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杨惠敏;吴德滨;于淮;涂建华

关键词:扁平疣, 卡介菌多糖核酸, 咪喹莫特
摘要:目的 探索扁平疣治疗方法 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联合5%咪喹莫特外用,对照组1只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肌内注射,对照组2只采用外用咪喹莫特乳膏.结果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联合咪喹莫特外用效果好,疗效高.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巨结肠的健康指导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无神经节细胞症,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先天性消化道发育畸形.临床表现为出生后胎粪排出延迟或无胎粪排出,顽固性进行性便秘加重,严重腹胀等低位肠梗阻症状.通常男女比例4:1.一般情况下,体质较差的新生儿巨结肠和不具备手术条件的患儿,采用扩肛和温生理盐水灌肠等非手术疗法.身体状况良好的新生儿及小婴儿巨结肠,采用经肛门拖出巨结肠根治术,年龄较大儿童,多采用巨结肠根治术.我们儿外科自2005年4月以来,共收治先天性巨结肠患儿31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我们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健康指导报告如下.

    作者:孙丽;刘艳;张瑞芳;谢越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

    临床上全肺切除常用于肺癌以及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全肺切除是佳治疗手段.因手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术后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本文总结了本院2004~2008年全肺切除共16例,现就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国芹;赵凤举;白艳梅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发挥老专家在医院建设中的作用

    目前医院有许多老专家退休赋闲在家,而他们大多都愿意继续工作,只是医院缺乏相应的机制发挥他们的作用和优势.文章就发挥他们作用的重要性和途径提出一些建议,目的 是使这笔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更有利于医院的发展建设.

    作者:岳晖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哌唑嗪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5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哌唑嗪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采用强心、利尿,服用哌唑嗪的基础士,联用依那普利5 mg/d,根据病情在1周之后增至10 mg/d.8周为一疗程.结果 全部病例经8周治疗均有效,其中显效51例(占87.9%),有效为7例(占12.1%).结论 依那普利能有效地对RAS活性增强的不良影响,还可消除哌唑嗪的毒副作用.

    作者:霍丽霞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妇产科护士针刺伤的危害及职业防护

    针刺伤(含锐器)是护理人员常见的职业事故,如不慎被污染的针刺伤可引起20余种血缘性疾病的传播.因此,护理人员应该认识到针刺伤的危害,加强自身防护.

    作者:李晓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201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例正常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和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组100例,在第三产程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ug,催产素组101例,在第三产程肌注催产素20 IU,观察2 h内二组的出血量,结果 米索前列醇组为(174.34±109.89)ml,催产素组为(239.10±178.20)ml,米索前列醇组与催产素组比较,米索前列醇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催产素组(P<0.01).结论 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较强的防止产后出血并用药安全,高效简便.

    作者:赵明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一系列紊乱.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许多糖尿病患者由于不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对疾病的危害认识不够,以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何使患者在疾病状态下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当前护理过程中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对55例糖尿病患者实施了健康教育,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吴丽洁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健择联合卡铂、长春瑞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健择联合卡铂、长春瑞滨(GCN方案)与健择联合长春瑞滨(GN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68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GCN方案组38例及GN方案组30例.每例至少治疗两个周期.结果 GCN组及GN组有效率分别为52.6%及26.7%(P<0.05),中位疾病进度时间分别为9个月及4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个月及9个月.毒副反应以骨髓抑制为主,GCN组略高(P>0.05),胃肠道反应轻微.结论 GCN方案治疗NSCLC近期疗效略高于GN方案,毒性反应可耐受.

    作者:彭蕻琳;徐轶;陈小可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2年来, 我院成功的对老年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69例,并且,通过有效护理配合,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充分用物准备、术中准确配合,使老年患者均安全地度过了手术期,效果满意.

    作者:梁彬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 通过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总结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 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结论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危害性大,在临床应用时应加强用药监护,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于水清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患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入选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患者106名, 采用加替沙星注射液400 mg,1次/d,静脉点滴,疗程为5~10 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细菌学、药敏情况.结果 愈率、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65.1%、82.1%、77.8%.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加替沙星注射液是治疗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张永红;张荣杰;郇晓燕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缺血性肠炎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情况.方法 对20例IC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病理检查、X线钡灌肠检查资料及临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IC好发于中老年人,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左下腹痛及便血.内镜检查可见结肠黏膜充血、坏死糜烂及黏膜下出血,病变多位于左半结肠,钡灌肠检查阳性率低,中西结合及手术治疗均获良好效果.结论 中老年人突发左下腹痛及便血时应警惕IC,肠镜检查是确了解病变程度及预后的主要方法 .中西结合治疗效果良好,慢性型患者必要时应手术治疗.

