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的临床研究

李世阁;朱绍亨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生脉注射液
摘要: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60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2周为1疗程,比较治疗前后BNP、心脏左室功能、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等.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心功能、心脏左室功能、BNP水平,对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有良好疗效.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以柔性管理为主体的新护士培养与管理

    目的 探讨病区护士长运用柔性管理对新护士进行培养与管理的效果.方法 针对新护士的特点和不足,护士长从关心、关爱、包容的角度出发,运用各种管理技巧,激励新护士主动做好护理工作.结果 新护士很快胜任本岗位的护理工作.结论 护士长将柔性管理运用于新护士的培养,可以使新护士更好更快的适应临床工作.

    作者:贾巧玲;许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晚期癌症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

    探讨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的影响.对48例晚期癌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进行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及疼痛护理,评估是否达到减轻痛苦,延缓病期,延长寿命,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及家庭满意的结果.

    作者:李会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小剂量罗红霉素长期治疗对COPD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动脉血气及AECOPD的影响,并评价其在稳定期COPD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近3年在本院门诊治疗的II~III级稳定期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用基础治疗(包括吸氧、化痰、平喘),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罗红霉素150 mg,1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年.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病情程度及基础治疗方面上均无明显差异;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痰量分级、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FEV-1)及血气指标(PaO2、PaCO2)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AECOPD次数及住院人次数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长期应用小剂量罗红霉素可以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可减少COPD急性发作的次数、频率;小剂量罗红霉素副作用少,治疗方便,费用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好,小剂量罗红霉素长期治疗有可能成为治疗COPD的有效手段.

    作者:周伟雄;许婷;吴北林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 总结了22例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对22例行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良性疾病的患者资料,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2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出血少,无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安全可靠,通过完善术前准备,加强手术后观察及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和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确保手术成功.

    作者:丁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耳穴压豆对心脏介入术后失眠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对心脏介入术后失眠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心脏介入术后睡眠情况问卷调查表,对126例行心脏介入术患者术后睡眠状况进行问卷筛查,对失眠患者采取耳穴压豆的方法,治疗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量表自评,两者比较,判断疗效.结果 效果显著,总有效率91.3%以上.结论 耳穴压豆对心脏介入术后失眠具有很好的疗效,增加了非药物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勤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非诺贝特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用高脂乳液制造SD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进行随机划分三组,分别是非诺贝特酯组、对照组、易善复组,进行8周治疗后,检测肝组织生化反应和病理学研究.结果 非诺贝特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肝脂水平有明显降低的作用,使脂肪变性得到改善.结论 非诺贝特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治疗作用明显.

    作者:彭丽华;师伯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Child-pugh分级低,血清胆红素、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增高;血清白蛋白、腹水白蛋白量降低等是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危险因素.结论 及早诊断及预防SBP对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蔼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CT诊断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T诊断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本科收集的肝癌患者40例,均行64排螺旋CT诊断,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肿瘤位于左肝11例,右肝25例,左、右肝均有4例.肝癌直径<5 cm 6例(15.0%),5~10 cm 29例(72.5%),>10 cm 5例(12.5%).手术病理诊断:肝细胞癌35例(87.5%),胆管细胞癌4例(10.0%),混合细胞癌1例(2.5%).CT探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者39例,诊断准确率为97.5%.40例患者中显示肿瘤未侵犯邻近组织、血管者27例,肿瘤侵犯临近血管或组织者11例,动静脉瘘1例,门静脉癌栓1例.结论 64排螺旋CT检查可以很好地显示肿瘤的界限、累及范围,对病变程度估计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李正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基因检测指导NP方案用于膀胱肿瘤的报道

    目的 探讨基因检测指导NP方案用于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 通过检测患者的肿瘤标本的基因--STMN1 mRNA低表达,选择治疗方案.结果 患者的肿瘤标本的基因--STMN1 mRNA低表达对NP方案化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结论 基因检测指导个体化化疗定会为膀胱癌的治疗,为肿瘤的化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王太勇;邓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辛伐他汀对大鼠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大鼠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体质健康而且清洁的雄性SD大鼠112只,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其背部进行随意皮瓣制作的模型之后,研究组的大鼠从腹腔进行5 mg/kg的辛伐他汀注射,对照组通过腹腔进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注射,1次/d.7 d之后,对两组皮瓣是否成活进行观察并对成活率进行计算,使用光镜对两组皮瓣的形态和病理情况进行观察,使用免疫组化法计算微血管近、中、远三段的密度(MVD).结果 手术7 d之后,研究组比较对照组的皮瓣成活率和皮瓣中段MVD都要高(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皮瓣比较血管再生能力要强.结论 辛伐他汀可以增加高随意皮瓣的成活率,促进血管的新生能力.

