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草通脉颗粒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研究

黄忠钧;张艳;孟庆生;肖雪;王思尹

关键词:丹参, 丹参酮ⅡA, 提取, 工艺
摘要:目的 参草通脉颗粒在临床中治疗慢性心衰疗效确切,有效率达到90%以上,为了进一步明确中药的疗效成分便于推广研究.我们探讨其主要药物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佳醇提取工艺条件,为丹参药材的综合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参酮ⅡA的提取量及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回流法提取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以10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设计合理,丹参酮ⅡA提取率较高.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非合理用药7例分析

    目的 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患者诊断及用药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改进对策,以期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针对2010~2012年本中心门诊在诊断及药物治疗方面存在问题的7个典型病例,结合临床医学、药理学理论和相关规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由于诊断失误致非合理用药4例,对药物药理学作用特点掌握不牢致非合理用药3例.出现问题的相关因素:违反诊疗技术常规、未能因病施治;医学和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牢;临床药学、处方调剂审核尚待加强.结论 医师应加强三基训练和知识更新,遵守诊疗技术规范,提高诊断和药物治疗学水平;药剂部门应创新处方调剂审核工作方法,严格把关.

    作者:徐广琦;陈百军;冯玉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Child-pugh分级低,血清胆红素、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增高;血清白蛋白、腹水白蛋白量降低等是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危险因素.结论 及早诊断及预防SBP对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蔼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IgA肾病患者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IgA肾病患者脂联素、C反应蛋白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测定47例不同临床表现的IgA肾病患者血糖、胰岛素、脂联素、C反应蛋白、肾功能和血脂水平.结果 IgA肾病患者肾功能不全组脂联素水平表达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肾病综合征组、高于肥胖组,患者的炎症状态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结论 IgA肾病患者脂联素水平表达与胰岛素抵抗、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相关;胰岛素抵抗是加速慢性肾病的重要因素.

    作者:蒙庆旭;唐毓启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地西泮针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为了缓解产妇的高度紧张情绪,促进宫口扩张,从而加速产程,达到顺利分娩.方法 抽取400例初产妇,分为实验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实验组在第一产程潜伏期应用地西泮针10 mg缓慢静脉推注.结果 实验组产妇情绪放松,宫口扩张速度加快,产程缩短,从而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与产后出血率的发生.结论 地西泮针在第一产程潜伏期应用于精神紧张的初产妇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崇俊;段福娟;王枝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多药联合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思密达、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 g,1次/d,静脉滴注,并予思密达3 g,3次/d,口服.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头孢曲松钠2.0 g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给予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必要的对症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孢曲松钠合思密达、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郭彦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运用护理措施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发展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血糖稳定在理想水平,均满意出院.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多角度、个体化的护理,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稳定病情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窦丽波;方旭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奥扎格雷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145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与低分子肝素.对照组7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肠溶阿斯匹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明显低于治疗前,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 奥扎格雷与低分子肝素联合用药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吉翔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L-苹果酸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 探讨L-苹果酸对睡眠剥夺(S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1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D+生理盐水)和实验组(SD+L-苹果酸),用多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SD模型,SD48 h和SD72 h后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记忆能力.结果 实验组大鼠的SD48 h和SD72 h水迷宫反应时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 L-苹果酸能改善睡眠剥夺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邓龙祥;陈况;叶初阳;王黎平;刘芳娥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做好优生优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提高中华民族人口素质的前提和基础,是促进我国经济繁荣和社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优生优育工作在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优生优育既涉及每个家庭的生活幸福,又关系到民族的兴旺与发达,她所表现的正是能够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和社会和谐度,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共同愿望.综合这几年的经验,做好优生优育工作应抓住以下几点.