    作者:王业宝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64例阿霉素为主化疗患者心电图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观察以阿霉素为主要药物化疗的癌症患者化疗过程中心电图改变,了解阿霉素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分析64例癌症化疗患者心电图资料.结果 64例癌症化疗患者中,出现心电图异常20例,阳性率为31%.其中窦性心动过速3例,心肌缺血7例,室性早搏3例,房性早搏4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左心室肥大伴心肌缺血1例,1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其中2例二项以上.结论 化疗过程中心电图变化可作为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的监测指标.

    作者:高俊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肺结核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临床症状轻,易于忽略特别是老年患者长期以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掩盖了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多以高热,或呼吸衰竭而就诊,病程长,并发症多,护理较困难,为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精心护理对其愈后有重要意义,现将工作中肺结核患者常见诱因、预防及其护理各述如下.

    作者:尹艳环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80例临床分析

    小儿支原体肺炎(MP)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临床医生往往对此不够重视,造成诊治延迟.现总结小儿支原体肺炎80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自2006~2007年对住院患儿,经支原体抗原、抗体测定,抗原或抗体阳性者,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特点,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1岁11例,小为2个月.1~3岁24例,>3岁45例.

    作者:于俊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检测IgE反应素对食物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与研究

    目的 评价皮内注射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食物过敏的临床检测,探索适合于基层及社区不同人群食物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方法 .方法 3~72岁患者246例,分别进行皮内注射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ELISA法),比较两种检测结果 的一致性.结果 两种方法 对鸡蛋、淡水鱼、小麦、虾、大豆、花生、海鱼等8种过敏原检测阳性符合率为55.4%~68.7%;阴性符合率为70.1%~87.7%.结论 皮内注射法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均适于基层和社区医院对食物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但都存在一定误差,还应结合患者病史,进行确诊.皮内试验诊断食物过敏反应与ELISA法相比虽有一定的误差,但方法 简便,快速、成本低,一次可做几十种实验,更适合于基层及社区医院对大多数食物过敏患者的检测.条件好的医院将皮试法和ELISA法二者结合更有利于基层和社区医院对不同人群食物过敏性疾病的检测和诊断.

    作者:杨增茹;满永宏;贾焕梅;丁雨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1例临床分析

    1 病例患者,27岁,孕29周出现双下肢浮肿,孕33周曾患上呼吸道感染.因停经36+6周,入院前1周自觉头晕,眼花,四肢无力,呼吸困难,3 d前出现周身黄染入我院.血压129/89 mm Hg,体温36℃,脉搏92次/min,呼吸急促.皮肤巩膜黄染明显,无出血点,心肺无异常,腹隆,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轻度浮肿.产科检查;宫高38 cm,腹围118 cm,胎心率112次/min,骨盆内外测量未查.肝炎标志性抗原抗体检测均显示阴性.

    作者:王丽;郝云涛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甲苯胺蓝快速染色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讨简单、快捷的甲苯胺蓝染色方法 .方法 实验组,试剂为0.1%甲苯胺蓝水溶液,标本为血涂片30份,骨髓涂片20份,共50例,操作为直接染色1 min;对照组,相同50例标本的常规染色.观察指标:随机双盲观察阳性细胞(玫瑰红色)百分比.结果 比较50份标本两种方法 染色结果 相同,经秩和检验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0.1%甲苯胺蓝水溶液直接染色嗜碱性粒细胞效果佳,结果 可靠;与常规法比较方法 更突显简单、快速、省时、省试剂、少污染的优点,适应临床即时性检查.

    作者:赵淑贤;李福德;彭国睿;杨永坤;田洛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慎用西药类抗感冒药

    本文分析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西药类抗感冒药的成分,介绍各类成分的不良反应,以引起注意,促进正确使用抗感冒药.

    作者:黄家娣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分析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护士在拔针时由于按压不当常导致皮下出血,曾有护士对拔针按压方法进行探讨,笔者借鉴了这些经验,探讨棉签与血管平行直压法的止血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桂清;李轶惠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