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8例外伤致眶壁骨折临床分析

施文华;姚焕英;梁淑芬

关键词:眶壁骨折, 螺旋CT检查, 内窥镜下经鼻窦行复位
摘要:目的 外伤致眶壁骨折临床分析.方法 对28例眶壁骨折的住院病例的发病性别与年龄,发病原因、发病部位、复合其它挫伤的治疗.结果 大部分视力良好、眼位正位、眼肌活动自如.结论 男性青壮年眶内壁骨折病例多,螺旋CT检查对于防止漏诊有着重要意义,协同耳鼻喉科与内窥镜下经鼻窦行眶壁复位术,效果良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28例外伤致眶壁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外伤致眶壁骨折临床分析.方法 对28例眶壁骨折的住院病例的发病性别与年龄,发病原因、发病部位、复合其它挫伤的治疗.结果 大部分视力良好、眼位正位、眼肌活动自如.结论 男性青壮年眶内壁骨折病例多,螺旋CT检查对于防止漏诊有着重要意义,协同耳鼻喉科与内窥镜下经鼻窦行眶壁复位术,效果良好.

    作者:施文华;姚焕英;梁淑芬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全面质量管理在医疗机构手术室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作为药品尤其是特殊药品用量较大的科室,手术室药品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机构整体的药事管理水平,和手术患者用药质量、手术室整体医护水平与工作效率等都有直接关系,因此如何使手术室药品管理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就成为广大医护人员面临的问题.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完全适用于手术室药品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李蓓;梁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106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10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溃疡穿孔73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1例,胃癌穿孔2例;治愈101例,死亡5例.手术治疗92例,其中行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64例,胃大部切除28例(毕1式10例,毕2式18例),非手术治疗14例.结论 消化性溃疡是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主要病因.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该掌握外科手术适应症,以便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死亡率.外科干预在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术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术式.

    作者:刘丕;蒋先能;唐平;沈佩琴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0.5%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阻滞的临床观察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起效较快,作用时间长,麻醉效果确切,心脏毒性小,具有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的特点.本研究观察0.5%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利的合剂(1.33%利多卡因,0.16%的卡因)对照比较.

    作者:姜治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120例恶性肿瘤胸腔积液的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靠胸腔积液检查诊断恶性胸腔积液,唯一明确的证据是找到恶性肿瘤细胞,虽然阳性率并不高,但却是目前简便、准确、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有着不可替代的优点[1,3].本院近5年来,对病因不明的439例胸腔积液进行了细胞学检查,共查出恶性肿瘤120例,阳性检出率为:26.88%;另外查出可疑癌15例,占受检人数的3.42%.细胞间变18例,占4.1%.现将120例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金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血管扩张剂对咯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咯血为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之一,目前对咯血患者的保守治疗仍以缩血管药物垂体后叶素为主,但由于其禁忌症及不良反应限制了临床的使用,近年来本院开始应用血管扩张药治疗咯血,笔者通过扩、缩血管药物临床应用对比,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周汉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CT导向脑出血治疗术的临床护理

    目的 总结CT导向脑出血治疗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CT片上测出血肿的大小及中心点,再用定位尺在患者头皮上定位,穿刺点尽量避开脑功能区;结果本组30例,存活26例(86.7%),死亡4例(13.3%),死于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吸引术可以快速而有效地排除腔内血肿,降低颅内压,缓解腔内血肿的占位效应.

    作者:刘琳;梁振亚;张兰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心肌酶谱测定在诊断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分析和研究急性脑血管疾病(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ACVD)患者的心肌损害情况,探讨心肌酶变化与预后的临床关系,提高对ACVD患者死亡综合机制的认识,改善ACVD的抢救治疗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 检测316例ACVD患者的心肌酶谱,按心肌酶谱正常、轻度异常、显著异常分别计算病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多数ACVD患者有心肌损害,其损害的程度与病死率有关.结论 除脑水肿外,心肌损害是ACVD不可忽视的重要表现,在进行ACVD的抢救治疗过程中,要强调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特别要注意保护心脏.从而降低病死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刘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浅析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临床复苏的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娩出后或宫内缺氧继而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为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及预防远期后遗症.本文对新生儿窒息的原因的分析,探讨其临床急救及复苏护理.

