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德勤
婴幼儿是指从出生28 d~3周岁的小儿,这个时期小儿虽然已较新生儿显著成熟,但从其解剖生理特点来看,发育依然尚未完全,必须掌握小儿用药特点 .1 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 1.1 青霉素类常用的有青霉素、氯唑西林钠、哌拉西林钠等.青霉素类对人体细胞毒性很低,有效抗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体几乎无影响.临床青霉素较多出现过敏反应,阳性者禁用 .
作者:李岩;孟静;郭莹 刊期: 2009年第13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在其发病过程中,可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淡漠、嗜睡、焦虑、烦躁等,但呈癫痫样大发作较少见,且病情危重、预后差.现将本院2005年以来经治的6例尿毒症并发癫痫样大发作病例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陈振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痛经康口服液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 用Agilent technologiesC18(250 mm×4.6 mm,5 μm)柱;以5% HAC-CH3OH(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1]为313 nm.结果 阿魏酸在0.01~0.1 μg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较好的线性,平均回收率为100.08%,RSD为1.60%.结论 该方法 方便易行,结果 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唐蕾;李运景;梁雯雯;李雪芹 刊期: 2009年第13期
通过检测各人群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自身抗体(THAAb),探讨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及价值.
作者:万清峰;张文彬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方法 2008年通过优化输液环境、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规范输液流程、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重视专业理论与技术培训、落实输液巡视制度、加强质量监督、增强协调作用构建和谐氛围等,把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具体落实到门诊静脉输液的各个环节中.结果 缩短了患者就诊输液的时间,护理缺陷的发生率由原先的0.1%降至0.01%;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7.5%;健康教育的覆盖率为95.0%,知晓率为87.5%.结论 门诊输液室实施下列质量管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举措,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刘芳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荨麻疹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4月至2008年12月间诊治的急慢性荨麻疹患者7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荨麻疹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分为变态反应型和非变态反应型,给予钙剂、H1、H2受体拮抗剂及抗感染治疗效果良好,本组77例经3~8 d治疗后, 临床治愈56例,治愈率72.73%;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40%,所有痊愈者经随访1个月内无复发.治疗期间发生轻度不良反应5例,均未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耐心寻问病史和采用激惹试验,确定病因及诱发或加重病情的因素并去除之,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作者:杜根发;曹广金;曾国根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对7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莫西沙星400 mg/d的治疗组和左氧氟沙星300 mg/d的对照组,疗程5~10 d后进行治疗前后两组间的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2.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6%和6.1%,无统计学意义;但3 d症状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总疗程治疗组较对照组缩短.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好,副作用较少,不良反应较少,是治疗轻、中、重度呼吸系统感染较理想的药物.
作者:宋丽晓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彩色经颅多普勒TCD对脑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BMS-9经颅多谱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结果 掌握好诊断指标,TCD可以对缺血性眩晕做出正确的诊断,临床医生对一些有条件限制的患者,可以只根据TCD的检测结果 给予治疗.结论 TCD检查可以用来诊断颅内血管狭窄并可判断狭窄的严重程度,其价值已经得到肯定.
作者:李亚芹;李松芝 刊期: 2009年第13期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数已婚妇女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宫颈炎,宫颈炎的病理分型有: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和宫颈腺体囊肿,可单发、也可合并发生.宫颈糜烂又分轻、中、重三度,其中重度宫颈糜烂若不及时彻底治疗,极易发展成宫颈癌,本院妇科自2006年12月引进美国埃尔曼国际公司生产的EMC高频射频电波刀(以下简称利普刀)治疗了200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丽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创伤中的一种常见损伤,在创伤骨折中约占3~5%,我科于2002年10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5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在治疗上取得较大效果,30例治愈出院、5例瘫痪拔管出院,因胸腰椎骨折患者常合并脊髓损伤及其它系统的并发症,对于该类损伤的护理,尤其需要周密的护理计划,科学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程度,大限度地恢复功能.我科在近四年中,共收治5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潘炯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简单、快捷的甲苯胺蓝染色方法 .方法 实验组,试剂为0.1%甲苯胺蓝水溶液,标本为血涂片30份,骨髓涂片20份,共50例,操作为直接染色1 min;对照组,相同50例标本的常规染色.观察指标:随机双盲观察阳性细胞(玫瑰红色)百分比.结果 比较50份标本两种方法 染色结果 相同,经秩和检验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0.1%甲苯胺蓝水溶液直接染色嗜碱性粒细胞效果佳,结果 可靠;与常规法比较方法 更突显简单、快速、省时、省试剂、少污染的优点,适应临床即时性检查.
