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用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及防治的调查研究

范启睿;谷鹏鹏

关键词:儿科, 不良反应, 防治,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调查儿科用药的不良反应以及防治。方法:180例患儿临床用药出现不良反应,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用药种类之间的关系,分析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和临床表现。结果:1个月~1岁儿童的不良反应例数较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不良反应中由抗生素类药品引发的例数多(48.89%)。不良反应中多的器官属于消化系统(55.56%)。结论:儿童用药中应特别注意低龄儿童的用药,特别是抗生素类药品更应当合理运用。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诊断“阳虚证”与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传统中医(TCM)“证候”对于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死亡率预测评价。方法:收治患者252例,行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价(APACHE)Ⅱ计分和细胞因子检测,确定感染死亡率的预测变量。结果:APACHE Ⅱ计分、阳虚和气虚证、发热频次与非存活显著相关。阳虚证可作为预后的预测因子。APACHE Ⅱ计分和5种宿主反应细胞因子水平,阳虚证与无阳虚证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四肢发凉和脉搏虚弱亦是感染死亡率独立预测因子。结论:TCM诊断“阳虚证”可作为重症感染患者死亡率的新型预测因子。

    作者:姚彩华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经验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共102眼。所有患者均控制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8.80 mmol/L,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均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60例患者治疗前后视力、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程度评分、黄斑水肿程度评分、视网膜总循环时间、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范围、视网膜毛细血管渗漏范围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眼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93.1%。结论: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杜昭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的应用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方法以及安全性。方法:收治ASA Ⅰ~Ⅱ级剖宫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组(CSEA)和硬膜外组(EA)各60例,对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效果、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麻醉并发症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结果:CSEA组的高阻滞平面及达到时间、麻醉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均明显短于EA组(P<0.05),CSEA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P<0.05),CSEA组术中麻黄素的使用多于EA组,两组均无麻醉并发症。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综合了脊麻以及硬膜外阻滞的优点,对产妇、新生儿安全性与有效性高,镇痛、肌松完善,不良反应小。

    作者:卢秋霞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银杏达莫注射液,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有效改善了血流变指标,患者肾功能明显好转,24 h蛋白尿也明显降低,疗效显著。

    作者:蔡建永;闫晓燕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天麦消渴片治疗39例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天麦消渴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应用胰岛素联合天麦消渴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HbA1c、FBG 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降低 HOMA-IR 和提高 HOMA-IS 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82%(P<0.05)。结论:天麦消渴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魏华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手三阳原合配穴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理论初探

    目的:本文主要探索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针灸选穴方面的理论依据,从而指导选穴,使穴少而精,提高疗效。本文通过查阅、检索近年来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的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文献,从理论上进行论述。手三阳原合配穴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穴位配伍合理,易于操作,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吴修玉;李春禄;王龙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伴有胃轻瘫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在停用抗生素及抗Hp治疗2周后,均行14C呼气试验,胃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银染色检测Hp。共检查Hp阳性80例,将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吗丁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丽珠得乐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120例2型糖尿病伴有胃轻瘫患者,Hp阳性80例,Hp感染阳性率75.0%。观察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观察组转阴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P<0.05)。结论: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丽珠得乐和吗丁啉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陈秀云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片治疗,观察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秦卫东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静脉输液患者的服务需求与护理对策

    目的:观察静脉输液患者的服务需求,探讨针对患者需求所实施的护理对策。方法:收治静脉输液患者100例,均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性实施护理。结果:患者主要的需求内容包括护士应多巡视、关心以及环境整洁通风(P<0.05);可见穿刺失败及液体走空是患者担心的问题(P<0.05)。护理后满意度高达97%。结论:在患者输液过程中提供优质的护理,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全面关注患者的需求及其所担心的问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加强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作者:李洪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72例(72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治疗组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都有明显改善,同时治疗组的佳矫正视力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临床应用安全性更好,有利于视力的快速恢复。

    作者:周波;王敏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通过实例研究神经内科疾病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

    目的:通过实例研究神经内科疾病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收治神经内科患者30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34例(11.4%)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其中住院时间、年龄、侵入型操作以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与医院感染成正相关。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出现院内感染与住院时间、年龄、侵入型操作以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与医院感染成正相关。

    作者:李世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探讨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稳定性。方法:将体检人员50例随机分成末梢血组与静脉血组各25例,末梢血组取指尖血,静脉血组采集静脉血,比较两组的测定结果。结果:末梢血组在30 min和10 min的白细胞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两个时间点结果明显低于即刻结果(P<0.05)。30 min和10 min的血小板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两个时间点结果明显高于即刻结果(P<0.05)。静脉血组在30 min、10 min、即刻中白细胞与血小板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集静脉血进行检测,有着较高的公允性与稳定性,是各种血液常规检查的首选样本。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必沙可啶与莫沙比利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比沙可啶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给予比沙可啶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1.17%,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比沙可啶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作者:吴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程度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程度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2000例,根据患者不同程度脑积水分为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观察3组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轻度组总有效率95.9%,中度组总有效率83.0%,重度组总有效率33.1%,轻度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中度与重度组(P<0.01);而中度组的有效率也显著高于重度组(P<0.01)。重度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与中度组(P<0.01)。结论:及早地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进行病情发展之前的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病情,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都日亮;姜曾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自杀原因分析与预防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精神病患者增多,特别是忧郁患者自杀有上升趋势,住院期间通常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自杀。所以,在老年科病房中做好安全防护至关重要。

    作者:王加香;许海燕;王昌彦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子宫输卵管碘剂造影105例随访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碘剂造影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患者105例,采用子宫输卵管碘剂造影检查,观察效果。结果:双侧输卵管阻塞89例,通而不畅16例,治疗后,28例顺利妊娠分娩。结论:子宫输卵管碘剂造影的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卢学军;王晓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两种胆红素测定方法在生化分析仪上的比较

    目的:探讨改良J-G法和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效果。方法:收集患者的血液标本,采用改良J-G法和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比较测定结果。结果:两种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钒酸盐氧化法与改良J-G法相比,测定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具有检测范围大,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更适合临床常规检测。

    作者:李伟;林鹏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初次血肿清除率20%,治疗组初次血肿清除率58%。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佳临床效果,价廉、操作简单、不会受到设备和场地的限制,安全有效。

    作者:徐豪;周新军;沙龙贵;韩东华;黄焕斌;王之涵;魏子龙;任力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九针的现代研究概述

    九针是古代用来治疗不同疾病的九种针形或针具的总称。本文从九针的含义、起源、发展、材质的演变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概述,所有文献来自于中国知网医学全文数据库近20年的文献,希望为研究九针的历史脉络及其更新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并希望能够对充分发挥九针防治疾病的作用有所裨益。

    作者:李婷婷;李磊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后拔鞘压迫止血致迷走神经反射的研究

    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后拔鞘压迫止血致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和预防处理方法。方法:收治脑血管介入检查和治疗患者44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后拔鞘压迫止血时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处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补液、静注阿托品等处理后病情均显著改善。结论: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后拔鞘压迫止血致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较多,从预防着手,以治疗为辅,及时处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乐经科 刊期: 2015年第28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