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CR影像质量的因素和预防措施研究

袁宏;孙文庆

关键词:CR影像, 质量,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提高影像质量,充分了解影响图像质量因素的来源,制定相应解决措施.方法 岛津UD150B-30型500 mA高频X线机、岛津MC125L-50型床旁拍片机、FUJI DPX-1型CR系统,利用IP板进行常规各部位摄影,选择合适的[KV、MA、S]摄影条件曝光,由阅读装置读出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处理图像,打印激光照片.结果 投照因素是影响CR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噪声、后处理等因素也能影响CR图像质量,但几率比投照因素的影响要小得多.结论 加强质量意识,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素质,把好质量关;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规范摄影技术,能大大提高CR图像的质量,提高CR影像甲级图像的比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CT扫描技术在颜面部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颜面部疾病患者应用CT扫描诊断技术的佳角度的选择.方法 采取不同的扫描方法 ,以便能清晰的显示病变,多采用轴位扫描,层厚2 mm,层距3~5 mm,能清晰显示咽隐窝及咽旁间隙的改变.如怀疑眶底后及颅底侵犯,加扫冠状位,这样能显示颅底骨质有无破坏,颅内有无侵犯.以上扫描用多窗宽多窗位观察.结果 ①老年患者多采用轴位扫描,角度是17°~20°;②外伤患者应采用完善位扫描;③颅底骨折患应用轴位扫描.结论 :选择合适的扫描角度,是诊断病变部位的关键.

    作者:王陈红;杨植林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分析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护士在拔针时由于按压不当常导致皮下出血,曾有护士对拔针按压方法进行探讨,笔者借鉴了这些经验,探讨棉签与血管平行直压法的止血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桂清;李轶惠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药物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建立SFE与高效液相联用(SFE-HPLC)来测定供试品中的蒽醌类含量.在SFE中,确定检测萃取压力为38.5 mPa,温度60℃,改性剂甲醇剂量0.4 ml,静态萃取时间5~20 min,动态萃取体积5 ml,线性范围0.008 4~0.302 4 μg,检测波长437 nm.

    作者:王铁华;滕义生;王立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超声引导腹腔穿刺治疗肾囊肿

    目的 对介入性B型超声显像诊断引导经皮腹腔穿刺治疗肾囊肿探讨.方法 选择9例临床症状典型的肾囊肿病例,采用B型超声显像诊断定位,引导用细针进行腹腔穿刺,抽出囊液,然后注入相应的95%酒精.结果 经过治疗,临床症状消失,9例肾囊肿病例均获痊愈.1个月之后经过B型超声显像诊断复查,囊腔消失或<2 cm以下.结论 肾囊肿是临床常见的病症.B型超声显像诊断是一种无创伤,无痛苦,可以重复进行的诊断技术.

    作者:杨玉雁;张志鸣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桥脑延髓沟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目的 微血管减压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基于对面神经出脑桥区域即桥延沟解剖的精确掌握.我们研究桥延沟显微解剖. 方法 来自于15个大脑标本的30个桥小脑角部分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将面神经根出桥脑区域分作两部分,一部分称为周围部,另一部分称为脑干部.而后者我们又提出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基底部和斜坡部.对周围部的暴露相对容易,而脑干部分因被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所掩盖,故解剖困难.结论 由尸检标本,桥延沟的解剖是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重点,在治疗一侧面肌痉挛中作用重大.

    作者:张继志;段云平;高宝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临床上常见,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科于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PHN,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印道春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慢性肾盂肾炎临床对照治疗效果观察

    慢性肾盂肾炎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多见与中老年妇女,以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刺痛为主要临床症状,亦有部分患者即无全身症状又无明显的尿路刺激症状,仅表现为面色萎黄、倦怠乏力、食欲不振、低热、腰痛、体质量减轻.该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由于本病易反复发作,经常大量应用抗生素,做药敏实验多数呈耐药现象.近年来通过大量临床观察证实辨证应用银花泌炎灵片治疗慢性肾盂肾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产生耐药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康萍;张洪波;姜国红;谢长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监狱女子吸毒后人格障碍的护理治疗措施

    对于吸毒者人格障碍的治疗与治疗其他精神障碍有些共病问题,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共病问题.而在女子监狱这样的特殊环境下,更应该提出更好的护理与治疗方法 ,改善女犯们的人格障碍状况,以尽力保障女犯们出狱后的生活.

    作者:瞿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哌唑嗪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5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哌唑嗪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采用强心、利尿,服用哌唑嗪的基础士,联用依那普利5 mg/d,根据病情在1周之后增至10 mg/d.8周为一疗程.结果 全部病例经8周治疗均有效,其中显效51例(占87.9%),有效为7例(占12.1%).结论 依那普利能有效地对RAS活性增强的不良影响,还可消除哌唑嗪的毒副作用.