    作者:张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中心静脉压监测的方法比较与护理

    目的 比较开放式测量法与连续动态密闭式测量法监测中心静脉压.方法 同时在同一中心静脉使用传统开放式测量法和应用换能器连续动态测量法进行比较80例,比较两者有无差异性.结果 两种监测法所得CV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压力传感器连续动态监测中心静脉压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李昕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健康体检人群颈椎X线摄片体检的意义及健康指导

    目的 探讨健康人群颈椎X线摄片体检的合理应用.方法 统计分析1562例健康体检者的颈椎X线正侧位片.结果 30岁以上各年龄组随年龄增加,颈椎椎间盘退行改变、骨质增生、韧带钙化及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等异常检出率明显增加.结论 30岁以上年龄组各种异常改变的检出率明显增加,行颈椎X线摄片检查收益较大.将颈椎X线摄片体检与健康宣教相结合,提高现代人自我保健能力是体检工作的重要举措.

    作者:孙蓓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9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 ①一般治疗;②药物治疗;③中医中药治疗.结果 治愈73例,占74.5%;有效23例,占23.5%;无效2例,占2.0%.总有效率为98%.结论 中西医综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预防或减少复发.

    作者:陈飞雪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参草通脉颗粒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参草通脉颗粒在临床中治疗慢性心衰疗效确切,有效率达到90%以上,为了进一步明确中药的疗效成分便于推广研究.我们探讨其主要药物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佳醇提取工艺条件,为丹参药材的综合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参酮ⅡA的提取量及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回流法提取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以10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设计合理,丹参酮ⅡA提取率较高.

    作者:黄忠钧;张艳;孟庆生;肖雪;王思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中频治疗仪直流导入中药治疗腰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用中频治疗仪直流导入活血化瘀、消炎镇痛中药治疗腰痛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6例腰痛患者(其中腰椎间盘突出145例、急性腰扭伤143例、慢性腰肌劳损198例),采用我们自配的活血化瘀、消炎镇痛中药调酒制剂,用中频治疗仪直流局部导入治疗.结果 治愈率达67.28%、总显效率达84.36%、总有效率达94.86%.治疗前后症状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我们调制的活血化瘀、消肿镇痛散的中药配方,以及药剂的调制方和采用中频治疗仪直流局部导入治疗方法合理、科学、有效,是治疗腰痛疾患的先进方法.

    作者:郭锦禧;陈月华;邓振博;李云;杨明森;黄宇荣;何锦洪;叶志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三伏贴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三伏贴治疗风湿病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医院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三伏贴治疗.以1年为1个疗程,随访对照观察2年.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7.50%.结论 三伏贴治疗风湿病有较好的疗效,对关节炎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守法;曹建欣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斯普林注射液佐治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斯普林注射液佐治儿童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 将17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即分成2组,治疗组88例,对照组86例.治疗组应用痰热清同时加斯普林注射液剂量2~4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单用同种抗病毒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斯普林注射液佐治儿童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作者:邸顺祥;徐志英;朱庆玲;张莹;潘洋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非诺贝特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用高脂乳液制造SD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进行随机划分三组,分别是非诺贝特酯组、对照组、易善复组,进行8周治疗后,检测肝组织生化反应和病理学研究.结果 非诺贝特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肝脂水平有明显降低的作用,使脂肪变性得到改善.结论 非诺贝特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治疗作用明显.

    作者:彭丽华;师伯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不同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用于癌肿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不同剂量的复方苦参注射液用于中、晚期癌肿疼痛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平行对照、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试验组: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次,1次/d,静脉点滴;对照组:复方苦参注射液12 ml/次,1次/d,静脉点滴.结果 共有48例受试者成功入组,经过28 d治疗后,两组用于癌肿疼痛的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缓解率和无痛时间相比P值分别为0.45和0.50,说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次较12 ml/次的止痛效果明显,用于癌肿疼痛是有效的和安全的,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海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低场磁共振DWI序列在脑干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方面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干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signa profile 0.2T永磁型低场磁共振设备对脑干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MR DWI及常规 MR扫描(FLair T1WI T2WI).结果 60例超急性期脑干梗塞患者55例DWI表现为高信号,5例FLair T2WI表现为高信号,FLairT1WI均未见显示病灶.

    作者:雷立章;王会轩;张德华;王俊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试验组:复方芩兰口服液,口服,20 ml/次,3次/d;对照组:双黄连口服液,口服,20 ml/次,3次/d.结果 共有240例受试者成功入组,经过治疗后,两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解热时间分别为(24.28±17.16)h和(24.28±17.16)h,说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有效的和安全的,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郭胜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