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徐豪;周新军;沙龙贵;韩东华;黄焕斌;王之涵;魏子龙;任力

关键词:高血压,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脑出血
摘要:目的: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初次血肿清除率20%,治疗组初次血肿清除率58%。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佳临床效果,价廉、操作简单、不会受到设备和场地的限制,安全有效。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急性阑尾炎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急性阑尾炎患儿16例,3例给予保守治疗,13例给予开腹手术治疗。结果:小儿阑尾炎病情进展快,穿孔率较高,多数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化脓性腹膜炎,增加了治疗的难度。3例患儿采用保守治疗,其中1例病情加重转开腹手术治疗,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腹痛、呕吐、发热是小儿阑尾炎的主要特点,保守治疗和经开腹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措施。

    作者:伏冬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儿科用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及防治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儿科用药的不良反应以及防治。方法:180例患儿临床用药出现不良反应,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用药种类之间的关系,分析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和临床表现。结果:1个月~1岁儿童的不良反应例数较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不良反应中由抗生素类药品引发的例数多(48.89%)。不良反应中多的器官属于消化系统(55.56%)。结论:儿童用药中应特别注意低龄儿童的用药,特别是抗生素类药品更应当合理运用。

    作者:范启睿;谷鹏鹏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程度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程度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2000例,根据患者不同程度脑积水分为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观察3组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轻度组总有效率95.9%,中度组总有效率83.0%,重度组总有效率33.1%,轻度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中度与重度组(P<0.01);而中度组的有效率也显著高于重度组(P<0.01)。重度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与中度组(P<0.01)。结论:及早地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进行病情发展之前的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病情,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都日亮;姜曾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50例诊治经验

    目的:总结胆囊切除所致胆管损伤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收治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4例于术中发现,27例于术后早期发现(术后3个月内),9例于术后晚期发现(术后3个月上)。术中、术后早期以及术后晚期各个阶段对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的影响不同,术后早期易发现并通过B超确诊。根据诊断阶段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结论:针对因胆囊切除所致胆管损伤,需要尽早配合临床表现以及B超特点进行诊断,确诊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手术方式以及时机,以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聂景和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科研管理模式在我院创新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目的:培养高素质医护专业人才队伍,建立特色科室,打造品牌医院。方法:应用科研管理模式在人才任用、硬件完善、对外交流、科研技术等方面一系列举措,统计与分析实行科研管理模式前后3年医疗质量数据情况。结果:通过3年的创新管理,人才结构体系更加合理、综合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科研成果丰硕。结论:科研管理模式在建立人才队伍建设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中起到重要作用,促进综合医疗水平的提升。

    作者:张国强;朱志远;李征;高宇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消化道溃疡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治疗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P<0.05)。结论: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安全有效。

    作者:薛峰;吴婷婷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顺尔宁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顺尔宁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使用顺尔宁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18%(P<0.05)。治疗组复发率4.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27%(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顺尔宁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哮喘等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比较明显,治疗有效率明显增高。

    作者:陈中伟;吕成方;吴燕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铝碳酸镁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及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胃溃疡60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及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胃溃疡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顽固性胃炎、胃溃疡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研究组应用铝碳酸镁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及黄连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6.67%,幽门螺杆菌清除率73.33%,复发率10.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铝碳酸镁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及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胃溃疡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邱桂扣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食管癌术后双胃管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留置双胃管行引流及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与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收治食管癌术后患者72例,均留置双胃管,进行早期的肠内营养。结果:72例均能耐受双胃管,通过认真的观察,科学的护理,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维持患者营养需要量,减少了静脉输液的量和时间,减轻了患者肠外营养的治疗费用。结论:食管癌术后应用双胃管,并对双胃管精心护理,为患者提供了营养补充,效果显著。

    作者:朱文倩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个性化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个性化护理组(A组,n=70)和常规护理对照组(B组,n=70),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舒张压及收缩压明显降低,其中 A 组降幅大于 B 组(P<0.05);A 组患者服药依从性90.0%,明显高于 B 组的60.0%(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以个性化护理措施,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王瑞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自杀原因分析与预防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精神病患者增多,特别是忧郁患者自杀有上升趋势,住院期间通常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自杀。所以,在老年科病房中做好安全防护至关重要。

