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艳
颅内蛛网膜囊肿(IAC)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0.4%~1%[1,2],随着MRI及CT的广泛使用,病例发现略有上升.我院自2000年7月至2008年7月期间共行开颅蛛网膜囊肿手术42例,现就有关术后并发症防治体会如下.
作者:周学金;刘子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荨麻疹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4月至2008年12月间诊治的急慢性荨麻疹患者7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荨麻疹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分为变态反应型和非变态反应型,给予钙剂、H1、H2受体拮抗剂及抗感染治疗效果良好,本组77例经3~8 d治疗后, 临床治愈56例,治愈率72.73%;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40%,所有痊愈者经随访1个月内无复发.治疗期间发生轻度不良反应5例,均未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耐心寻问病史和采用激惹试验,确定病因及诱发或加重病情的因素并去除之,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作者:杜根发;曹广金;曾国根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情况.方法 对20例IC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病理检查、X线钡灌肠检查资料及临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IC好发于中老年人,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左下腹痛及便血.内镜检查可见结肠黏膜充血、坏死糜烂及黏膜下出血,病变多位于左半结肠,钡灌肠检查阳性率低,中西结合及手术治疗均获良好效果.结论 中老年人突发左下腹痛及便血时应警惕IC,肠镜检查是确了解病变程度及预后的主要方法 .中西结合治疗效果良好,慢性型患者必要时应手术治疗.
作者:王业宝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葛根素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 方法 8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静脉注射葛根素注射液,平均44.6 d. 结果 患者视力有所改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动静脉充盈时间延长,视网膜循环时间缩短. 结论 应用葛根素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功能得到改善并且十分安全.
作者:孙玉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sIL-2R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20例Allo-HSCT患者aGVHD的发病情况,移植前后定期采集20例患者的外周血,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细胞因子sIL-2R的浓度.结果 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20例患者全部获得造血功能重建,中性粒细胞恢复到0.5×109/L及血小板恢复到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3.5 d及18 d;②发生aGVHD的患者,sIL-2R浓度较移植前明显升高,sIL-2R 浓度在aGVHD阳性组明显高于aGVHD阴性组(P<0.01).结论 ①细胞因子sIL-2R在aGVHD的发病中起重要的正向调节作用,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血清的sIL-2R水平有助于预测aGVHD的发生;②sIL-2R与感染无相关性.
作者:姜晓萍;邵秀茹;王志国;邱林;展昭民;张伯龙;马军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无神经节细胞症,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先天性消化道发育畸形.临床表现为出生后胎粪排出延迟或无胎粪排出,顽固性进行性便秘加重,严重腹胀等低位肠梗阻症状.通常男女比例4:1.一般情况下,体质较差的新生儿巨结肠和不具备手术条件的患儿,采用扩肛和温生理盐水灌肠等非手术疗法.身体状况良好的新生儿及小婴儿巨结肠,采用经肛门拖出巨结肠根治术,年龄较大儿童,多采用巨结肠根治术.我们儿外科自2005年4月以来,共收治先天性巨结肠患儿31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我们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健康指导报告如下.
作者:孙丽;刘艳;张瑞芳;谢越 刊期: 2009年第13期
本文分析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西药类抗感冒药的成分,介绍各类成分的不良反应,以引起注意,促进正确使用抗感冒药.
作者:黄家娣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皮内注射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食物过敏的临床检测,探索适合于基层及社区不同人群食物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方法 .方法 3~72岁患者246例,分别进行皮内注射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ELISA法),比较两种检测结果 的一致性.结果 两种方法 对鸡蛋、淡水鱼、小麦、虾、大豆、花生、海鱼等8种过敏原检测阳性符合率为55.4%~68.7%;阴性符合率为70.1%~87.7%.结论 皮内注射法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均适于基层和社区医院对食物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但都存在一定误差,还应结合患者病史,进行确诊.皮内试验诊断食物过敏反应与ELISA法相比虽有一定的误差,但方法 简便,快速、成本低,一次可做几十种实验,更适合于基层及社区医院对大多数食物过敏患者的检测.条件好的医院将皮试法和ELISA法二者结合更有利于基层和社区医院对不同人群食物过敏性疾病的检测和诊断.
作者:杨增茹;满永宏;贾焕梅;丁雨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产妇产后发生排尿困难和尿潴留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所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其目的是解决患者的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症状.但也有一部分产妇未能自行排尿出现尿潴留尿失禁等异常情况,需要导尿或者拔管后再次导尿.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如何预防产后尿潴留以及拔管后能否顺利排尿已经成为广大护理同仁十分重视的课题.
