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朝荣;何平惠;杨朝晖
目的 观察中西医药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盆腔炎性疾病共2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0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选用常规的广谱、足量、短程抗菌素等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巩固治疗3个疗程的治疗方法.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 95.5 %和 81.7 %, 总治愈率为88.8%,后遗症发生率为1.8%和5.8%,经统计学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诊早治盆腔炎性疾病,及时联合选用广谱抗菌素,结合中药以巩固疗效,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防止后遗症的发生,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芹;张帆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为探讨达爽和波依定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II~III级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患者均停用其他降压药,口服达爽5~10 mg,每天一次,波依定5 mg,,每天一次口服.疗程为四周.结果 应用两种药物治疗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后一周,两周、三周、四周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达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波依定钙离子拮抗剂联合治疗原发性II~III级高血压,效果显著.
作者:赵立波;施卓艳;徐淑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1 抗菌素的发展美国博士弗来明于1929年偶然发现了青霉素.1945年至1947年以后,青霉素开始在临床普遍使用,美国制药公司开始了抗生素筛选工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青霉素提取技术的进步,青霉素由黄色物质变为白色物质.培养液中青霉素产量由500 μ/ml提高到50000 μ/ml以上,在临床大量使用.同时1944年发现链霉素,1947年发现氯霉素,1948年发现金霉素,1949年发现土霉素,1951年发现红霉素.这些来自于细菌,真菌.随着化学合成的发展,人们开始生产半合成抗菌素.1995年Brotozu发现了头孢菌素,上世纪70年代开始对耐药菌有效的半合成抗菌药研究.抗菌药物在人类与感染性疾病的斗争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作者:赵小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从技术应用方面探讨16层螺旋CT对肺栓塞血管造影的价值.方法 17例肺动脉栓塞(简称肺栓塞)患者行血管造影(CTA),CT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结果 肺动脉增强后的CT值显著高于栓子的CT值,CTA对肺栓塞可清晰显示.结论 多层螺旋CT(MSCT)对肺栓塞的诊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作者:刘长海;郝志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培菲康对小儿复发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口服培菲康胶囊1粒,3次/d.对照组予以食母生片3次/d口服.用1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6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培菲康治疗小儿复发性腹痛较用普通助消化药效果更好.
作者:吴丽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观察丝线环行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2008年,运用丝线环行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6例,采用膝前正中入路. 结果 36例患者均获平均8个月随访.结论 以丝线环行固定治疗髌骨骨折,能达到骨折的解剖复位,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老年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法分为治疗组68例及对照组68例.治疗组用环磷腺苷葡胺120~180 mg/d加入5%葡萄糖2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0 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原用药不变,对照组除末用环磷腺苷葡胺外,其余治疗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8.2%(60/68),心肌耗氧量下降,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邢连春;马淑平;鄂淑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平均寿命的廷长,前列腺增生症己成为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腔内泌尿外科、激光等技术的发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己广泛应用于临床,因这种手术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显著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本院从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共12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一些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晓云;闫桂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100例,常规西药加麝香保心丸;对照组100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等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3.0%,对照组83.0%;心电图改善率分别为81.0%和67.0%;治疗组明显改善血脂,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魏艳阳;周明银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以活血化瘀为原则自拟方治疗肝硬化.方法 两组均在静点保肝药同时,治疗组用自拟方每次一剂,量约150 ml,2次/d,口服.对照组静点丹参400 mg,1次/d,静脉滴注.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2检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高于对照组.
作者:孟祥智;赵锦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联用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 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50μg沙美特罗联用250μg 丙酸氟替卡松的复方制剂舒利迭吸入每次1吸,2次/d.对照组只采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10 d内症状明显缓解率96.7%,平均症状明显缓解时间为3 d,中位数为2 d.对照组10 d内症状明显缓解率76.7%,平均症状明显缓解时间为8 d,中位数为5 d.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用药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沙美特罗联用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春兰;刘俊英;李丽娜;赵红;赵文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娩出后或宫内缺氧继而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为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及预防远期后遗症.本文对新生儿窒息的原因的分析,探讨其临床急救及复苏护理.
作者:刘国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睡眠中心血管的影响.方法 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66例患者夜间血压、心律的动态变化,并以1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 OSAS患者早搏发生的次数频繁和血压升高,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情严重,发生早搏的次数更加频繁,血压升高更明显.结论 OSAS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异常.
作者:彭朝荣;何平惠;杨朝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分水岭梗死(CWI)部位与颈、脑大动脉狭窄及闭塞的关系.方法 对52例常规头颅CT和MRI检查证实为分水岭梗死脑梗死患者行MRA检查颈、脑大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52例患者大动脉狭窄、闭塞总发生率92.3%(48/52),其中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占84.7%.皮质前型病灶颈内动脉病变59.3%(16/27),大脑中动脉病变40.7%(11/27),皮质下型病灶颈内动脉病变40%(12/30),大脑中动脉病变60%(18/30).皮质后型病灶颈内及大脑中动脉病变87.5%(14/16),大脑后动脉病变37.5%(6/16),基底动脉病变18.75%(3/16).结论 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是脑分水岭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
作者:冯宏业;游龙武;梁玉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CT导向脑出血治疗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CT片上测出血肿的大小及中心点,再用定位尺在患者头皮上定位,穿刺点尽量避开脑功能区;结果本组30例,存活26例(86.7%),死亡4例(13.3%),死于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吸引术可以快速而有效地排除腔内血肿,降低颅内压,缓解腔内血肿的占位效应.
作者:刘琳;梁振亚;张兰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育龄妇女正常的妊娠时间约为40周,随后即进入约一年的哺乳期.期间,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因患病而需服药,或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意外怀孕的情况相当常见.此时要找到一种对胎儿绝对无害的药物是不可能的,但畏惧用药风险而不进行治疗也有可能危害母体或胎儿的健康.因此,正确评估孕妇用药的潜在收益和药物对胎儿的潜在风险相当重要.
作者:白晓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组)25例;治疗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8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2周;低分子肝素钙0.4 ml皮下注射,2次/d,1周.观察心电图,心绞痛发作次数、强度. 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心绞痛的显效率显著增加,心绞痛缓解、消失时间显著缩短. 结论疏血通联用低分子肝素能很好的控制心绞痛的发作,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吴继东;郝志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可累及多器官受损,其肺外并发症中MP脑炎是MP所致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类型.本院儿科自2001年2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的MP感染患儿422例,其中并发脑炎或脑膜炎35例,占8.29%.
作者:王远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急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往往急性起病,患者有发热、咳嗽、咯痰等症状,体检可闻肺部有支气管呼吸音,干或湿性啰音,X线检查肺部有片状影.常规的治疗方法是抗炎对症,一般采用一、二种抗生素联合,配合祛痰止咳药物.但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菌株的出现等原因,效果欠佳.中药痰热清注射液,自投入临床使用以来,以其良好的抑菌、抗病毒作用,在抗感染治疗中受到广泛关注.我科于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肺炎5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的低场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48例子宫肌瘤患者行MRI检查,SE序列,常规T1WI、T2WI及多方位成像,对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多发肌瘤,10例单发肌瘤,MRI共检出82个病灶,所有病灶在T1WI上表现为等或低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低或混杂信号.其中46例经手术治疗.结论 低场MRI对子宫肌瘤在观察大小、形态、位置与子宫腔的关系和肌瘤在定性方面上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B超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
作者:郝志斌;李宏梅;马二龙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