    作者:霍丽霞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8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或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2 h内滴完,2周为1疗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入香丹注射液20 ml,1次/d,静脉滴注,2周为1疗程,两组同时辅以脑细胞活化剂、钙拮抗剂、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以营养脑细胞和改善脑组织供血,但均未采用其它抗凝溶栓治疗等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75%,总有效率95%.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艳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63例临床探讨

    目的 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治愈率.方法 ①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手154例;②开颅在血肿清除手术36例;③脑室外持续引流尿激酶灌洗术68例;④简易立体定向抽吸术5例.结果 出院患者随诊6~12个月,重返工作岗位22例,生活自理65例,中残119例,死亡57例,死亡率21.6%.结论 ①超早期手术.中高度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大,占位效应发展迅速,对周围脑组织损害重,死亡及致残率及高;②对于不同部位的出血以及出血量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尤为重要;③做好术后处理;④必要的康复治疗;⑤其他:加强营养也很重要,对昏迷患者应近早行鼻饲营养.癫痫可加重神经损害,需积极处理.

    作者:闫宏伟;王泽洋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中小学生常见病分析及预防

    1 中小学生中常见疾病学生常见病有沙眼、贫血、营养不良、龋齿、视力低下和肥胖等是目前危害学生健康的主要疾病.1.1 贫血与营养不良学生的贫血、营养不良的患病率均有明显下降,而且已达国家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目标,但其患病水平依然相对较高,女生贫血、营养不良的患病率均高于男生(P<0.05).这可能与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有关,同时学生的挑食、偏食、厌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加重了贫血与营养不良的发生.

    作者:吕福礼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血管事件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并呈年轻化趋势.急性心肌梗死是危及中老年人健康的危重疾病,以脑卒中症状发病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特有合并症之一,且以广泛前壁及大面积心肌梗死急性期发病率高,容易误诊,故已受到高度关注.

    作者:遇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小剂量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指因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应用螺内酯可抑制左室的扩张和心肌纤维化,从而改善左室功能,本研究就通过观察左室重构超声心动图的变化评价在AMI中应用小剂量螺内酯是否具有减轻和逆转左室重构的作用.

    作者:伊红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肺结核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临床症状轻,易于忽略特别是老年患者长期以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掩盖了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多以高热,或呼吸衰竭而就诊,病程长,并发症多,护理较困难,为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精心护理对其愈后有重要意义,现将工作中肺结核患者常见诱因、预防及其护理各述如下.

    作者:尹艳环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论结肠定位给药制备技术

    对结肠定位给药系统做一综述,总结了该系统的制备技术及常用的辅料,为结肠定位给药新剂型的研制开发提供借鉴.

    作者:鞠辉军;崔楠;付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民间验方金蟾膏治疗骨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骨髓炎患者经民间验方金蟾膏治疗的结果 进行分析归纳.让人们认识一种治疗骨髓炎更好的方法.方法 采用经金蟾膏治疗的245例骨髓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45例患者,233例痊愈,占95%,12例好转,总有效率100%.结论 金蟾膏确实是一种治疗骨髓炎的好药,值得推广.

    作者:范金山;张佩武;马训世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利普刀治疗重度宫颈糜烂200例临床效果观察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数已婚妇女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宫颈炎,宫颈炎的病理分型有: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和宫颈腺体囊肿,可单发、也可合并发生.宫颈糜烂又分轻、中、重三度,其中重度宫颈糜烂若不及时彻底治疗,极易发展成宫颈癌,本院妇科自2006年12月引进美国埃尔曼国际公司生产的EMC高频射频电波刀(以下简称利普刀)治疗了200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丽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噻托溴胺干粉剂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干粉剂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87例稳定期COPD患者,给予噻托溴胺干粉剂18 g/次,1次/d,吸入治疗8周,观察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症状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本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总有效率为72.41%,肺功能指标明显提高[FEV1(1.762±0.530)L、FVC(2.589±0.419)L、FEV1/FVC(65.35±6.030)%、FEV1(64.72±5.21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仅有3.45%患者出现轻度口干现象,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60.91%的患者能坚持长期用药.结论 噻托溴胺干粉剂吸入可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症状,提高FEV1 及FVC值,安全可靠,用药依从性好.

    作者:艾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甲苯胺蓝快速染色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讨简单、快捷的甲苯胺蓝染色方法 .方法 实验组,试剂为0.1%甲苯胺蓝水溶液,标本为血涂片30份,骨髓涂片20份,共50例,操作为直接染色1 min;对照组,相同50例标本的常规染色.观察指标:随机双盲观察阳性细胞(玫瑰红色)百分比.结果 比较50份标本两种方法 染色结果 相同,经秩和检验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0.1%甲苯胺蓝水溶液直接染色嗜碱性粒细胞效果佳,结果 可靠;与常规法比较方法 更突显简单、快速、省时、省试剂、少污染的优点,适应临床即时性检查.

    作者:赵淑贤;李福德;彭国睿;杨永坤;田洛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