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九针的现代研究概述

李婷婷;李磊

关键词:砭石, 九针, 材质, 临床应用
摘要:九针是古代用来治疗不同疾病的九种针形或针具的总称。本文从九针的含义、起源、发展、材质的演变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概述,所有文献来自于中国知网医学全文数据库近20年的文献,希望为研究九针的历史脉络及其更新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并希望能够对充分发挥九针防治疾病的作用有所裨益。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在健康教育干预下的护理效果。方法:正常高值血压人群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受试者在疾病认知、改善生活行为方面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对疾病的认知率,有助于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

    作者:魏晓银;方晓芬;黄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片治疗,观察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秦卫东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精神疾病患者妊娠期用药策略

    本文对妊娠期精神疾病用药机理、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妊娠期一般用药的基本原则。严格执行用药原则能够预防新生儿畸形,在临床用药中,能够做到安全用药,有助于优生优育。

    作者:付国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伴失眠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伴失眠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抑郁症伴失眠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 评分、HAMA 评分、PSQI 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 HAMD 评分、HAMA 评分、PSQ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伴失眠患者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岐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不典型羊水栓塞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典型羊水栓塞的症状、诱发因素、治疗效果及转归。方法:收治羊水栓塞患者14例,11例初期症状不典型,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14例中有3例典型羊水栓塞,其中2例死亡,另外11例不典型病例均抢救成功。结论:注意羊水栓塞的前驱症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寻找支持诊断的依据,是羊水栓塞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殷思珍;杨龙慧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儿童急性阑尾炎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急性阑尾炎患儿16例,3例给予保守治疗,13例给予开腹手术治疗。结果:小儿阑尾炎病情进展快,穿孔率较高,多数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化脓性腹膜炎,增加了治疗的难度。3例患儿采用保守治疗,其中1例病情加重转开腹手术治疗,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腹痛、呕吐、发热是小儿阑尾炎的主要特点,保守治疗和经开腹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措施。

    作者:伏冬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分级检验方法学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级检验方法学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体检人群97例,抽取患者空腹血液,分别采用传统拉网式检验和分级检验,对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脂指标进行检查,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分级检测的低密度脂蛋白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拉网式检测(P<0.05)。97例病例中,有2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阳性漏检病例,漏检率2.1%。结论:分级检验准确性较高、操作简便,更适合应用在临床中。

    作者:陈桂明;罗富银;赵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双歧杆菌黏附素对嗜酸乳杆菌抑制白色念珠菌黏附肠上皮细胞的促进作用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黏附素对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lus)抑制白色念珠菌(C.albicans)黏附肠上皮Lovo细胞的促进作用。方法:分离2株 L.acidophillusⅠ、Ⅱ,分别将 C.albicans、C.albicans+L.acidophillus、C.albicans+不同浓度黏附素、C.albicans+L.acidophillus+不同浓度黏附素与肠上皮Lovo细胞混合孵育后,计数肠上皮Lovo细胞上黏附C.albicans的个数。结果:双歧杆菌黏附素对L.acidophillus抑制C.albicans黏附肠上皮细胞的作用与L.acidophillus的种类和黏附素浓度都有关。C.albicans+L.acidophillusⅡ+黏附素比C.albicans+L.acidophillusⅠ+同浓度黏附素效果好。结论:双歧杆菌黏附素能促进L.acidophillus抑制C.albicans黏附肠上皮细胞的作用。

    作者:徐艳;常勇杰;鲍连生;张振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输尿管结石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做开放性手术,观察组做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和第一期取石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安全、高效、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的治疗方法。

    作者:惠绍川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胆囊炎急性发作期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效果满意,能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顾伟勇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对311例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理念,2013年1月-2014年1月对340例患者未实施风险管理理念,进行比较。结果:流程再造前护理缺陷发生17例(5.0%),发生护理风险事件18例(5.3%),患者满意276例,满意度81.2%;流程再造后护理缺陷发生4例(1.3%),发生护理风险事件3例(1.0%),患者满意295例,满意度94.9%,流程再造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中能够明显降低护理缺陷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阮静莹;罗薇薇;邓静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收治行胆囊结石手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应用循证护理效果显著,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满意度。

    作者:童红芹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胸部CT检查对乳腺癌临床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胸部CT检查对乳腺癌临床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乳腺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针吸细胞学检查或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均采用双层螺旋CT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早期乳腺癌的CT影像学特征,本组60例早期乳腺癌病理类型:小管癌3例,小叶癌3例,单纯癌4例,导管内癌13例,浸润性导管癌37例。早期乳腺癌的主要影像学征象:肿块有毛刺影,长短不一,偶见伪足,形肿块状不规则,质地不均匀且有明显钙化,见局部皮肤增厚,钙化灶呈泥沙样、针尖样或条索样,若侵犯胸壁可见肿块周围腺体密度增高、腋下淋巴结肿大、乳腺后脂肪间隙完全消失。结论:胸部CT检查具有灵敏度高、检查无痛苦,是诊断早期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马荣国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通过实例研究神经内科疾病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

    目的:通过实例研究神经内科疾病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收治神经内科患者30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34例(11.4%)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其中住院时间、年龄、侵入型操作以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与医院感染成正相关。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出现院内感染与住院时间、年龄、侵入型操作以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与医院感染成正相关。

    作者:李世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2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取石术,观察组采用肝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观察组结石残余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69%(P<0.05)。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肝切除术疗效显著。

    作者:王洪强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3~6岁儿童骨密度水平及其膳食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3~6岁儿童骨密度随年龄变化以及受膳食因素的影响。方法:检测460例3~6岁儿童的骨密度变化,根据调查问卷总结骨密度受膳食因素的影响。结果:3~6岁儿童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逐年升高,在6岁时达到峰值,6岁以后则略有下降趋势。膳食因素影响包括:因挑食和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碳酸饮料的摄入量对骨密度的影响。结论:3~6岁儿童随年龄的增长骨密度随着增长,6岁时达到峰值,骨密度受膳食因素的影响作用。

    作者:贾小红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铝碳酸镁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及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胃溃疡60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及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胃溃疡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顽固性胃炎、胃溃疡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研究组应用铝碳酸镁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及黄连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6.67%,幽门螺杆菌清除率73.33%,复发率10.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铝碳酸镁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及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胃溃疡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邱桂扣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社区老年人骨关节病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关节病防治方法和效果。方法:对社区老年人256例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总结老年人对骨关节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文献报道提出适宜社区的防治措施。结果:干预前后老年人骨关节病基本知识、防治知识两方面知识掌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为改变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社区老年人管理平台,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和健康管理,积极防治老年人骨关节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崔俊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近足月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总结近足月儿呼吸衰竭临床特征,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根据患儿分娩孕周,将36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分为早产组、近足月组、足月组各120例。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和预后,总结近足月儿呼吸衰竭临床特征。结果:产妇合并孕期并发症、产妇胎盘异常、分娩方式、多胎妊娠是导致近足月组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P<0.05)。近足月组通气时间与住院天数显著少于早产组,但是显著长于足月组(P<0.05)。结论:做好孕期保健,减少分娩方式的人为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近足月儿呼吸衰竭。

    作者:董锦园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个性化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个性化护理组(A组,n=70)和常规护理对照组(B组,n=70),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舒张压及收缩压明显降低,其中 A 组降幅大于 B 组(P<0.05);A 组患者服药依从性90.0%,明显高于 B 组的60.0%(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以个性化护理措施,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王瑞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