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激素自身抗体检测的意义

万清峰;张文彬

关键词:甲状腺, THAAb, 临床检测, 检测指标
摘要:通过检测各人群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自身抗体(THAAb),探讨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及价值.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西沙比利治疗早产儿胃肠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沙比利治疗早产儿胃肠喂养不耐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72例诊断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鼻(或口)饲胃管喂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沙比利0.2 mg/kg, q8 h,于喂奶前30 min喂入,疗程5~7 d.结果 应用西沙比利干预治疗后,每天奶量增加(47±26)ml/ kg,胃潴留量减少(3.14±1.39)ml,体重增加(0.59±0.11)k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应用西沙比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确切,且价廉、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霞;方怀天;王彩云;彭希敏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134例尿沉渣检验结果分析

    尿沉渣检查是指用显微镜对离心后尿液的沉渣物(尿中有形成分)进行检查.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应该不含有或反有极少量的白细胞、红细胞和管型.发现某些具有诊断价值的上皮细胞和结晶等,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此项检查是尿液自动化分析仪不能替代的.单纯采用尿液自动化分析仪而忽略尿沉渣检查或不按标准化操作规程检查,将导致许多疾病漏诊.现对134例尿液常规检验结果的分析发现,报告如下.

    作者:遇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201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例正常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和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组100例,在第三产程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ug,催产素组101例,在第三产程肌注催产素20 IU,观察2 h内二组的出血量,结果 米索前列醇组为(174.34±109.89)ml,催产素组为(239.10±178.20)ml,米索前列醇组与催产素组比较,米索前列醇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催产素组(P<0.01).结论 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较强的防止产后出血并用药安全,高效简便.

    作者:赵明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检测IgE反应素对食物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与研究

    目的 评价皮内注射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食物过敏的临床检测,探索适合于基层及社区不同人群食物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方法 .方法 3~72岁患者246例,分别进行皮内注射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ELISA法),比较两种检测结果 的一致性.结果 两种方法 对鸡蛋、淡水鱼、小麦、虾、大豆、花生、海鱼等8种过敏原检测阳性符合率为55.4%~68.7%;阴性符合率为70.1%~87.7%.结论 皮内注射法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均适于基层和社区医院对食物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但都存在一定误差,还应结合患者病史,进行确诊.皮内试验诊断食物过敏反应与ELISA法相比虽有一定的误差,但方法 简便,快速、成本低,一次可做几十种实验,更适合于基层及社区医院对大多数食物过敏患者的检测.条件好的医院将皮试法和ELISA法二者结合更有利于基层和社区医院对不同人群食物过敏性疾病的检测和诊断.

    作者:杨增茹;满永宏;贾焕梅;丁雨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食管胃吻合口瘘的预防性护理

    目的 探讨食管胃吻合口瘘的预防性护理方法 .方法 总结8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预防吻合口瘘发生的护理体会.结果 通过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饮食指导,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口腔、胃管、引流管的护理,本组无1例食管胃吻合口瘘发生.结论 积极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提高食管胃吻合口瘘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黄荣招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小切口阑尾手术对老年患者的影响

    目的 分析小切口阑尾手术对老年人的影响.方法 通过本院78例小切口阑尾手术老年人与82例传统阑尾手术切口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 78例均采用常规医疗器械在小切口下完成阑尾切除术 ,手术用时20~50 min,平均43.6 min.住院天数3~5 d ,平均3.8 d.伤口拆线时间均为 4 d.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 ( P< 0.05 ) .结论 小切口阑尾手术老年人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延慧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102例新生儿窒息发病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回顾性对102例新生儿窒息的发病因素分析,找出预防新生儿窒息发生的方法 .方法 2005年4月至2008年11月间在本院分娩102例新生儿窒息的发病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主要发病因素为母体因素、分娩因素及胎儿因素,多种综合因素所致.结论 提高产科质量,提高住院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关键措施.

    作者:黄玉梅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尿毒症合并癫痫样大发作6例临床分析

    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在其发病过程中,可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淡漠、嗜睡、焦虑、烦躁等,但呈癫痫样大发作较少见,且病情危重、预后差.现将本院2005年以来经治的6例尿毒症并发癫痫样大发作病例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陈振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CT扫描技术在颜面部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颜面部疾病患者应用CT扫描诊断技术的佳角度的选择.方法 采取不同的扫描方法 ,以便能清晰的显示病变,多采用轴位扫描,层厚2 mm,层距3~5 mm,能清晰显示咽隐窝及咽旁间隙的改变.如怀疑眶底后及颅底侵犯,加扫冠状位,这样能显示颅底骨质有无破坏,颅内有无侵犯.以上扫描用多窗宽多窗位观察.结果 ①老年患者多采用轴位扫描,角度是17°~20°;②外伤患者应采用完善位扫描;③颅底骨折患应用轴位扫描.结论 :选择合适的扫描角度,是诊断病变部位的关键.