    作者:王加香;许海燕;王昌彦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手三阳原合配穴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理论初探

    目的:本文主要探索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针灸选穴方面的理论依据,从而指导选穴,使穴少而精,提高疗效。本文通过查阅、检索近年来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的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文献,从理论上进行论述。手三阳原合配穴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穴位配伍合理,易于操作,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吴修玉;李春禄;王龙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九针的现代研究概述

    九针是古代用来治疗不同疾病的九种针形或针具的总称。本文从九针的含义、起源、发展、材质的演变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概述,所有文献来自于中国知网医学全文数据库近20年的文献,希望为研究九针的历史脉络及其更新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并希望能够对充分发挥九针防治疾病的作用有所裨益。

    作者:李婷婷;李磊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肿瘤内科治疗中对并发症护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治疗中对并发症处理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收治肿瘤内科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治疗、健康教育、全面监护治疗。结果:观察组的就医依从率、焦虑评分结果、并发症发生几率及治疗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肿瘤内科就诊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健康教育以及全面监护等治疗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就医依从率。

    作者:徐世新;佟刚;姚舒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双歧杆菌黏附素对嗜酸乳杆菌抑制白色念珠菌黏附肠上皮细胞的促进作用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黏附素对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lus)抑制白色念珠菌(C.albicans)黏附肠上皮Lovo细胞的促进作用。方法:分离2株 L.acidophillusⅠ、Ⅱ,分别将 C.albicans、C.albicans+L.acidophillus、C.albicans+不同浓度黏附素、C.albicans+L.acidophillus+不同浓度黏附素与肠上皮Lovo细胞混合孵育后,计数肠上皮Lovo细胞上黏附C.albicans的个数。结果:双歧杆菌黏附素对L.acidophillus抑制C.albicans黏附肠上皮细胞的作用与L.acidophillus的种类和黏附素浓度都有关。C.albicans+L.acidophillusⅡ+黏附素比C.albicans+L.acidophillusⅠ+同浓度黏附素效果好。结论:双歧杆菌黏附素能促进L.acidophillus抑制C.albicans黏附肠上皮细胞的作用。

    作者:徐艳;常勇杰;鲍连生;张振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健康教育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在健康教育干预下的护理效果。方法:正常高值血压人群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受试者在疾病认知、改善生活行为方面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对疾病的认知率,有助于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

    作者:魏晓银;方晓芬;黄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的应用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方法以及安全性。方法:收治ASA Ⅰ~Ⅱ级剖宫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组(CSEA)和硬膜外组(EA)各60例,对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效果、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麻醉并发症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结果:CSEA组的高阻滞平面及达到时间、麻醉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均明显短于EA组(P<0.05),CSEA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P<0.05),CSEA组术中麻黄素的使用多于EA组,两组均无麻醉并发症。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综合了脊麻以及硬膜外阻滞的优点,对产妇、新生儿安全性与有效性高,镇痛、肌松完善,不良反应小。

    作者:卢秋霞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纤维胃镜黏膜活检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纤维胃镜黏膜活检的病理情况。方法:对250例患者行纤维胃镜黏膜活检。结果:正常黏膜1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6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3例,其他慢性炎18例,胃息肉2例,慢性溃疡8例,肿瘤34例。其病理特征各异。结论:纤维胃镜黏膜活检在诊断胃部疾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临床以及病理分析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为后期治疗提供保障。

    作者:张德洋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经阴道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经阴道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差异。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2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经阴道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各60例。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阴道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排气时间明显低于腹腔镜手术组(P<0.05),但两组患者子宫肌瘤数、住院时间、疼痛评分(VA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相当,各有特色,经阴道手术相对出血少、排气时间短、恢复快,临床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术式。

    作者:李卉欣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兰索拉唑联合卡络磺钠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卡络磺钠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卡络磺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卡络磺钠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显著。

    作者:金建荣 刊期: 2015年第28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