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角膜塑型镜矫正视力利弊及其对策

刘金华;古丽娜;谢党恩

关键词:角膜塑型镜/治疗应用, 近视/治疗
摘要:目的 了解角膜塑型镜在视力矫正配带中的优势及不足,讨论其对策及推广价值.方法 对本院近10年采用的角膜塑型矫正近视1206例(2410眼)进行观察、总结、分析.结果 1206例(2410眼),大多取得较好效果1194(99%,2386眼),无效24眼(1.0%);总戴镜不适率为92.03%(2218眼),其中镜片松740眼(30.7%),因验光度或K值测定数偏低或e值低;镜片紧357眼(14.8%),因验光度或K值测定数偏高或e值高;视力上升不佳393眼(16.3%),因镜片松,上睑紧或取戴镜时不规范;镜片破损68片(2.8%),因未按正规操作程序戴片,取片及护理镜片;镜片污染161片(6.7%),为眼脂分泌旺盛所致;过敏性眼炎26眼(1.1%),主要发生在过敏性体质者.未见角膜混浊、溃疡、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角膜塑型疗法治疗近视安全、简便、有效.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经合理纠正、预防,有较好推广价值.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PDCA在助产士实习生带教中应用体会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综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1].如何做好临床带教工作,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护理带教老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提高产房教学质量,我们依据PDCA带教系统,使教与学有程序,质与量可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良性循环.

    作者:林翠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26例疗效分析与探讨

    目的 分析无骨折脱位急性颈脊髓损伤的致伤机制,探讨其治疗和影响因素.方法 对26例无骨折脱位急性颈脊髓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手术方式包括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颈前路钢板固定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减压术.对不同治疗方法对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①手术组JOA评分显著提高;②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颈前路钢板固定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减压术、优良率相当.结论 伤前存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先天性颈椎融合病的患者更易致急性颈脊髓损伤.手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只要病例选择合适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颈前路钢板固定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减压术对此类患者疗效无明显差别.

    作者:邬哲慧;许立;刘志彬;武明鑫;黄玉良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辩证治疗阴证喉痹3例分析

    喉痹为咽喉疼痛或声音嘶哑或咽喉梗死之证,外感内伤虚实寒热皆可使咽喉机窍不利,闭塞不通而为痛为肿为嘶哑,临床中属热属火者多常见,而属阴属寒者则很少见,在治疗中很易疏忽,故笔者结合临床,探讨对阴证喉痹的临症心得.

    作者:路亮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措施,但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较为严重.可引起的微粒污染反应[1]造成血管栓塞、静脉炎、肺肉芽肿、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热原反应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随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和患者对治疗手段纯净度要求的提高,加强对静脉注射中不溶性微粒控制及减少不溶性微粒对患者的危害愈来愈被医院和患者所重视.

    作者:孙利人;张少丽;何月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黄体酮注射液用于药物流产后少量蜕膜残留51例体会

    目的 对药物流产后宫腔内少量蜕膜残留采取黄体酮注射液配伍宫血宁胶囊保守治疗.方法 对药物流产后存在阴道流血淋漓不净,超声检查提示宫腔内不均质回声(残留面积<2 cm2)给予黄体酮注射液配伍宫血宁胶囊保守治疗.结果 46例经黄体酮注射液配伍宫血宁胶囊保守治疗撤药出血后,宫腔内异常回声消失.结论 本方法对药物流产术后少量蜕膜残留有良好效果,避免了清宫手术,为患者减轻了痛苦.

    作者:胡秀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复方一支蒿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一支蒿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6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除了常规综合治疗外加用复方一支蒿颗粒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治疗组总有效率 95.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未见与复方一支蒿颗粒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一支蒿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黄雁萍;米热古丽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阿莫西林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29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新的用药方案及实施标准.方法 对29例细菌性小儿支气管肺炎静脉使用阿莫西林3-5 d后即改为口服给药,观察其疗效和住院日,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两组疗效无差异,P>0.05,治疗组住院日明显缩短,P<0.05.结论 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可保证疗效,缩短住院日,减少痛苦及并发症,避免院内感染发生.

    作者:邬进辉;杨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泵衰竭治疗与护理25例

    泵衰竭是心肌梗死常见的并发症,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治疗和护理对预后较为重要.开封县第二人民医院自2006年3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25例,经药物治疗与护理配合后,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宗启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中心静脉导管配合胸腔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探讨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后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患者的疗效.方法 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结果 治疗组在并发症及预后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谢斯芸;彭信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复方地塞米松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以醋酸地塞米松和盐酸赛庚啶为主药的复方地塞米松乳膏剂.方法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制备乳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乳膏中醋酸地塞米松和盐酸赛庚啶的含量.结果 乳膏剂质地均匀、细腻、粘稠度适中.醋酸地塞米松平均含量为99.53%,平均回收率为99.02%(RSD2.28%);盐酸赛庚啶平均含量为100.43%,平均回收率为101.24%(RSD2.76%).结论 该制剂性质稳定,无刺激性,是理想的医院制剂.

    作者:曾明辉;陈璐;朱九群;余继英;何林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我院2008年门急诊处方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2008年门急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促进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化和规范化.方法 随机抽取2008年38600张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按使用频率进行排序,取前10位药物,分析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使用频率前10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乙酰吉他霉素颗粒剂、红霉素片、利福平胶囊、头孢拉定片、阿奇霉素片、头孢泊肟酯胶囊、头孢氨苄胶囊、罗红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氧氟沙星胶囊,以上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DUI值)均<1.结论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药物利用合理.

