及功能障碍.结论 MEBO治疗新生儿烧伤方法简单,愈后好,无毒副作用.

    作者:李继洋;惠雷;郭力;盖亚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西咪替丁与立止血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西咪替丁与立止血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09月份至2011年12月份就就诊于我院的15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9例(西咪替丁与立止血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对照组77例(立止血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3%,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咪替丁与立止血联合用药方案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方法,建议临床继续深入研究.

    作者:李新龙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社区非合理用药7例分析

    目的 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患者诊断及用药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改进对策,以期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针对2010~2012年本中心门诊在诊断及药物治疗方面存在问题的7个典型病例,结合临床医学、药理学理论和相关规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由于诊断失误致非合理用药4例,对药物药理学作用特点掌握不牢致非合理用药3例.出现问题的相关因素:违反诊疗技术常规、未能因病施治;医学和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牢;临床药学、处方调剂审核尚待加强.结论 医师应加强三基训练和知识更新,遵守诊疗技术规范,提高诊断和药物治疗学水平;药剂部门应创新处方调剂审核工作方法,严格把关.

    作者:徐广琦;陈百军;冯玉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10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术中护理

    目的 探讨护理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106例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分析护理配合对提升PCI成功率的意义.结果 106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100%.结论 充分的术前护理准备、默契的术中护理配合和仔细的术后护理观察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蒋继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院前急救中护患纠纷因素的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 改善院前急救时护患矛盾,减少护患纠纷,提高防范措施.方法 通过对院前急救中护患纠纷的常见因素的分析,加强护患沟通,增加收费的透明度,提高急救技能.结果 急救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结论 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急救技能,能改善护患矛盾,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江行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Child-pugh分级低,血清胆红素、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增高;血清白蛋白、腹水白蛋白量降低等是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危险因素.结论 及早诊断及预防SBP对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蔼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门诊电子处方中存在问题分析

    目的 提高电子处方质量的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的门诊电子处方共18666张,对我院门诊电子处方中审核中发现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处方可以出现用法、用量不正确,无适应证用药或遴选的药物,适应证不相符,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不合理,不合理的联合用药,重复给药现象,配伍不当问题等.结论 增强处方医师的责任心,完善电子处方审核系统,加强审方药师综合素质等措施来提高电子处方质量.

    作者:丁淑云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当前影响医院药学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医院药学发展面临药学人才结构不合理、药学人才的培养不受重视、药学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积极性不高、临床药学工作难于开展等诸多问题,必须加大药学人才培养力度、改革药学教育模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药学继续教育、加强药学人才管理、广泛宣传临床药学工作,保障医院药学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丁乐;杨人泽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丹红注射液对心肌梗死患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心肌梗死患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2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丹红注射液组)每组各36例,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的血清SOD、LPO及MD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周和2周的SOD均高于对照组,LPO及MDA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有效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抗氧化能力,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姚德金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综合干预前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目的 研究综合干预前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能够准确反映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DDDs/100人天对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及第二季度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医院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后,全院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第一季度的94.70下降为第二季度65.48.结论 通过综合干预措施的干预,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更为合理.

    作者:刘丽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儿童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对儿童临床合理用药进行分析,保障儿童的用药安全.方法 儿科临床药物治疗研究的对象在广义上包括从胚胎、胎儿、新生儿、婴儿、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期儿童到青春期的儿童.通过对他们的生理功能特点进行分析,并通过一典型案例对儿童的用药特点进行阐述,提出儿童用药的常见问题,对儿童合理用药进行指导.结果 为保证儿童的安全健康,必须要了解患儿的生理特点,做到合理用药.结论 指导儿童合理、安全、有效地用药对任何一位药师来讲都是一项重要的课题,药师应当掌握儿童用药的主要原则及应对措施,要恪守职照道德,全面掌握各项专业技能,熟悉沟通技巧,充分保障儿童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阮毅铭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9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 ①一般治疗;②药物治疗;③中医中药治疗.结果 治愈73例,占74.5%;有效23例,占23.5%;无效2例,占2.0%.总有效率为98%.结论 中西医综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预防或减少复发.

    作者:陈飞雪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健脑Ⅰ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健脑Ⅰ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影响.方法 用线栓法手术造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结果 健脑Ⅰ号1.0、0.5 g/kg剂量能缓解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行为改变以及缩小脑梗死面积.结论 健脑Ⅰ号1.0、0.5 g/kg对线栓法手术造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

    作者:廖磊;刘魁英;李蜀平;刘冬平;刘洋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4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脑出血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肿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肿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但观察组减少更加明显(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能促进血肿吸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林云宾;陈木杨;邓伟良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