作者:赵淑贤;李福德;彭国睿;杨永坤;田洛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小儿支原体肺炎(MP)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临床医生往往对此不够重视,造成诊治延迟.现总结小儿支原体肺炎80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自2006~2007年对住院患儿,经支原体抗原、抗体测定,抗原或抗体阳性者,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特点,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1岁11例,小为2个月.1~3岁24例,>3岁45例.
作者:于俊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皮内注射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食物过敏的临床检测,探索适合于基层及社区不同人群食物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方法 .方法 3~72岁患者246例,分别进行皮内注射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ELISA法),比较两种检测结果 的一致性.结果 两种方法 对鸡蛋、淡水鱼、小麦、虾、大豆、花生、海鱼等8种过敏原检测阳性符合率为55.4%~68.7%;阴性符合率为70.1%~87.7%.结论 皮内注射法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均适于基层和社区医院对食物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但都存在一定误差,还应结合患者病史,进行确诊.皮内试验诊断食物过敏反应与ELISA法相比虽有一定的误差,但方法 简便,快速、成本低,一次可做几十种实验,更适合于基层及社区医院对大多数食物过敏患者的检测.条件好的医院将皮试法和ELISA法二者结合更有利于基层和社区医院对不同人群食物过敏性疾病的检测和诊断.
作者:杨增茹;满永宏;贾焕梅;丁雨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观察以阿霉素为主要药物化疗的癌症患者化疗过程中心电图改变,了解阿霉素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分析64例癌症化疗患者心电图资料.结果 64例癌症化疗患者中,出现心电图异常20例,阳性率为31%.其中窦性心动过速3例,心肌缺血7例,室性早搏3例,房性早搏4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左心室肥大伴心肌缺血1例,1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其中2例二项以上.结论 化疗过程中心电图变化可作为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的监测指标.
作者:高俊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阐述了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在中药材质量控制中的研究概况,明确指出了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在中药材质量控制中的优势和不足.
作者:韦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本文分析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西药类抗感冒药的成分,介绍各类成分的不良反应,以引起注意,促进正确使用抗感冒药.
作者:黄家娣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例正常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和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组100例,在第三产程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ug,催产素组101例,在第三产程肌注催产素20 IU,观察2 h内二组的出血量,结果 米索前列醇组为(174.34±109.89)ml,催产素组为(239.10±178.20)ml,米索前列醇组与催产素组比较,米索前列醇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催产素组(P<0.01).结论 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较强的防止产后出血并用药安全,高效简便.
作者:赵明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血压控制效果评价.方法 对1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答卷方式调查其生活质量指标,并检测其动态血压指标.实施社区早期护理干预后复查并比较实施前、后动态血压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实施前后其动态血压各指标,患者的健康感觉、躯体症状、工作能力、性生活状况、认识功能、社会参与能力、生活满足感等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睡眠状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早期护理干预管理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的行为干预,在改善高血压患者行为变化即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其血压水平、提高其血压控制率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作者:黄文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肾功能不全是糖尿病肾病的晚期并发症之一,持续发展可成为尿毒症,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避免或延迟尿毒症的发生和发展,在临床上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笔者使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取得一定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朝晖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sIL-2R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20例Allo-HSCT患者aGVHD的发病情况,移植前后定期采集20例患者的外周血,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细胞因子sIL-2R的浓度.结果 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20例患者全部获得造血功能重建,中性粒细胞恢复到0.5×109/L及血小板恢复到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3.5 d及18 d;②发生aGVHD的患者,sIL-2R浓度较移植前明显升高,sIL-2R 浓度在aGVHD阳性组明显高于aGVHD阴性组(P<0.01).结论 ①细胞因子sIL-2R在aGVHD的发病中起重要的正向调节作用,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血清的sIL-2R水平有助于预测aGVHD的发生;②sIL-2R与感染无相关性.
作者:姜晓萍;邵秀茹;王志国;邱林;展昭民;张伯龙;马军 刊期: 2009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