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艳芳
目的 探讨一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外侧骨折的新方法 .方法 于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应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9例、锁骨外侧骨折2例.结果 11例随访6个月~2年,均无肩部不适感及畸形复发,肩关节上举外展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锁骨钩钢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外侧骨折的良好方法 .
作者:陈冰峰;张忠国 刊期: 2009年第13期
胃复安又名天吐灵、甲氧氯普胺,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中枢止吐剂,但胃复安具有的胆碱能特性在临床上往往被忽视.笔者于1998~2008年使用胃复安治疗老年性持硬麻醉术后尿潴留150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顾云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本文分析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西药类抗感冒药的成分,介绍各类成分的不良反应,以引起注意,促进正确使用抗感冒药.
作者:黄家娣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产妇产后发生排尿困难和尿潴留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所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其目的是解决患者的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症状.但也有一部分产妇未能自行排尿出现尿潴留尿失禁等异常情况,需要导尿或者拔管后再次导尿.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如何预防产后尿潴留以及拔管后能否顺利排尿已经成为广大护理同仁十分重视的课题.
作者:陈参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干粉剂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87例稳定期COPD患者,给予噻托溴胺干粉剂18 g/次,1次/d,吸入治疗8周,观察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症状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本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总有效率为72.41%,肺功能指标明显提高[FEV1(1.762±0.530)L、FVC(2.589±0.419)L、FEV1/FVC(65.35±6.030)%、FEV1(64.72±5.21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仅有3.45%患者出现轻度口干现象,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60.91%的患者能坚持长期用药.结论 噻托溴胺干粉剂吸入可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症状,提高FEV1 及FVC值,安全可靠,用药依从性好.
作者:艾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情况.方法 对20例IC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病理检查、X线钡灌肠检查资料及临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IC好发于中老年人,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左下腹痛及便血.内镜检查可见结肠黏膜充血、坏死糜烂及黏膜下出血,病变多位于左半结肠,钡灌肠检查阳性率低,中西结合及手术治疗均获良好效果.结论 中老年人突发左下腹痛及便血时应警惕IC,肠镜检查是确了解病变程度及预后的主要方法 .中西结合治疗效果良好,慢性型患者必要时应手术治疗.
作者:王业宝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经过临床应确实证明自凝刀治疗仪是妇科门诊治疗子宫颈糜烂快捷简便的方法 .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07年3月100例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跟踪调查.结果 自凝刀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洽当,患者全部一次性治愈.结论 应用自凝刀治疗仪治疗子宫糜烂患者有效率100%.
作者:李欣荣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对于吸毒者人格障碍的治疗与治疗其他精神障碍有些共病问题,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共病问题.而在女子监狱这样的特殊环境下,更应该提出更好的护理与治疗方法 ,改善女犯们的人格障碍状况,以尽力保障女犯们出狱后的生活.
作者:瞿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肝素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及预防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3例HSP病儿,随机分为肝素钠治疗组(简称治疗组)33例和常规治疗组(简称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抗感染、维生素C、钙剂、西咪替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肝素钠静脉注射,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皮疹消退时间和随诊过程(3个月)中肾炎的发生率.结论 治疗组总有效率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P<0.05),随访中,肝素治疗组发生肾炎1例(3%),对照组发生肾炎6例(20%),肝素治疗组肾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素钠静脉注射治疗HSP、预防HSPN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燕;刘强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荨麻疹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4月至2008年12月间诊治的急慢性荨麻疹患者7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荨麻疹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分为变态反应型和非变态反应型,给予钙剂、H1、H2受体拮抗剂及抗感染治疗效果良好,本组77例经3~8 d治疗后, 临床治愈56例,治愈率72.73%;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40%,所有痊愈者经随访1个月内无复发.治疗期间发生轻度不良反应5例,均未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耐心寻问病史和采用激惹试验,确定病因及诱发或加重病情的因素并去除之,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作者:杜根发;曹广金;曾国根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初步探究有效的心理护理能使产妇顺利分娩,并减少和预防危险的发生.方法 随机选择2008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65例,进行分组护理,比较常规护理与结合心理学进行身心同步护理的不同效果.结果 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减轻产妇心理压力,降低产妇母子发生危险的机率.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中采用恰当合理的心理护理可产生满意的效果.
作者:袁喜凤;金丹阳;王文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无神经节细胞症,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先天性消化道发育畸形.临床表现为出生后胎粪排出延迟或无胎粪排出,顽固性进行性便秘加重,严重腹胀等低位肠梗阻症状.通常男女比例4:1.一般情况下,体质较差的新生儿巨结肠和不具备手术条件的患儿,采用扩肛和温生理盐水灌肠等非手术疗法.身体状况良好的新生儿及小婴儿巨结肠,采用经肛门拖出巨结肠根治术,年龄较大儿童,多采用巨结肠根治术.我们儿外科自2005年4月以来,共收治先天性巨结肠患儿31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我们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健康指导报告如下.
作者:孙丽;刘艳;张瑞芳;谢越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红霉素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保暖、早期胃肠喂养、不能吸吮者鼻饲、适当部分静脉营养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用小剂量红霉素防治喂养不耐受.治疗后对两组患儿喂养耐受情况,体重增长、自行吸吮时间、胆红素变化等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喂养不耐受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体重增长、自行吸吮时间好于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早期小剂量红霉素干预可促进早产儿胃肠动力,提高其喂养耐受性.
作者:孙旭红;苏爱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哮喘持续性状态的临床诊断.方法 通过14例分析表明,呼吸道感染是重要的因素,过敏原和气候改变次之.结果 所有患者在二周内治愈出院.所有患者在二周内治愈出院.结论 治疗时应及时正确用解除支气管痉挛药,并采用祛痰、抗炎等综合措施治疗.
作者:安国锋 刊期: 2009年第13期
我院从2004年3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27例Ⅰ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ongential choledochocele eyst )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7例,其中男7例,女20例,男:女为1:2.86,年龄是6月至14岁,平均6.3岁.
作者:程艳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 通过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总结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 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结论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危害性大,在临床应用时应加强用药监护,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于水清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及预防、治疗与护理.方法 对发生产后尿潴留的19例产妇进行分析.结果 产后尿潴留的发生与产程延长、分娩次数、会阴情况、精神因素等原因密切相关.结论 针对发生产后尿潴留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治疗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倪长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肾功能不全是糖尿病肾病的晚期并发症之一,持续发展可成为尿毒症,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避免或延迟尿毒症的发生和发展,在临床上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笔者使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取得一定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朝晖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例正常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和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组100例,在第三产程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ug,催产素组101例,在第三产程肌注催产素20 IU,观察2 h内二组的出血量,结果 米索前列醇组为(174.34±109.89)ml,催产素组为(239.10±178.20)ml,米索前列醇组与催产素组比较,米索前列醇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催产素组(P<0.01).结论 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较强的防止产后出血并用药安全,高效简便.
作者:赵明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通过检测各人群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自身抗体(THAAb),探讨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及价值.
作者:万清峰;张文彬 刊期: 2009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