作者:陈参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建立SFE与高效液相联用(SFE-HPLC)来测定供试品中的蒽醌类含量.在SFE中,确定检测萃取压力为38.5 mPa,温度60℃,改性剂甲醇剂量0.4 ml,静态萃取时间5~20 min,动态萃取体积5 ml,线性范围0.008 4~0.302 4 μg,检测波长437 nm.
作者:王铁华;滕义生;王立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微血管减压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基于对面神经出脑桥区域即桥延沟解剖的精确掌握.我们研究桥延沟显微解剖. 方法 来自于15个大脑标本的30个桥小脑角部分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将面神经根出桥脑区域分作两部分,一部分称为周围部,另一部分称为脑干部.而后者我们又提出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基底部和斜坡部.对周围部的暴露相对容易,而脑干部分因被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所掩盖,故解剖困难.结论 由尸检标本,桥延沟的解剖是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重点,在治疗一侧面肌痉挛中作用重大.
作者:张继志;段云平;高宝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婴幼儿是指从出生28 d~3周岁的小儿,这个时期小儿虽然已较新生儿显著成熟,但从其解剖生理特点来看,发育依然尚未完全,必须掌握小儿用药特点 .1 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 1.1 青霉素类常用的有青霉素、氯唑西林钠、哌拉西林钠等.青霉素类对人体细胞毒性很低,有效抗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体几乎无影响.临床青霉素较多出现过敏反应,阳性者禁用 .
作者:李岩;孟静;郭莹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114例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患者所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显效79例(69.3 %),有效29例(25.4 %),无效6例(5.3 %),总有效率为94.7%.无明显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12个月,无因非心血管事件的意外死亡.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耐受性好,能明显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对介入性B型超声显像诊断引导经皮腹腔穿刺治疗肾囊肿探讨.方法 选择9例临床症状典型的肾囊肿病例,采用B型超声显像诊断定位,引导用细针进行腹腔穿刺,抽出囊液,然后注入相应的95%酒精.结果 经过治疗,临床症状消失,9例肾囊肿病例均获痊愈.1个月之后经过B型超声显像诊断复查,囊腔消失或<2 cm以下.结论 肾囊肿是临床常见的病症.B型超声显像诊断是一种无创伤,无痛苦,可以重复进行的诊断技术.
作者:杨玉雁;张志鸣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肺合剂中鱼腥草素的含量. 方法 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XDB-C18 (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01 mol/l四丁基溴化胺- 二乙胺(435:575:0.04),检测波长:283 nm. 结果 鱼腥草素在0.24~1.2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 ),平均回收率为103.3%,RSD为6.2%. 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准确,可用于清肺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应雪;刘锐锋;李运景;陈钧茂;韦国莲;蔡栋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临床上常见,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科于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PHN,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印道春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比较健择联合卡铂、长春瑞滨(GCN方案)与健择联合长春瑞滨(GN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68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GCN方案组38例及GN方案组30例.每例至少治疗两个周期.结果 GCN组及GN组有效率分别为52.6%及26.7%(P<0.05),中位疾病进度时间分别为9个月及4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个月及9个月.毒副反应以骨髓抑制为主,GCN组略高(P>0.05),胃肠道反应轻微.结论 GCN方案治疗NSCLC近期疗效略高于GN方案,毒性反应可耐受.
作者:彭蕻琳;徐轶;陈小可 刊期: 2009年第13期
2006年3月31日,某厂发生一起车间污水污染饮用水引起的亚硝酸盐中毒事故,23名中毒患者被送至附近医院抢救,经导泻、吸氧及使用亚甲蓝等治疗,全部康复出院.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鑫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在我们服务对象80%为农民的县级医院,在住院患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自2000年以来,我们共收治了62例间隙感染患者,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郑艳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建立DSS诱导的小鼠急性UC模型,观察给予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治疗后,小鼠结肠黏膜的病理改变和Caspase-1和 PCNA表达的变化.结果 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可明显减轻小鼠结肠黏膜的损伤;可明显抑制Caspase-1的表达,同时,促进PCNA的表达,两菌合用组对Caspase-1和 PCNA表达的影响作用强.结论 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DSS诱导的UC有协同治疗作用,抑制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促进其增殖可能是它们发挥协同治疗作用的部分分子机制.
作者:刘凌云;杨伟峰 刊期: 2009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