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有效护理

张远艳;李瑞华

关键词:术后疼痛, 护理措施, 妇产科
摘要:目的 减轻术后患者切口的疼痛,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方法 通过对临床420例患者术后疼痛的观察,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药物镇痛的方法 ,进行有效的疼痛干预.结果 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避免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日期.结论 采用综合方法 处理妇产科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顺利渡过术后恢复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激素自身抗体检测的意义

    通过检测各人群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自身抗体(THAAb),探讨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及价值.

    作者:万清峰;张文彬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民间验方金蟾膏治疗骨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骨髓炎患者经民间验方金蟾膏治疗的结果 进行分析归纳.让人们认识一种治疗骨髓炎更好的方法.方法 采用经金蟾膏治疗的245例骨髓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45例患者,233例痊愈,占95%,12例好转,总有效率100%.结论 金蟾膏确实是一种治疗骨髓炎的好药,值得推广.

    作者:范金山;张佩武;马训世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2006~2008年富锦市部分餐饮单位食(饮)具卫生状况监测

    目的 了解富锦市餐饮业食(饮)具的消毒效果,为今后的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08年富锦市部分餐饮单位非一次性食(饮)具碗、盘、茶杯、酒杯等样品,检测大肠菌群.结果 2006~2008年总合格率为70.3%,呈逐年上升趋势;合格率大型餐饮单位较高、小型餐饮单位较低;第4季度高,第3季度低;酒杯高,碗低.结论 食(饮)具消毒合格率较低,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李淑欣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措施

    产妇产后发生排尿困难和尿潴留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所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其目的是解决患者的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症状.但也有一部分产妇未能自行排尿出现尿潴留尿失禁等异常情况,需要导尿或者拔管后再次导尿.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如何预防产后尿潴留以及拔管后能否顺利排尿已经成为广大护理同仁十分重视的课题.

    作者:陈参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婴幼儿用药指导

    婴幼儿是指从出生28 d~3周岁的小儿,这个时期小儿虽然已较新生儿显著成熟,但从其解剖生理特点来看,发育依然尚未完全,必须掌握小儿用药特点 .1 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 1.1 青霉素类常用的有青霉素、氯唑西林钠、哌拉西林钠等.青霉素类对人体细胞毒性很低,有效抗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体几乎无影响.临床青霉素较多出现过敏反应,阳性者禁用 .

    作者:李岩;孟静;郭莹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近绝对期青光眼31例手术治疗临床探讨

    本院对这31例34眼近绝对期青光眼行眼外引流手术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史资料本文回顾2005-2008年本院收治的各类原发性青光眼近绝对期患者31例34眼.其中男15例,女16例,年龄31~78岁,平均61.16岁.

    作者:曹荣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

    临床上全肺切除常用于肺癌以及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全肺切除是佳治疗手段.因手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术后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本文总结了本院2004~2008年全肺切除共16例,现就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国芹;赵凤举;白艳梅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及预防、治疗与护理.方法 对发生产后尿潴留的19例产妇进行分析.结果 产后尿潴留的发生与产程延长、分娩次数、会阴情况、精神因素等原因密切相关.结论 针对发生产后尿潴留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治疗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倪长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185例外科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加强患者术后的基础护理,认真做好交接班,是保证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现就我院半年来经外科手术的185例患者术后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辛曙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噻托溴胺干粉剂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干粉剂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87例稳定期COPD患者,给予噻托溴胺干粉剂18 g/次,1次/d,吸入治疗8周,观察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症状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本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总有效率为72.41%,肺功能指标明显提高[FEV1(1.762±0.530)L、FVC(2.589±0.419)L、FEV1/FVC(65.35±6.030)%、FEV1(64.72±5.21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仅有3.45%患者出现轻度口干现象,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60.91%的患者能坚持长期用药.结论 噻托溴胺干粉剂吸入可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症状,提高FEV1 及FVC值,安全可靠,用药依从性好.

    作者:艾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 经过临床应确实证明自凝刀治疗仪是妇科门诊治疗子宫颈糜烂快捷简便的方法 .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07年3月100例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跟踪调查.结果 自凝刀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洽当,患者全部一次性治愈.结论 应用自凝刀治疗仪治疗子宫糜烂患者有效率100%.

