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磊;刘魁英;李蜀平;刘冬平;刘洋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利培酮与9-羟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药浓度与剂量关系,确定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方法 对68例口服利培酮的精神分裂患者的血浆用液-质色谱仪进行检测,检测得到的血药浓度与服用剂量的关系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分别计算利培酮-剂量,9-羟利培酮-剂量,(利培酮+9-羟利培酮)-剂量三者的相关系数.结果 利培酮-剂量的相关系数r1=0.802,9-羟利培酮-剂量的相关系数r2=0.979,(利培酮+9-羟利培酮)-剂量的相关系数r3=0.981.结论 9-羟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
作者:赵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总结了22例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对22例行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良性疾病的患者资料,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2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出血少,无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安全可靠,通过完善术前准备,加强手术后观察及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和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确保手术成功.
作者:丁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分析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治疗的58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灌注6个月后,ALT、BUN和Hb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1~25个月,58例膀胱癌患者复发率为5.17%,并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于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具有很好的疗效,患者耐受性好,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浩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心肌梗死患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2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丹红注射液组)每组各36例,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的血清SOD、LPO及MD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周和2周的SOD均高于对照组,LPO及MDA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有效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抗氧化能力,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姚德金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确诊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脑梗死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流动力学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改善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燕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对三伏贴治疗风湿病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医院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三伏贴治疗.以1年为1个疗程,随访对照观察2年.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7.50%.结论 三伏贴治疗风湿病有较好的疗效,对关节炎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守法;曹建欣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麝香保心丸,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生化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8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疗效确切,配合精心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
作者:李燕;白延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对老年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50例老年性肺炎患者分层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生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疗程7 d,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在减少分泌物、降低体温、整体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老年人肺炎疗效确切,能够加快降低体温,减少分泌物,整体疗效优于单用抗生素治疗.
作者:于增智;马照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并评价采用替罗非班对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微循环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分成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状况、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以及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1.5 h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有l例患者术后10 d出现再梗死,给予再干预后终死亡,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未见明显差异,观察组心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观察组发生牙龈出血者4例,对照组牙龈出血3例,两组均未见颅内出血与血小板减少症病例.术后观察组凝血因子TF与vWF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PT与AFTT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替罗非班对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能够争取更多时间以防止大量心肌细胞发生永久性坏死,有效解除心肌微循环障碍,明显降低无复流现象.
作者:孙梅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研究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6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肾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缬沙坦,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微量白蛋白尿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等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UAER、Cr、BUN分别为(142.8±16.5)μg/min、(66.9±9.5)μmol/L和(3.6±1.1)mmol/L,较对照组治疗后的(195.4±20.1) μg/min、(85.5±10.8) μmol/L和(5.8±1.4) mmol/L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思密达、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 g,1次/d,静脉滴注,并予思密达3 g,3次/d,口服.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头孢曲松钠2.0 g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给予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必要的对症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孢曲松钠合思密达、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郭彦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参草通脉颗粒在临床中治疗慢性心衰疗效确切,有效率达到90%以上,为了进一步明确中药的疗效成分便于推广研究.我们探讨其主要药物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佳醇提取工艺条件,为丹参药材的综合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参酮ⅡA的提取量及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回流法提取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以10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设计合理,丹参酮ⅡA提取率较高.
作者:黄忠钧;张艳;孟庆生;肖雪;王思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干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signa profile 0.2T永磁型低场磁共振设备对脑干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MR DWI及常规 MR扫描(FLair T1WI T2WI).结果 60例超急性期脑干梗塞患者55例DWI表现为高信号,5例FLair T2WI表现为高信号,FLairT1WI均未见显示病灶.
作者:雷立章;王会轩;张德华;王俊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判别分析方法在术前对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骨折患者资料320例,建立判别函数,并将2009全年度老年骨折手术患者的情况代入上述判别式进行检验,得出该判别式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结果 经2009年度病例实际手术结果验证,该判别式灵敏度为92.17%,特异性为69.23%.结论 该判别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能够判别患者能否耐受手术治疗,但其应用价值尚待于大量临床实践的检验.
作者:张鹏翼;慕小瑜;李敏;于沈敏;姚龚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 ①一般治疗;②药物治疗;③中医中药治疗.结果 治愈73例,占74.5%;有效23例,占23.5%;无效2例,占2.0%.总有效率为98%.结论 中西医综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预防或减少复发.
作者:陈飞雪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集到582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报告,建立数据库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引起582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药物,经统计主要药物以抗菌素类为主,共284例,占全部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48.8%,其中儿童ADR主要损害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共286例,占ADR的49.1%.结论 加强儿童ADR的监测,注意儿童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
作者:刘滢;黄可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派罗欣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不良反应观察及临床护理.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01月至2012年06月我院治疗的186例应用派罗欣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护理措施.结果 应用派罗欣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5%,其中以流感样症状发生率高,其次为骨髓抑制,与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派罗欣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良好地临床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崔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对东北农村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分析提出应对措施,降低高血压患病率,提高控制率.方法 针对124例符合WHO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慢性病管理.结论 系统的高血压慢性病管理完全可以提高农村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我校腹泻病的发病情况、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校接诊201例急性腹泻患者的进行血常规、便常规及悬滴试验检查并进行临床信息登记.结果 201例急性腹泻患者,血常规异常103例,占51.2%,便常规异常149例,占74.5%,悬滴试验全部阴性.诊断感染性腹泻147例,占73.1%.治疗中使用抗生素共139例,占69.2%.结论 对于腹泻病诊断上过分依赖实验室检查,忽略病史和临床特点,存在严重抗生素滥用现象.
作者:孙晶;翟英芬;刘计荣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西咪替丁与立止血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09月份至2011年12月份就就诊于我院的15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9例(西咪替丁与立止血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对照组77例(立止血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3%,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咪替丁与立止血联合用药方案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方法,建议临床继续深入研究.
作者:李新龙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