    作者:曹宝鑫;宋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性眩晕61例临床观察

    目的 对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因偏头痛性眩晕前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22例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倍他司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98.36%,对照组的显效率为77.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33%,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7.02%,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较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两组患者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有3例,不良反应率为4.91%,患者经及时的处理或停药后,不良反应现象均得到好转,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3.2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涛;晋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31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原学分析

    目的 了解九江地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常见病原情况,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1~2012年冬春季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取入院当天同时满足病程第5天静脉血,进行呼吸道病毒IgM检测,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IV)、副流感病毒(PIV),及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检测,并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对31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检测,RSV阳性95例(30%);ADV阳性3例(0.9%);IV阳性7例(2.2%);PIV阳性10例(3.16%);MP阳性56例(17.7%);CP阳性30例(9.5%).结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仍然是毛细支气管炎常见的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也已成为引起毛细支气管炎的重要病原体.

    作者:丁国标;汪龙辉;吴封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美常安和蒙脱石散联合黛力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蒙脱石散联合黛力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分析13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蒙脱石散组总有效率为61.4%,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组总有效率为59.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用蒙脱石散组总有效率与单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3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蒙脱石散联合黛力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丁光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吲哚美辛理化性质的测定及研究pH对其经皮渗透活性的影响

    目的 测定吲哚美辛(IND)的理化性质及研究pH对其经皮渗透活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IND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体外分析方法,测定药物在水、不同pH缓冲液(PBS)中的溶解度;运用ACD/labs软件中的pKa DB模块计算药物分子的解离常数(pKa);摇瓶法测定药物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logP);通过测定药物在不同溶媒中的溶解度,选择满足漏槽条件的接受液,同时选择离体豚鼠皮肤,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测定稳态渗透速率常数(Js)稳态渗透系数(Ps).结果 IND的pKa 为4.18,logP为4.10;IND在pH为9.0时溶解度大,达到2428.45 mg/L;加入短分子醇类溶解度显著增大;IND的Js及Q随pH升高而增大,Ps随pH升高而降低.结论 IND为难溶性药物,pH可显著影响其溶解度;IND溶解度、pKa和logP的测定可为进一步研究IND的经皮渗透制剂提供基础.当药物在介质中饱和时,可以通过调节pH增加IND的经皮渗透速率.

    作者:王晓丽;周宋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小剂量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小剂量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病例8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为95%,而对照组仅为80%,研究组腹围和腹水量下降程度和24 h尿量增加程度均大于对照组.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疗效确切,且经济实用,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治疗方法.

    作者:侯金亭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中频治疗仪直流导入中药治疗腰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用中频治疗仪直流导入活血化瘀、消炎镇痛中药治疗腰痛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6例腰痛患者(其中腰椎间盘突出145例、急性腰扭伤143例、慢性腰肌劳损198例),采用我们自配的活血化瘀、消炎镇痛中药调酒制剂,用中频治疗仪直流局部导入治疗.结果 治愈率达67.28%、总显效率达84.36%、总有效率达94.86%.治疗前后症状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我们调制的活血化瘀、消肿镇痛散的中药配方,以及药剂的调制方和采用中频治疗仪直流局部导入治疗方法合理、科学、有效,是治疗腰痛疾患的先进方法.

    作者:郭锦禧;陈月华;邓振博;李云;杨明森;黄宇荣;何锦洪;叶志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参草通脉颗粒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参草通脉颗粒在临床中治疗慢性心衰疗效确切,有效率达到90%以上,为了进一步明确中药的疗效成分便于推广研究.我们探讨其主要药物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佳醇提取工艺条件,为丹参药材的综合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参酮ⅡA的提取量及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回流法提取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以10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设计合理,丹参酮ⅡA提取率较高.

    作者:黄忠钧;张艳;孟庆生;肖雪;王思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60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2周为1疗程,比较治疗前后BNP、心脏左室功能、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等.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心功能、心脏左室功能、BNP水平,对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世阁;朱绍亨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高血压患者平衡膳食的护理

    目的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饮食调查,为饮食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120 例高血压患者膳食问卷调查,了解膳食危险因素,采用平衡膳食治疗高血压.结果 对心内科住院的120例高血压病患者通过饮食指导等非药物措施和药物治疗相结合,25例患者的收缩压下降>2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舒张压下降>10 mm Hg,40例患者的收缩压下降>10 mm Hg或舒张压下降5~10 mm Hg,34例患者的收缩压下降3~10 mm Hg或舒张压下降1~5 mm Hg.在医师的指导下,21例患者逐步减少用药剂量或改为单联用药.结论 膳食结构不合理是高血压病的重要易患因素之一,饮食治疗亦可配合药物治疗起到良好的压作用,并能减少药物剂量而降低其副作用.

    作者:韩丽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IgA肾病患者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IgA肾病患者脂联素、C反应蛋白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测定47例不同临床表现的IgA肾病患者血糖、胰岛素、脂联素、C反应蛋白、肾功能和血脂水平.结果 IgA肾病患者肾功能不全组脂联素水平表达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肾病综合征组、高于肥胖组,患者的炎症状态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结论 IgA肾病患者脂联素水平表达与胰岛素抵抗、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相关;胰岛素抵抗是加速慢性肾病的重要因素.

    作者:蒙庆旭;唐毓启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