    作者:王陈红;杨植林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患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入选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患者106名, 采用加替沙星注射液400 mg,1次/d,静脉点滴,疗程为5~10 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细菌学、药敏情况.结果 愈率、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65.1%、82.1%、77.8%.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加替沙星注射液是治疗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张永红;张荣杰;郇晓燕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小剂量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指因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应用螺内酯可抑制左室的扩张和心肌纤维化,从而改善左室功能,本研究就通过观察左室重构超声心动图的变化评价在AMI中应用小剂量螺内酯是否具有减轻和逆转左室重构的作用.

    作者:伊红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影响CR影像质量的因素和预防措施研究

    目的 提高影像质量,充分了解影响图像质量因素的来源,制定相应解决措施.方法 岛津UD150B-30型500 mA高频X线机、岛津MC125L-50型床旁拍片机、FUJI DPX-1型CR系统,利用IP板进行常规各部位摄影,选择合适的[KV、MA、S]摄影条件曝光,由阅读装置读出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处理图像,打印激光照片.结果 投照因素是影响CR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噪声、后处理等因素也能影响CR图像质量,但几率比投照因素的影响要小得多.结论 加强质量意识,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素质,把好质量关;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规范摄影技术,能大大提高CR图像的质量,提高CR影像甲级图像的比率.

    作者:袁宏;孙文庆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心理护理在产妇分娩中的作用初探

    目的 初步探究有效的心理护理能使产妇顺利分娩,并减少和预防危险的发生.方法 随机选择2008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65例,进行分组护理,比较常规护理与结合心理学进行身心同步护理的不同效果.结果 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减轻产妇心理压力,降低产妇母子发生危险的机率.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中采用恰当合理的心理护理可产生满意的效果.

    作者:袁喜凤;金丹阳;王文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252例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全切除微创术护理经验,供临床护理参考.方法 通过术前心理护理建立患者对腹腔镜下微创术成功信心,使其全程主动配合;术中监控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求情及采用详尽得当的护理措施,预防围手术期并发症和院内感染.结果 252例患者全部顺利平稳渡过围手术期治愈出院.结论 心理护理能解除患者思想顾虑,详尽得当的护理措施能确保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作者:刘少燕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63例临床探讨

    目的 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治愈率.方法 ①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手154例;②开颅在血肿清除手术36例;③脑室外持续引流尿激酶灌洗术68例;④简易立体定向抽吸术5例.结果 出院患者随诊6~12个月,重返工作岗位22例,生活自理65例,中残119例,死亡57例,死亡率21.6%.结论 ①超早期手术.中高度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大,占位效应发展迅速,对周围脑组织损害重,死亡及致残率及高;②对于不同部位的出血以及出血量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尤为重要;③做好术后处理;④必要的康复治疗;⑤其他:加强营养也很重要,对昏迷患者应近早行鼻饲营养.癫痫可加重神经损害,需积极处理.

    作者:闫宏伟;王泽洋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肾功能不全是糖尿病肾病的晚期并发症之一,持续发展可成为尿毒症,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避免或延迟尿毒症的发生和发展,在临床上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笔者使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取得一定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朝晖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探讨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创伤中的一种常见损伤,在创伤骨折中约占3~5%,我科于2002年10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5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在治疗上取得较大效果,30例治愈出院、5例瘫痪拔管出院,因胸腰椎骨折患者常合并脊髓损伤及其它系统的并发症,对于该类损伤的护理,尤其需要周密的护理计划,科学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程度,大限度地恢复功能.我科在近四年中,共收治5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潘炯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民间验方金蟾膏治疗骨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骨髓炎患者经民间验方金蟾膏治疗的结果 进行分析归纳.让人们认识一种治疗骨髓炎更好的方法.方法 采用经金蟾膏治疗的245例骨髓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45例患者,233例痊愈,占95%,12例好转,总有效率100%.结论 金蟾膏确实是一种治疗骨髓炎的好药,值得推广.

    作者:范金山;张佩武;马训世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64例阿霉素为主化疗患者心电图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观察以阿霉素为主要药物化疗的癌症患者化疗过程中心电图改变,了解阿霉素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分析64例癌症化疗患者心电图资料.结果 64例癌症化疗患者中,出现心电图异常20例,阳性率为31%.其中窦性心动过速3例,心肌缺血7例,室性早搏3例,房性早搏4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左心室肥大伴心肌缺血1例,1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其中2例二项以上.结论 化疗过程中心电图变化可作为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的监测指标.

    作者:高俊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乳酸杆菌与丁酸梭菌联用治疗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子机制的探索

    目的 观察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建立DSS诱导的小鼠急性UC模型,观察给予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治疗后,小鼠结肠黏膜的病理改变和Caspase-1和 PCNA表达的变化.结果 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可明显减轻小鼠结肠黏膜的损伤;可明显抑制Caspase-1的表达,同时,促进PCNA的表达,两菌合用组对Caspase-1和 PCNA表达的影响作用强.结论 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DSS诱导的UC有协同治疗作用,抑制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促进其增殖可能是它们发挥协同治疗作用的部分分子机制.

    作者:刘凌云;杨伟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