    作者:刘国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静滴硝酸甘油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硝酸甘油是一种血管扩张药物.临床上常用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等治疗,疗效确切,又为公疗药品,价格便宜,目前仍为临床上常用,随着该药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时有发生,有时较为严重.用药途径,患者的遵医行为,护士的药理知识等因素,将对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临床上为了减少其不良反应发生,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笔者对这类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周书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瑞芬太尼在非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在非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有患者除局麻先泵入瑞芬太尼外,其余患者在颈丛、臂丛阻滞后,根据麻醉效果泵入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瑞芬太尼1 mg用50 ml盐水稀释,每毫升中含20 μg).结果 所有患者除一例颈丛患者呼吸抑制明显停药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在神经阻滞麻醉下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甚至达到完全无痛状态.结论 这种方法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麻醉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树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线环行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目的 探讨观察丝线环行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2008年,运用丝线环行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6例,采用膝前正中入路. 结果 36例患者均获平均8个月随访.结论 以丝线环行固定治疗髌骨骨折,能达到骨折的解剖复位,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胃溃疡的内镜下诊断及护理体会

    胃溃疡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溃疡可靠的方法[1].随着内镜设备的不断完善和内镜技术的日益提高,胃溃疡的诊断水平也大大提高.现将本院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130例胃溃疡患者的内镜下表现及护理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许志霞;卢晓来;姚兰英;苏艳彬;李志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IPS Empress2全冠修复体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IPS Empress2全冠修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制作IPS Empress2铸瓷全冠和镍铬合金烤瓷全冠各50件,临床观察修复体粘固18个月后的颜色、边缘着色、继发龋、边缘密合度和折断率.结果 IPS Empress2修复体在基牙龋坏,边缘密合度和折断率三个方面与镍铬合金基底烤瓷冠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颜色和边缘着色方面全瓷修复体优于烤瓷冠(P<0.05).结论 IPS Empress2铸瓷全冠修复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韩杰;韩菊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绥化市四所小学儿童口腔健康情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 进一步探索儿童口腔疾病的分布规律,更明确掌握绥化市儿童口腔现况,更行之有效地提高绥化市儿童口腔健康水平.方法 2003年7-8月间调查了我市四所小学4500名8-12岁小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2004-2005年两年重新随机回访原两所小学.结果 2003年在受检的4500名8-12岁的小学生中,患龋人数3526人,患牙龈炎977人,错颌畸形1920人,2004-2005年患口腔疾病的人数明显下降.结论 经过三年的随机调查研究观察对比,显示大力开展口腔卫生宣教工作,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将我市儿童牙病控制在初级阶段.

    作者:邓洪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性肺炎298例临床分析

    本院1999年1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老年性肺炎298例,现就其临床特点、X光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转归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对老年性肺炎的诊治水平.

    作者:张丕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模糊聚类分析法在氨基酸分子分析中的应用

    文中选用氨基酸分子的相对分子量、pI值、疏水性值以及保守性值这四个参数,利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对20种氨基酸分子进行了分类.通过对分类结果的分析,有助于研究蛋白质的相似性问题.

    作者:徐春环;周志尊;陈志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红霉素治疗糖尿病胃痹症的药学问题

    红霉素(erythromycin,EM)为14元(Member)大环内酯类(Macrolide)抗生素,自50年代问世以来,临床应用广泛.但是,随之而来的广泛应用,其胃肠道不良反应日益多见,如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80年代在研究EM的胃肠道作用时,发现EM具有胃动素受体激动剂(Motilinogonist)的作用.这一发现为EM的临床应用开辟了另一新天地,即利用其胃肠道激动剂(Prokinetic agent)作用,治疗各种胃肠动力失调症,特别是用于治疗糖尿病麻痹症,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扼要综述.

    作者:刘清华;汝俊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沙美特罗联用氟替卡松治疗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联用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 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50μg沙美特罗联用250μg 丙酸氟替卡松的复方制剂舒利迭吸入每次1吸,2次/d.对照组只采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10 d内症状明显缓解率96.7%,平均症状明显缓解时间为3 d,中位数为2 d.对照组10 d内症状明显缓解率76.7%,平均症状明显缓解时间为8 d,中位数为5 d.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用药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沙美特罗联用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春兰;刘俊英;李丽娜;赵红;赵文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与护理对策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进行心理护理,使护患关系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已被医护人员所接受和认同[1,2].我科开展了系统的心理护理工作,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柳萌;杨桂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