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芹;李松芝
目的 探讨风药在治疗中风病中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对本院90例中风患者采用风药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基本痊愈57例,显效18例,进步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 风药配伍运用非常灵活其而广泛,应充分发挥风药这种双向调节作用,积极探索其证治规律,把风药治疗中风的宝贵经验继承下来,并在创新中发扬光大.
作者:罗清运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尿沉渣检查是指用显微镜对离心后尿液的沉渣物(尿中有形成分)进行检查.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应该不含有或反有极少量的白细胞、红细胞和管型.发现某些具有诊断价值的上皮细胞和结晶等,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此项检查是尿液自动化分析仪不能替代的.单纯采用尿液自动化分析仪而忽略尿沉渣检查或不按标准化操作规程检查,将导致许多疾病漏诊.现对134例尿液常规检验结果的分析发现,报告如下.
作者:遇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肝素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及预防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3例HSP病儿,随机分为肝素钠治疗组(简称治疗组)33例和常规治疗组(简称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抗感染、维生素C、钙剂、西咪替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肝素钠静脉注射,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皮疹消退时间和随诊过程(3个月)中肾炎的发生率.结论 治疗组总有效率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P<0.05),随访中,肝素治疗组发生肾炎1例(3%),对照组发生肾炎6例(20%),肝素治疗组肾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素钠静脉注射治疗HSP、预防HSPN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燕;刘强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多西他赛为紫杉醇类抗肿瘤药,通过干扰细胞有丝分裂和分裂间期细胞功能所必需的微管网络而起抗肿瘤的作用,具有较广的抗肿瘤活性,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是用于胃癌、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1].本科近年来采用以该药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卵巢癌进行化疗,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现将使用此药的一些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邓秋媚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114例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患者所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显效79例(69.3 %),有效29例(25.4 %),无效6例(5.3 %),总有效率为94.7%.无明显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12个月,无因非心血管事件的意外死亡.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耐受性好,能明显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及预防、治疗与护理.方法 对发生产后尿潴留的19例产妇进行分析.结果 产后尿潴留的发生与产程延长、分娩次数、会阴情况、精神因素等原因密切相关.结论 针对发生产后尿潴留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治疗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倪长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比较健择联合卡铂、长春瑞滨(GCN方案)与健择联合长春瑞滨(GN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68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GCN方案组38例及GN方案组30例.每例至少治疗两个周期.结果 GCN组及GN组有效率分别为52.6%及26.7%(P<0.05),中位疾病进度时间分别为9个月及4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个月及9个月.毒副反应以骨髓抑制为主,GCN组略高(P>0.05),胃肠道反应轻微.结论 GCN方案治疗NSCLC近期疗效略高于GN方案,毒性反应可耐受.
作者:彭蕻琳;徐轶;陈小可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西沙比利治疗早产儿胃肠喂养不耐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72例诊断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鼻(或口)饲胃管喂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沙比利0.2 mg/kg, q8 h,于喂奶前30 min喂入,疗程5~7 d.结果 应用西沙比利干预治疗后,每天奶量增加(47±26)ml/ kg,胃潴留量减少(3.14±1.39)ml,体重增加(0.59±0.11)k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应用西沙比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确切,且价廉、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霞;方怀天;王彩云;彭希敏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微血管减压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基于对面神经出脑桥区域即桥延沟解剖的精确掌握.我们研究桥延沟显微解剖. 方法 来自于15个大脑标本的30个桥小脑角部分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将面神经根出桥脑区域分作两部分,一部分称为周围部,另一部分称为脑干部.而后者我们又提出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基底部和斜坡部.对周围部的暴露相对容易,而脑干部分因被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所掩盖,故解剖困难.结论 由尸检标本,桥延沟的解剖是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重点,在治疗一侧面肌痉挛中作用重大.
作者:张继志;段云平;高宝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在其发病过程中,可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淡漠、嗜睡、焦虑、烦躁等,但呈癫痫样大发作较少见,且病情危重、预后差.现将本院2005年以来经治的6例尿毒症并发癫痫样大发作病例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陈振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指除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一组其他类型的心绞痛患者,其中,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发生心源性猝死,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对改善患者预后多不理想.自2001年以来,患者收治的UA患者10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中药脉舒胶囊进行强化降脂治疗,取得了较满意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伟民 刊期: 2009年第13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护士在拔针时由于按压不当常导致皮下出血,曾有护士对拔针按压方法进行探讨,笔者借鉴了这些经验,探讨棉签与血管平行直压法的止血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桂清;李轶惠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6例临床确诊为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用双盲法作治疗,对照组给予咪唑斯汀片口服,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组在对照组给药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用药后停药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皮损变化按同一标准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安全有效.
作者:吴学敬 刊期: 2009年第13期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临床症状轻,易于忽略特别是老年患者长期以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掩盖了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多以高热,或呼吸衰竭而就诊,病程长,并发症多,护理较困难,为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精心护理对其愈后有重要意义,现将工作中肺结核患者常见诱因、预防及其护理各述如下.
作者:尹艳环 刊期: 2009年第13期
我院从2004年3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27例Ⅰ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ongential choledochocele eyst )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7例,其中男7例,女20例,男:女为1:2.86,年龄是6月至14岁,平均6.3岁.
作者:程艳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数已婚妇女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宫颈炎,宫颈炎的病理分型有: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和宫颈腺体囊肿,可单发、也可合并发生.宫颈糜烂又分轻、中、重三度,其中重度宫颈糜烂若不及时彻底治疗,极易发展成宫颈癌,本院妇科自2006年12月引进美国埃尔曼国际公司生产的EMC高频射频电波刀(以下简称利普刀)治疗了200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丽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高血压急症是指无论原发或继发性高血压突然或极度升高,伴有靶器官的损害的一种临床危急状态,是CCU常见的急危重症,持续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可产生严重损害,又是致残、致死或猝死的常见原因,对高血压急症的处理能否及时正确,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对高血压急症的监护及护理,尽快适度降压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防发生不可逆转的重要脏器损害. 我院从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高血压急症患者7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通过加强监护及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苏彦芷;顾建秀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一系列紊乱.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许多糖尿病患者由于不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对疾病的危害认识不够,以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何使患者在疾病状态下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当前护理过程中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对55例糖尿病患者实施了健康教育,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吴丽洁 刊期: 2009年第13期
1 病例患者,27岁,孕29周出现双下肢浮肿,孕33周曾患上呼吸道感染.因停经36+6周,入院前1周自觉头晕,眼花,四肢无力,呼吸困难,3 d前出现周身黄染入我院.血压129/89 mm Hg,体温36℃,脉搏92次/min,呼吸急促.皮肤巩膜黄染明显,无出血点,心肺无异常,腹隆,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轻度浮肿.产科检查;宫高38 cm,腹围118 cm,胎心率112次/min,骨盆内外测量未查.肝炎标志性抗原抗体检测均显示阴性.
作者:王丽;郝云涛 刊期: 2009年第13期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人群中HBsAg阳性率约占10%,在孕妇中的携带率为5~10%,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中40~70%将成为HBsAg携带者.HBV母婴传播是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形成主要的原因之一,孕妇体内乙肝病毒高复制状态是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子宫内传播、生产时传播和产后传播是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三大基本途径.
作者:赵芬 刊期: 2009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