    作者:李金成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盐酸昂丹司琼口腔崩解片的制备以及崩解时间影响因素的考察

    目的 考察影响盐酸昂丹司琼口腔崩解片崩解时间的因素.方法 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盐酸昂丹司琼的口腔崩解片,浆法测定崩解时间,考察了口腔崩解片的硬度、交联聚维酮(PVPP)和微晶纤维素(MCC)的用量对崩解时间的影响.结果 片剂硬度与崩解时间成正比,交联聚维酮和微晶纤维素的用量与崩解时间成反比.调节片剂硬度为4.6 kg/mm、交联聚维酮的用量为15~20 mg/片和微晶纤维素的用量为50~70 mg/片,可获得较理想的崩解时间和良好的片剂性质.结论 湿法制粒压片法简便易行;制备的盐酸昂丹司琼口腔崩解片符合质量要求.

    作者:刘杰;李剑芳;袁贤林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报告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后引起的中毒[1];心肺脑复苏(CPRCP)是指应用机械,生理和药理学方法来恢复心脏呼吸,停止患者生命体征的急救医疗措施[2].现就12.1(2008年12月1日)事件中抢救一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孙双智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替米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超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74例作为观察对象,微量白蛋白尿组(n=74),同时常规治疗组70例作为对照组.随后分别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CRP、血肌酐(Scr)、尿白蛋白(Ualb),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组CRP水平随尿白蛋白排泄量和血肌酐(Scr)水平的增加而升高,治疗组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血清CRP降低(P<0.01),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替米沙坦有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的作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更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晋青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罕见子宫平滑肌瘤的诊断和治疗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临床上极少见到某些特殊类型的子宫肌瘤,这些肌瘤具有特殊的组织学形态或独特的生长方式,不同于普通平滑肌瘤,不易于诊断,但其共同的特点均属良性肿瘤.为了对子宫肌瘤有一较全面的了解,本文对此类罕见的特殊型肌瘤加以叙述,以期有助于临床诊疗,减少误诊、误治带来的不良后果.

    作者:王秀芹;李新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糖尿病足诱因分析与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系统的预防教育对糖尿病足防治的重要性.方法 对3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诱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常见诱因对糖尿病足患者和高危患者进行系统的糖尿病足防治指导.结果 32例糖尿病足患者除1例放弃治疗外,31例治愈后没有再发生糖尿病足;135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无1例发生糖尿病足.结论 通过采取系统的糖尿病足的预防教育指导,可以有效的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杨光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肺水肿的预防及处理

    肺水肿是小儿体外循环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如果不积极预防或给予正确的治疗护理措施,轻者延缓患儿康复,严重者导致死亡.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管腔细,黏膜较薄,但血管丰富,肺部弹性组织少,肺顺应性较成人低,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儿由于主动脉、肺动脉之间的分流问题和体外循环的影响,加上婴幼儿细胞外液所占比例较成人大,但肾小球滤过率很低,处理大量水的负荷能力差,当摄水量过大时,极易发生肺水肿.

    作者:李金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暴发流行麻疹315例实验室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掌握暴发流行麻疹患者实验室结果特点.方法 将本地2008年1月-3月暴发流行麻疹患者315例住院患者实验室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315例暴发流行麻疹患者中,血象升高的71例(22.56%),降低者43例(13.59%);有137例贫血(43.49%),CK明显升高者63例(20.18%);MB升高者292例(92.83%),LDH、HBDH升高者分别310例(98.65%)和303例(96.41%)ALT高于正常者106例(33.77%),AST升高者235例(74.89%);用三种不同试剂盒做麻疹Igm测定,阳性率分别为4.85%、23.20%、56.00%.结论 暴发麻疹患者血象一般正常或偏低,合并感染者可升高;大部分患者心肌和肝脏可受到损害,心肌酶及转氨酶可有升高.由于受实验室的因素和病毒变异结果的影响,Igm阳性率可受到较大的影响.

    作者:张新华;娜斯曼;谢党恩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运用经方辩证治疗体会

    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腹部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是一种非机械性梗阻,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根据国内有关资料示,发病率为0.47-28%[1].因该征发生的相关机尚未明了,目前尚无通用的诊断标准,大多数学者目前通用的标准[2]为:①经一项或多项检查提示无胃出口机械性梗阻;②每天胃液引流量>800 ml,并持续10 d;③无明显水电解质,酸碱失衡;④无引起胃瘫的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等;⑤围手术期无应用影响平滑肌的药物如吗啡、阿托品等;⑥排除机械性梗阻因素.由于该征持续时间较长,不仅可造成二次手术,甚则可危及生命,其治疗一直是个难题.在临床实践中,每遇到此证,常用仲师之方辩证分型治之,每每能获理想疗效.今不揣浅陋,结合近此年来所治病例中之典型者,谈谈治疗粗浅体会,意在抛砖引玉,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太平;孙艳丽;张丽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抗感冒药的正确选择与合理应用

    目的 探讨医药工作者如何正确引导患者在品种繁多的抗感冒药中的合理选用.方法 从感冒的症状、患者的个体差异、药物治疗方面探讨治疗的对策.结果 抗感冒药的合理使用应根据症状、抗感冒药的成份、患者的年龄、生理特征、职业、伴发症、伴随用药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注意防范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结论 患者应明确病因,合理用药.

    作者:门曰利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