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100例疗效观察

李欣荣

关键词:宫颈糜烂, 自凝刀,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经过临床应确实证明自凝刀治疗仪是妇科门诊治疗子宫颈糜烂快捷简便的方法 .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07年3月100例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跟踪调查.结果 自凝刀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洽当,患者全部一次性治愈.结论 应用自凝刀治疗仪治疗子宫糜烂患者有效率100%.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在中药材质量控制中的研究概况

    阐述了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在中药材质量控制中的研究概况,明确指出了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在中药材质量控制中的优势和不足.

    作者:韦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浅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病中应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通过竞争性地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而发挥作用的一类药物.不仅能降低血压,而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对肾脏的保护,降低肺动脉压,以及降血脂改善大动脉功能,逆转血管内膜肥厚等方面均有一定作用.

    作者:贾岩;孙继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发挥老专家在医院建设中的作用

    目前医院有许多老专家退休赋闲在家,而他们大多都愿意继续工作,只是医院缺乏相应的机制发挥他们的作用和优势.文章就发挥他们作用的重要性和途径提出一些建议,目的 是使这笔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更有利于医院的发展建设.

    作者:岳晖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102例新生儿窒息发病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回顾性对102例新生儿窒息的发病因素分析,找出预防新生儿窒息发生的方法 .方法 2005年4月至2008年11月间在本院分娩102例新生儿窒息的发病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主要发病因素为母体因素、分娩因素及胎儿因素,多种综合因素所致.结论 提高产科质量,提高住院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关键措施.

    作者:黄玉梅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27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围手术期的护理

    我院从2004年3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27例Ⅰ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ongential choledochocele eyst )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7例,其中男7例,女20例,男:女为1:2.86,年龄是6月至14岁,平均6.3岁.

    作者:程艳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201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例正常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和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组100例,在第三产程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ug,催产素组101例,在第三产程肌注催产素20 IU,观察2 h内二组的出血量,结果 米索前列醇组为(174.34±109.89)ml,催产素组为(239.10±178.20)ml,米索前列醇组与催产素组比较,米索前列醇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催产素组(P<0.01).结论 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较强的防止产后出血并用药安全,高效简便.

    作者:赵明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TCD在发作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彩色经颅多普勒TCD对脑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BMS-9经颅多谱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结果 掌握好诊断指标,TCD可以对缺血性眩晕做出正确的诊断,临床医生对一些有条件限制的患者,可以只根据TCD的检测结果 给予治疗.结论 TCD检查可以用来诊断颅内血管狭窄并可判断狭窄的严重程度,其价值已经得到肯定.

    作者:李亚芹;李松芝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胃复安在老年人持硬麻醉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

    胃复安又名天吐灵、甲氧氯普胺,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中枢止吐剂,但胃复安具有的胆碱能特性在临床上往往被忽视.笔者于1998~2008年使用胃复安治疗老年性持硬麻醉术后尿潴留150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顾云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63例临床探讨

    目的 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治愈率.方法 ①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手154例;②开颅在血肿清除手术36例;③脑室外持续引流尿激酶灌洗术68例;④简易立体定向抽吸术5例.结果 出院患者随诊6~12个月,重返工作岗位22例,生活自理65例,中残119例,死亡57例,死亡率21.6%.结论 ①超早期手术.中高度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大,占位效应发展迅速,对周围脑组织损害重,死亡及致残率及高;②对于不同部位的出血以及出血量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尤为重要;③做好术后处理;④必要的康复治疗;⑤其他:加强营养也很重要,对昏迷患者应近早行鼻饲营养.癫痫可加重神经损害,需积极处理.

    作者:闫宏伟;王泽洋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利普刀治疗重度宫颈糜烂200例临床效果观察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数已婚妇女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宫颈炎,宫颈炎的病理分型有: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和宫颈腺体囊肿,可单发、也可合并发生.宫颈糜烂又分轻、中、重三度,其中重度宫颈糜烂若不及时彻底治疗,极易发展成宫颈癌,本院妇科自2006年12月引进美国埃尔曼国际公司生产的EMC高频射频电波刀(以下简称利普刀)治疗了200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丽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钠血症30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3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 结果 27例治疗后得以纠正,临床症状3~5 d明显改善.2例误诊为肺性脑病,l 例误诊为药物不良反应,皆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临床医生对肺心病并发低钠血症应提高认识,并及时纠正.