    作者:李欣荣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药师与临床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是指以当代系统的医学以及相关学科知识指导社会人群的用药,是临床用药的核心.纵观临床实践,医药本是统一的,即有相同的服务对象和共同的治疗目的 .这其中药师及药学知识对临床用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者:莫合拜提江·木拉买提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健择联合卡铂、长春瑞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健择联合卡铂、长春瑞滨(GCN方案)与健择联合长春瑞滨(GN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68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GCN方案组38例及GN方案组30例.每例至少治疗两个周期.结果 GCN组及GN组有效率分别为52.6%及26.7%(P<0.05),中位疾病进度时间分别为9个月及4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个月及9个月.毒副反应以骨髓抑制为主,GCN组略高(P>0.05),胃肠道反应轻微.结论 GCN方案治疗NSCLC近期疗效略高于GN方案,毒性反应可耐受.

    作者:彭蕻琳;徐轶;陈小可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肝素钠佐治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肝素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及预防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3例HSP病儿,随机分为肝素钠治疗组(简称治疗组)33例和常规治疗组(简称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抗感染、维生素C、钙剂、西咪替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肝素钠静脉注射,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皮疹消退时间和随诊过程(3个月)中肾炎的发生率.结论 治疗组总有效率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P<0.05),随访中,肝素治疗组发生肾炎1例(3%),对照组发生肾炎6例(20%),肝素治疗组肾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素钠静脉注射治疗HSP、预防HSPN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燕;刘强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64例阿霉素为主化疗患者心电图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观察以阿霉素为主要药物化疗的癌症患者化疗过程中心电图改变,了解阿霉素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分析64例癌症化疗患者心电图资料.结果 64例癌症化疗患者中,出现心电图异常20例,阳性率为31%.其中窦性心动过速3例,心肌缺血7例,室性早搏3例,房性早搏4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左心室肥大伴心肌缺血1例,1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其中2例二项以上.结论 化疗过程中心电图变化可作为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的监测指标.

    作者:高俊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药物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建立SFE与高效液相联用(SFE-HPLC)来测定供试品中的蒽醌类含量.在SFE中,确定检测萃取压力为38.5 mPa,温度60℃,改性剂甲醇剂量0.4 ml,静态萃取时间5~20 min,动态萃取体积5 ml,线性范围0.008 4~0.302 4 μg,检测波长437 nm.

    作者:王铁华;滕义生;王立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114例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患者所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显效79例(69.3 %),有效29例(25.4 %),无效6例(5.3 %),总有效率为94.7%.无明显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12个月,无因非心血管事件的意外死亡.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耐受性好,能明显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利普刀治疗重度宫颈糜烂200例临床效果观察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数已婚妇女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宫颈炎,宫颈炎的病理分型有: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和宫颈腺体囊肿,可单发、也可合并发生.宫颈糜烂又分轻、中、重三度,其中重度宫颈糜烂若不及时彻底治疗,极易发展成宫颈癌,本院妇科自2006年12月引进美国埃尔曼国际公司生产的EMC高频射频电波刀(以下简称利普刀)治疗了200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丽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扁平疣治疗方法 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联合5%咪喹莫特外用,对照组1只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肌内注射,对照组2只采用外用咪喹莫特乳膏.结果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联合咪喹莫特外用效果好,疗效高.

    作者:杨惠敏;吴德滨;于淮;涂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乳酸杆菌与丁酸梭菌联用治疗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子机制的探索

    目的 观察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建立DSS诱导的小鼠急性UC模型,观察给予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治疗后,小鼠结肠黏膜的病理改变和Caspase-1和 PCNA表达的变化.结果 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可明显减轻小鼠结肠黏膜的损伤;可明显抑制Caspase-1的表达,同时,促进PCNA的表达,两菌合用组对Caspase-1和 PCNA表达的影响作用强.结论 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DSS诱导的UC有协同治疗作用,抑制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促进其增殖可能是它们发挥协同治疗作用的部分分子机制.

    作者:刘凌云;杨伟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