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管道污染程度卫生状况调查

姜春杰

关键词:公共场所卫生,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系统管道, 污染程度, 卫生要求, 卫生规范, 卫生部, 传染病, 卫生学评价, 消毒装置, 人体健康, 空调系统, 结果报告, 监督抽检, 管理要求, 工作要求, 抽样检测, 流行期, 组织, 预防
摘要:为了预防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传播传染病,保护人体健康,卫生部组织制定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规定了公共场所空调系统的一般卫生要求、传染病流行期间卫生要求、净化消毒装置卫生要求、卫生学评价和卫生管理要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管道的污染程度,根据卫生部2004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抽检工作要求,依据<规范>于200年3月~4月份,我们对本县30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了抽样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114例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患者所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显效79例(69.3 %),有效29例(25.4 %),无效6例(5.3 %),总有效率为94.7%.无明显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12个月,无因非心血管事件的意外死亡.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耐受性好,能明显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提高门诊输液室的质量管理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方法 2008年通过优化输液环境、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规范输液流程、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重视专业理论与技术培训、落实输液巡视制度、加强质量监督、增强协调作用构建和谐氛围等,把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具体落实到门诊静脉输液的各个环节中.结果 缩短了患者就诊输液的时间,护理缺陷的发生率由原先的0.1%降至0.01%;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7.5%;健康教育的覆盖率为95.0%,知晓率为87.5%.结论 门诊输液室实施下列质量管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举措,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刘芳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临床上常见,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科于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PHN,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印道春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甘露聚糖肽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多发性跖疣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甘露聚糖肽联合液氮冷冻治疗跖疣的临床疗效. 方法 120例跖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及时照组(58例),治疗组予甘露聚糖肽口服,疣体采用液氮冷冻治疗.对照组仅行液氮冷冻治疗. 结果 治疗组平均有效率为66.9%,对照组为52.8%,复发率治疗组为2.5%,对照组为10.0%,两组有效率,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 甘露聚糖肽联合冷冻治疗跖疣疗效确切,预防复发效果显著.

    作者:郑德勤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措施

    产妇产后发生排尿困难和尿潴留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所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其目的是解决患者的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症状.但也有一部分产妇未能自行排尿出现尿潴留尿失禁等异常情况,需要导尿或者拔管后再次导尿.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如何预防产后尿潴留以及拔管后能否顺利排尿已经成为广大护理同仁十分重视的课题.

    作者:陈参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妇产科护士针刺伤的危害及职业防护

    针刺伤(含锐器)是护理人员常见的职业事故,如不慎被污染的针刺伤可引起20余种血缘性疾病的传播.因此,护理人员应该认识到针刺伤的危害,加强自身防护.

    作者:李晓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201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例正常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和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组100例,在第三产程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ug,催产素组101例,在第三产程肌注催产素20 IU,观察2 h内二组的出血量,结果 米索前列醇组为(174.34±109.89)ml,催产素组为(239.10±178.20)ml,米索前列醇组与催产素组比较,米索前列醇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催产素组(P<0.01).结论 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较强的防止产后出血并用药安全,高效简便.

    作者:赵明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62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治疗体会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在我们服务对象80%为农民的县级医院,在住院患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自2000年以来,我们共收治了62例间隙感染患者,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郑艳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民间验方金蟾膏治疗骨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骨髓炎患者经民间验方金蟾膏治疗的结果 进行分析归纳.让人们认识一种治疗骨髓炎更好的方法.方法 采用经金蟾膏治疗的245例骨髓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45例患者,233例痊愈,占95%,12例好转,总有效率100%.结论 金蟾膏确实是一种治疗骨髓炎的好药,值得推广.

    作者:范金山;张佩武;马训世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监狱女子吸毒后人格障碍的护理治疗措施

    对于吸毒者人格障碍的治疗与治疗其他精神障碍有些共病问题,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共病问题.而在女子监狱这样的特殊环境下,更应该提出更好的护理与治疗方法 ,改善女犯们的人格障碍状况,以尽力保障女犯们出狱后的生活.

    作者:瞿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浅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病中应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通过竞争性地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而发挥作用的一类药物.不仅能降低血压,而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对肾脏的保护,降低肺动脉压,以及降血脂改善大动脉功能,逆转血管内膜肥厚等方面均有一定作用.

    作者:贾岩;孙继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胃复安在老年人持硬麻醉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

    胃复安又名天吐灵、甲氧氯普胺,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中枢止吐剂,但胃复安具有的胆碱能特性在临床上往往被忽视.笔者于1998~2008年使用胃复安治疗老年性持硬麻醉术后尿潴留150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顾云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尿毒症合并癫痫样大发作6例临床分析

    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在其发病过程中,可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淡漠、嗜睡、焦虑、烦躁等,但呈癫痫样大发作较少见,且病情危重、预后差.现将本院2005年以来经治的6例尿毒症并发癫痫样大发作病例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陈振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有效护理

    目的 减轻术后患者切口的疼痛,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方法 通过对临床420例患者术后疼痛的观察,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药物镇痛的方法 ,进行有效的疼痛干预.结果 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避免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日期.结论 采用综合方法 处理妇产科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顺利渡过术后恢复期.

    作者:张远艳;李瑞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亚硝酸盐中毒事故调查

    2006年3月31日,某厂发生一起车间污水污染饮用水引起的亚硝酸盐中毒事故,23名中毒患者被送至附近医院抢救,经导泻、吸氧及使用亚甲蓝等治疗,全部康复出院.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鑫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肾功能不全是糖尿病肾病的晚期并发症之一,持续发展可成为尿毒症,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避免或延迟尿毒症的发生和发展,在临床上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笔者使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取得一定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朝晖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在中药材质量控制中的研究概况

    阐述了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在中药材质量控制中的研究概况,明确指出了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在中药材质量控制中的优势和不足.

    作者:韦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哮喘持续状态的14例临床诊治

    目的 探讨哮喘持续性状态的临床诊断.方法 通过14例分析表明,呼吸道感染是重要的因素,过敏原和气候改变次之.结果 所有患者在二周内治愈出院.所有患者在二周内治愈出院.结论 治疗时应及时正确用解除支气管痉挛药,并采用祛痰、抗炎等综合措施治疗.

    作者:安国锋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

    临床上全肺切除常用于肺癌以及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全肺切除是佳治疗手段.因手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术后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本文总结了本院2004~2008年全肺切除共16例,现就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国芹;赵凤举;白艳梅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CT扫描技术在颜面部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颜面部疾病患者应用CT扫描诊断技术的佳角度的选择.方法 采取不同的扫描方法 ,以便能清晰的显示病变,多采用轴位扫描,层厚2 mm,层距3~5 mm,能清晰显示咽隐窝及咽旁间隙的改变.如怀疑眶底后及颅底侵犯,加扫冠状位,这样能显示颅底骨质有无破坏,颅内有无侵犯.以上扫描用多窗宽多窗位观察.结果 ①老年患者多采用轴位扫描,角度是17°~20°;②外伤患者应采用完善位扫描;③颅底骨折患应用轴位扫描.结论 :选择合适的扫描角度,是诊断病变部位的关键.

    作者:王陈红;杨植林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