    作者:李冰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患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入选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患者106名, 采用加替沙星注射液400 mg,1次/d,静脉点滴,疗程为5~10 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细菌学、药敏情况.结果 愈率、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65.1%、82.1%、77.8%.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加替沙星注射液是治疗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张永红;张荣杰;郇晓燕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sIL-2R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sIL-2R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20例Allo-HSCT患者aGVHD的发病情况,移植前后定期采集20例患者的外周血,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细胞因子sIL-2R的浓度.结果 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20例患者全部获得造血功能重建,中性粒细胞恢复到0.5×109/L及血小板恢复到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3.5 d及18 d;②发生aGVHD的患者,sIL-2R浓度较移植前明显升高,sIL-2R 浓度在aGVHD阳性组明显高于aGVHD阴性组(P<0.01).结论 ①细胞因子sIL-2R在aGVHD的发病中起重要的正向调节作用,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血清的sIL-2R水平有助于预测aGVHD的发生;②sIL-2R与感染无相关性.

    作者:姜晓萍;邵秀茹;王志国;邱林;展昭民;张伯龙;马军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提高门诊输液室的质量管理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方法 2008年通过优化输液环境、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规范输液流程、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重视专业理论与技术培训、落实输液巡视制度、加强质量监督、增强协调作用构建和谐氛围等,把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具体落实到门诊静脉输液的各个环节中.结果 缩短了患者就诊输液的时间,护理缺陷的发生率由原先的0.1%降至0.01%;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7.5%;健康教育的覆盖率为95.0%,知晓率为87.5%.结论 门诊输液室实施下列质量管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举措,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刘芳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CT扫描技术在颜面部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颜面部疾病患者应用CT扫描诊断技术的佳角度的选择.方法 采取不同的扫描方法 ,以便能清晰的显示病变,多采用轴位扫描,层厚2 mm,层距3~5 mm,能清晰显示咽隐窝及咽旁间隙的改变.如怀疑眶底后及颅底侵犯,加扫冠状位,这样能显示颅底骨质有无破坏,颅内有无侵犯.以上扫描用多窗宽多窗位观察.结果 ①老年患者多采用轴位扫描,角度是17°~20°;②外伤患者应采用完善位扫描;③颅底骨折患应用轴位扫描.结论 :选择合适的扫描角度,是诊断病变部位的关键.

    作者:王陈红;杨植林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痰热清注射液过敏性休克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80岁,因反复咳嗽、咯痰30年,加重4 d入院.入院症见:咳嗽、咯黄色脓痰.偶有胸闷、气喘、活动后加重.精神尚可,纳眠可、二便调.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遵医嘱静滴美洛西林舒巴坦及左氧氟沙星抗感染;盐酸氨溴索、痰热清止咳化痰等治疗.下午2时当患者用5%葡萄糖200 ml+痰热清注射液30 ml静滴每分钟30滴,滴入约3~5 min时,患者出现手脚麻木、恶心、口吐痰延、头晕等症,继之浅昏迷.

    作者:周静;汪皇琴;罗心一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2006~2008年富锦市部分餐饮单位食(饮)具卫生状况监测

    目的 了解富锦市餐饮业食(饮)具的消毒效果,为今后的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08年富锦市部分餐饮单位非一次性食(饮)具碗、盘、茶杯、酒杯等样品,检测大肠菌群.结果 2006~2008年总合格率为70.3%,呈逐年上升趋势;合格率大型餐饮单位较高、小型餐饮单位较低;第4季度高,第3季度低;酒杯高,碗低.结论 食(饮)具消毒合格率较低,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李淑欣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慎用西药类抗感冒药

    本文分析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西药类抗感冒药的成分,介绍各类成分的不良反应,以引起注意,促进正确使用抗感冒药.

    作者:黄家娣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噻托溴胺干粉剂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干粉剂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87例稳定期COPD患者,给予噻托溴胺干粉剂18 g/次,1次/d,吸入治疗8周,观察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症状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本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总有效率为72.41%,肺功能指标明显提高[FEV1(1.762±0.530)L、FVC(2.589±0.419)L、FEV1/FVC(65.35±6.030)%、FEV1(64.72±5.21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仅有3.45%患者出现轻度口干现象,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60.91%的患者能坚持长期用药.结论 噻托溴胺干粉剂吸入可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症状,提高FEV1 及FVC值,安全可靠,用药依从性好.

    作者:艾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214例门诊退药处方分析及建议

    目的 为临床合理用药、减少退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底,门诊药房药品发出后,药品再退回药房情况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二年门诊药房共调配处方287643张,共记录退药处方214张,占总处方数的0.074%.退药原因有不良反应、患者拒绝用药等.结论 加强合理用药指导,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施锦柏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